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33873 篇 当前为第 3132 页 共 3388

所属行业:医药制造业

  • 31311.静脉全麻置入喉罩吸氧下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观察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评价静脉全麻下置入喉罩吸氧进行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的可行性.方法:拟行肺泡灌洗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局麻(LA)组20例、静脉麻醉下面罩吸氧(GA-M)组20例及静脉麻醉下置入喉罩吸氧(GA-L)组20例.吸入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后,GA-L组及GA-M组行静脉全身麻醉,意识消失后,GA-L组置入喉罩,GA-M组给予面罩吸氧.静脉全麻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治疗,记录完成及苏醒时间,观察患者体动、呛咳、屏气、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情况,记录痛苦记忆及内镜医师因患者反应性症状而中断操作的次数及肺泡灌洗液回收率.结果:GA-M组及GA-L组患者痛苦记忆发生率较LA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A-L、GA-M组内镜医师中断操作次数与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组较G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A-L组及GA-M组肺泡灌洗液回收率较LA组提高(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全麻下置入喉罩吸氧可提高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减少患者反应性症状,消除痛苦记忆.
    关键词: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喉面罩;麻醉药,全身;麻醉,静脉;临床方案
  • 31312.分泌型磷脂酶A2对预测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价值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探讨血浆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水平对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长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23例行急诊PCI的AMI患者按2年随访期结束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分为MACE组(95例)和无MACE组(128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血浆sPLA2水平及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并以无MACE组血浆sPLA2水平的P75为截断点(5.48 μg/L)分为高sPLA2组和低sPLA2组,应用乘积极限法分析sPLA2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MACE组的男性、2型糖尿病、白细胞计数(WBC)、尿素氮(BUN)、入院血糖(Glu)、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sPLA2、多支病变(≥2支冠状动脉病变)、从发病到球囊扩张的时间和无复流的患者比例明显多于无MACE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无MACE组;Cox回归分析显示sPLA2>5.48 μg/L(RR:3.23,95%CI:1.24~12.36,P< 0.001)、2型糖尿病(RR:2.78,95%CI:1.52~7.24,P<0.001)、多支病变(RR:2.37,95%CI:1.66~6.79,P<0.001)和LVEF< 0.50(RR:1.74,95%CI:1.07~2.94,P=0.037)是AMI患者急诊PCI术后长期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结论:血浆sPLA2水平的升高与行急诊PCI AMI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关键词:心肌梗死;磷脂酶A2,分泌型;血管成形术,经腔,经皮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疾病;预后
  • 31313.右美托咪啶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在清醒局部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AFOI)中的应用.方法:择期拟行口腔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芬太尼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1 μg/kg右美托咪啶和芬太尼,10 min静脉泵注完毕,局部浸润麻醉下行AFOI.记录入室(T1)、辅助药物泵注结束即刻(T2)和插管成功即刻(T3)3个时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及Ramsay镇静评分,比较2组的插管时间、插管耐受度和满意度评分.结果:右美托咪啶组T3时点的HR、SBP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T2、T3时点的BIS低于芬太尼组,Ramsay评分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需处理的HR、BP、SpO2下降.右美托咪啶组的插管耐受度和术后满意度均优于芬太尼组.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于清醒状态下AFOI,具有镇静效果好、呼吸无抑制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势.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法,气管内;清醒镇静;芬太尼
  • 31314.糖苷类化合物体外生物转化的研究进展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糖苷类化合物的体外生物转化可为发掘药物体内起效的物质基础提供依据,同时能极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本文对黄酮苷、皂苷、环烯醚萜苷的体外生物转化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苷;体外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 31315.比阿培南等抗生素诱导鲍曼不动杆菌释放内毒素的实验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研究比阿培南等抗生素诱导鲍曼不动杆菌释放内毒素(LPS)的作用机制。方法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4种药物以不同浓度作用于鲍曼不动杆菌,采用鲎试剂动态浊度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LPS含量;检测各药物在0.5×MIC时的细菌数量,并观察作用7 h后细菌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释放的LPS均明显减少,且各高浓度给药组的LPS释放在作用后期趋于平缓。各给药组的细菌数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菌形态学研究显示,头孢他啶和左氧氟沙星组的细菌形态呈丝状,比阿培南和美罗培南组呈球形,且比阿培南组可观察到破碎菌体。结论 LPS释放水平与药物种类、药物浓度、作用时间等因素有关;比阿培南、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诱导鲍曼不动杆菌细菌释放LPS的作用机制不同。
    关键词:头孢他啶;β内酰胺类;氧氟沙星;鲍氏不动杆菌;内毒素类;比阿培南;美罗培南;ceftazidime;beta-lactams;ofloxacin;acinetobacter baumannii;endotoxins;biapenem;meropenem
  • 31316.肝脏切除术前单剂应用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肝脏切除术前单剂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电子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比较肝脏切除术前单剂应用糖皮质激素与未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名评价者筛选和提取资料,并用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章质量.对符合标准的研究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222例患者,文献质量评价均为高质量.荟萃分析结果表明:术前单剂应用糖皮质激素组术后IL-6峰值[MD=-53.70,95%CI(-74.11-33.29),P<0.01]、总胆红素(TBIL)峰值[MD=-13.77,95% CI(-23.77 ~-3.78),P<0.01]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OR=0.30,95%CI(0.16~ 0.57),P< 0.01]及平均住院天数[MD=-2.91,95%CI(-4.55~-1.28),P< 0.01]较对照组显著减少.2组术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峰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肝脏切除术前单剂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减少术后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及改善患者预后,但对肝脏功能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尚需更进一步研究证实.
    关键词:肝切除术;糖皮质激素类;白细胞介素6;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类;胆红素;再灌注损伤;Meta分析
  • 31317.黄芩苷对结核分枝杆菌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通过体外抑菌试验探讨黄芩苷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绝对浓度法检测黄芩苷对37株结核分枝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黄芩苷对3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最低为1.5 g/L,最高>48 g/L,MIC90为12g/L,MIC75和MIC50均为6g/L.全敏感菌株在MIC为6g/L时数量比例最大,随着MIC值向两侧递减;异烟肼(INH)低耐菌株的数量与MIC值无明显关联,乙胺丁醇(EMB)低耐菌株数量随着MIC由低到高的变化而显著增多;利福平(RFP)低耐菌株数量随着MIC由低到高的变化而逐步减少.结论:黄芩苷在体外对结核分枝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体外研究;黄芩苷
  • 31318.油酰乙醇胺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研究油酰乙醇胺(OEA)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38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分离大鼠胸主动脉,组织贴块法培养VSMCs,AngⅡ刺激VSMCs 建立细胞增殖模型,不同浓度OEA(5,10,20 μmol/L)作用后,用溴脱氧核苷尿嘧啶(BrdU)掺入的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bolt法检测对P-p38和p38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AngⅡ组比较,随着OEA浓度升高,VSMCs的增殖受到抑制、G0/G1比例显著升高,G2/M比例显著降低,且P-p38和p38蛋白的表达量降低并呈浓度依赖关系.结论 OEA对VSMCs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了p38MAPK信号通路.
    关键词:油酰乙醇胺;平滑肌细胞;增殖;p38;血管紧张素Ⅱ
  • 31319.环氧化酶-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的Meta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环氧化酶-2(Cox-2)异常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Science、CNKI中研究Cox-2表达与NSCLC预后关系的文献,收集每篇文献的相对危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95% CI),应用Meta分析随机效应模型对文献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共入选16篇文献,累计NSCLC 1 892例,其中Cox-2阳性表达1 150例,阳性率60.8%.对入选文献进行一致性检验,文献具有异质性(Q=42.73,P=0.00),合并HR为0.90(95% CI:0.76 ~ 1.04),Ⅰ期肺癌的合并HR为1.42(95%CI:1.02~ 1.81),腺癌的合并HR为0.63(95% CI:0.33 ~0.93).结论 对全部16个研究进行分析显示Cox-2的阳性表达与NSCLC的预后无明确相关性;同时对人种、腺癌、Ⅰ期进行亚组分析,在不同种族中Cox-2的阳性表达与NSCLC的预后无关;在腺癌中,Cox-2的阳性表达提示预后良好;在Ⅰ期NSCLC中,Cox-2的阳性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环氧化酶-2;表达;预后;Meta分析
  • 31320.596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医药制造业] [2014-04-15]

    目的 分析我院59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细菌鉴定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从痰液标本中分离,占77.7% (463/596);最多的分布病区为呼吸内科(164株)、其次为干部病房(91株)和普通外科(48株).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为84.9%、其次为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耐药性79.8%、加酶抑制剂的复合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为78.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性位72.8%,敏感性尚可.结论 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为铜绿假单胞菌,其耐药机制复杂多样,对于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所以要及时进行检测,这样才能采取措施控制感染.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
首页  上一页  ...  3127  3128  3129  3130  3131  3132  3133  3134  3135  313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