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综合] [2021-07-30]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本专题通过对涉农人才的供需分析发现,农、林、牧、渔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增长,涉农专业应届高职毕业生“学农从农”意愿不断增强,对服务地方农业经济发展贡献较大,特别是农村家庭涉农专业毕业生反哺农业的贡献更多,长期从农意愿仍需提升;毕业生的从业满意度相对较高;在涉农专业人才培养上,仍需加强实习实践教学环节。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7-29]
当前美股科技板块整体业绩仍处于持续上行通道,其中云基础设施、硬件、IDC、 互联网广告等顺周期子板块同比改善最为明显,但去年因为疫情搁置的人员招 聘、线下费用支出等已从一季度开始有序恢复,叠加基数效应,板块下半年业 绩同比增速料弱于上半年。行业层面,疫情后企业云化进化明显加速,但企业 数字化继续遵循循序渐进节奏,同时个人用户线上习惯的持续性、本轮半导体 上行周期持续性等,未来 1~2 个季度仍需紧密观察。考虑到目前美股整体偏高 的估值水平,以及经济复苏持续性、流动性等宏观变量的难以预测等,我们仍 建议延续此前配置策略,自下而上,建议从业绩确定性、估值合理性两个维度 关注个股层面的机会。建议持续关注微软、亚马逊、Salesforce、Service Now、 Snowflake 等。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7-29]
本文对模型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先后开展验证性因子分析与皮尔逊相关分析,再对模型进行层次回归分析以观测主效应与调节效应。总结模型,得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动态性与相关机构支持在跨国公司关系与认知嵌入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但对跨国公司结构嵌入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 [2021-07-28]
本文通过对这篇博士论文的分析,并兼及齐思和在哈佛的师承关系,以跨文化的视角来探讨哈佛大学的美国史学术传统如何影响了一位从事中国史研究的中国留美学者,从而实现了重要的知识迁移的过程。
[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7-27]
针对阿拉善盟沙漠腹地地下水和湖水的水质、水源问题,本文分别研究了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的水质水源特征。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地下水水质优良,地下水补给湖泊;沙漠地下水从东南部以碱金属-弱酸根离子为主逐渐演替为西北部以碱金属-强酸根离子为主,地下水水化学年际与季节变化较小;地下水流动方向由东南向西北。参考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的地下水水源水质特征,本文认为阿拉善沙漠地区地下水以潜水、承压水或泉水形式存在于自然界,沙漠地区赋存的深层地下水水质较好,以古地下水、少量降水及侧向径流补给为主,补给速率慢。
[医药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7-26]
河南省郏县紧抓国家政策的心”的理念,大力实施城乡卫生健康信息化工程,实现了“村头接诊、‘云端’看病”,打通了看病就医“痛点”,打造出了模式更易复制、服务更真良好机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紧紧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实、标准更明确的“互联网+医疗健康”郏县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金融业] [2021-07-26]
本文阐述了公共物品或服务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公共规制与公共经济活动民主监督理论等理论对提高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效率、实现污染整治目标的指导意义。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农副食品加工业] [2021-07-26]
本文从乡村工业的历史延续与发展的角度,梳理乡村工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以及影响乡村工业延续与发展的因素。本文指出,中国的乡村工业始终保持着一个变动发展的形态,其不断演化与发展的历程使其能够不断适应国际和时代发展的双重要求,不断融合外部的、现代的要素,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乡村工业的韧性体现了我国农村的“内生型”发展逻辑,而乡村工业的历史延续与发展,塑造了小农经济特殊的演化路径。
[综合,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 [2021-07-26]
回顾历史与审视现实,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作为衡量国家金融发展状况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考核指标,理应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逻辑起点。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并没有促进相应的农民收入增长,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城乡收入差距凸显的奇特现象,它们共同质疑当前关于金融发展是农民收入增长前提和条件的假设。而事实上,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在不同阶段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各不相同,我们不禁要问:农民收入增减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是否具有对称性?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加的关系是否一成不变?这些都与中国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的迫切性和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持续性十分不相称。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宏观领域的视角,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非线性STR模型,对中国1980~2010年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内在依从关系进行研究,旨在从数量层面揭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