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8-03]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经过8年持续奋斗,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当前,河南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本文在梳理全省脱贫攻坚成果及当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等对策建议。
[房地产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8-03]
在国家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的政策指引下,我国产业园区类项目收益专项债自2020年以来处于高速发展阶段。2020年1~6月,产业园区类项目收益专项债明显扩容,以10年及以上发行期限为主,省(区、市)间规模与数量分布不均匀。其募投项目以区县级为主,项目资本金比例相对较高,偿债主要依赖土地出让收入,面临一定的偿还不确定性;此外,对其风险评估还需考虑地方政府信用对偿债的保障、经济周期以及社会风险的影响。未来该类项目收益专项债的发展应坚持谨慎性原则,积极拓展重大项目的资本金来源,合理进行地方产业园区类项目的统筹安排,严格执行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作部署。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8-03]
截至2020年9月,北京市自2015年起共发布81条产业相关政策,涵盖了产业腾退与产业转移、“高精尖”产业以及服务业等各个产业,为北京市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医药制造业] [2021-08-02]
自2014年北京市围绕“四个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确立了“高精尖”产业发展战略以来,“高精尖”产业加快发展和布局,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本报告整理了2019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概况,并针对北京市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着重对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中中关村示范区的电子与信息产业、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环境保护产业、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制造业产业这六大产业的数据进行了整合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2019年和2020年北京“高精尖”产业的发展变化。同时梳理了北京市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推出的支持“高精尖”企业发展的五类政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六条可以加强北京“高精尖”产业应对风险的举措。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1-08-02]
2020年,互联网信息技术业并购大幅萎缩。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前3个月,互联网信息技术业的并购交易比较低迷。从4月份开始,交易量开始回升,之后又有所回落。前10个月,整个行业并购较2019年下降了13.87%。并购活动表现出交易逐渐活跃、软件与服务业占比最大、单笔并购交易金额较小、以行业内并购为主的特点。天华超净控股天宜锂业、金科文化收购万锦商贸、国美通讯出售德景电子是行业重要并购案例。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8-02]
本报告阐述欧盟新就业形态的类型特征,总结新就业形态现状和政策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对中国的借鉴建议。欧盟新就业形态发展时间较短,在劳动力市场中规模较小,但处于快速发展中,并以平台工作为主要途径。平台工作类型多样,工作形式灵活化分散化特征明显。平台工人具有年轻化、男性为主、高学历特点,一般将平台工作作为兼职、短期工作,大多数是非雇员身份。新就业形态存在一系列新问题,包括工作边界模糊、劳动力市场风险高、就业身份不确定、就业保护法规框架缺失等问题。中国要借鉴欧盟经验,发挥新就业形态的就业吸纳和产业促进功能,制定分类精准政策,推进新就业形态的数据管理,加强有关平台工作的技术技能的长期持续积累。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 [2021-08-02]
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互联网应用日益深入,职业技能培训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在线直播、视频录播、评论留言等形式为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开辟了新的途径,但在新形势、新发展阶段下职业技能培训供需不平衡和培训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日益凸显。研究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职业技能培训供给平台,可有效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行动计划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劳动者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自主性。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综合,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021-08-02]
近年来伴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我国在智能制造、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也实现了较大的突破。然而,技术进步过程中技能人才短缺和结构失衡问题愈加严重,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的不健全。未来我国技能人才开发格外重要,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都是技能人才开发的主体,都需要充分发挥各自在技能人才开发过程中的职能和作用,以解决现存的问题,不断提升我国技能人才水平。
[农副食品加工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1-07-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关键取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业现代化。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要求。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综合,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农、林、牧、渔业] [2021-07-30]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制约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国情的重要表现之一,而乡村建设作为“三农” 问题的重要内容,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正是为此,近代以来,许多有志于改变中国的仁人志士,首先关注的就是中国的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