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生物活性分子对微藻Mychonastesafer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10-20]
在产神经酸微藻Mychonastes afer 培养过程中添加脱落酸、茶多酚、丁基羟基茴香醚和没食子酸4 种生物活性分子,研究生物活性分子对微藻的生长、油脂积累及藻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指数生长初期添加4 种生物活性分子对微藻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影响; 但对微藻的含油量有明显影响,其中添加丁基羟基茴香醚的微藻含油量和产油率均为最高,分别为35. 76% 和0. 94 g /L,比二甲亚砜对照提高了12. 70%和14. 63%; 4 种生物活性分子对藻油脂肪酸组成均无显著影响。在微藻培养的指数生长末期添加4 种生物活性分子对微藻生长影响不大,对油脂积累也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藻油脂肪酸组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微藻Mychonastes afer;生长;油脂积累;神经酸;生物活性分子
-
2.酶解冷榨法制取南瓜籽油的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10-20]
以南瓜籽为原料,通过先冷榨,冷榨饼再经酶解后复榨制取南瓜籽油。以出油效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pH 7. 0、酶用量2. 0%、酶解时间4. 5 h。在最佳酶解条件下进行酶解,出油效率达72. 6%。以亚油酸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优化确定的复榨过程最佳工艺参数为物料含水量7. 0%、榨膛温度76℃、榨膛压力3. 5 MPa,在最佳工艺参数下得到的南瓜籽油中亚油酸含量为38. 02%。
关键词:南瓜籽油;冷榨;酶解;复榨;亚油酸
-
3.基于代谢调控深黄被孢霉产γ-亚麻酸培养基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10-20]
研究深黄被孢霉产γ - 亚麻酸过程的代谢调控,从中得出对深黄被孢霉产γ - 亚麻酸有促进作用的营养成分,并利用Plackett - Burman 实验对培养基营养成分进行筛选。得出葡萄糖、KNO3、乙酸钠、柠檬酸钠为影响产油量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以γ - 亚麻酸产量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确定4 个关键因素的最佳水平。综合Plackett - Burman 实验和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 葡萄糖100. 90 g /L、KNO31. 57 g /L、乙酸钠3. 42 g /L、柠檬酸钠4. 56 g /L、酵母膏3. 75g /L、KH2PO42. 25 g /L、MgSO4·7H2O 0. 60 g /L、CaCl2 0. 30 g /L、FeSO40. 15 g /L、ZnSO40. 20 g /L。在最佳条件下γ - 亚麻酸的产量达1 525. 20 mg /L,比初始产量725. 90 mg /L 提高了1.1 倍。
关键词:深黄被孢霉γ -亚麻酸;代谢调控;Plackett - Burman 实验;响应面法;培养基优化
-
4.棕榈油脱臭馏出物的甲酯化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10-20]
研究了棕榈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以利于后续提取天然VE。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甲酯化反应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棕榈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反应最佳工艺条件为: 醇油摩尔比7. 5∶ 1,催化剂用量1. 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棕榈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率达到96. 7%。真空蒸馏后,棕榈油脱臭馏出物甲酯化产物中天然VE含量从1. 26% 提高到8. 20%。
关键词:棕榈油脱臭馏出物;正交设计;生育酚;生育三烯酚
-
5.几种脂肪酸甲酯的热解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10-20]
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特性,并采用Coats - Redfern 积分法对硬脂酸甲酯、油酸甲酯和亚油酸甲酯的热分解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热分解模型。结果表明: 硬脂酸甲酯和油酸甲酯的热分解过程表现为简单的一步分解,而亚油酸甲酯则呈现出较复杂的两步分解过程; 随着升温速率提高,热分解区间向高温区移动,热分解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呈现出较好的动力学补偿效应,且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具有不同的热分解反应机理函数; 模拟计算的热分解率与实验数据误差基本在10%左右。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各脂肪酸甲酯热分解过程,为进一步扩大试验和生物柴油应用中的高温热分解衰变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脂肪酸甲酯;热重分析;热解特性;动力学;误差分析
-
6.桦褐孔菌提取物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效应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10-20]
研究桦褐孔菌提取物( Inonotus obliquus extracts,IOE) 对食用油脂( 猪油和大豆油) 氧化的抑制作用; 此外,还将IOE 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IOE 能够抑制食用油脂氧化,延长诱导期,增强抗氧化能力,并与其添加量成正比。IOE 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0. 04% IOE > 0. 02% TBHQ > 0. 02% IOE > 0. 02% PG > 0. 02% PA。因此,IOE 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到食用油脂中。
关键词:桦褐孔菌提取物( IOE);食用油脂;过氧化值;诱导期;抗氧化系数
-
7.异养小球藻油脂正己烷提取工艺优化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10-20]
为确定最佳异养小球藻油脂正己烷提取工艺,对提取工艺中的关键参数如藻细胞溶液质量浓度、破碎压力、破碎次数、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剂正己烷添加量对油脂得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油脂提取工艺条件为藻细胞溶液质量浓度110 g /L、破碎压力100 MPa、破碎次数4次、萃取时间5 h、萃取温度40℃、正己烷添加量9 mL /g( 以藻粉干重计) ,在该条件下萃取5 次,油脂得率最高,可以达到55%左右。
关键词:异养小球藻;细胞破碎;萃取;油脂得率
-
8.响应面法优化终极腐霉生产EPA的发酵工艺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10-20]
为进一步提高终极腐霉EPA 产量,在初步优化发酵条件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 - Burman 和Box - Behnken 实验设计优化终极腐霉生产EPA 发酵工艺。获得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 蔗糖8%,硝酸钾0. 4%,酵母粉0. 65%,磷酸氢二钠0. 175%,硫酸镁0. 065%,大豆油1. 0%,起始pH6. 0,装液量50 mL /250 mL。在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下,EPA 产量达到541. 61 mg /L,比初步优化产量( 456. 39 mg /L) 提高了85. 22 mg /L。
关键词:响应面法;终极腐霉;EPA;发酵工艺
-
9.响应面法优化眼点拟微绿球藻酶法提油工艺研究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10-20]
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眼点拟微绿球藻提取胞内油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 为自变量,油脂提取效率和EPA 提取效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反应条件。结果表明: 对油脂提取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酶解温度> 酶解pH > 酶用量> 酶解时间,在酶用量1. 59 g /kg( 以干藻粉质量计) 、酶解时间2. 11 h、酶解温度39. 3℃、酶解pH 4. 17 的条件下,油脂提取效率达到最大值98. 72% #0. 15%; 对EPA 提取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酶解温度> 酶解时间> 酶解pH > 酶用量,在酶用量1. 60 g /kg( 以干藻粉质量计) 、酶解时间1. 86 h、酶解温度37. 9℃、酶解pH 4. 10 的条件下,EPA 提取效率达到最大值97. 86%#0. 12%。
关键词:眼点拟微绿球藻;纤维素酶;酶法提取;油脂;EPA
-
10.火棘果黄酮提取物与VC的协同抗氧化活性
[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5-10-20]
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火棘果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用D - 101 大孔树脂纯化。比较了黄酮提取物、VC、黄酮提取物+ VC等比复配的3 种溶液对油脂氧化的抑制效果,以及对羟基自由基( ·OH)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O -2 ·) 的清除作用和对Fe3 + 的还原作用。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均为0. 25 g /L 时,黄酮提取物、VC、黄酮提取物+ VC等比复配液对植物油的保护率分别为93. 20%、75. 55%、93. 62%,对动物油的保护率分别为70. 20%、60. 14%、75. 28%。统计学分析表明,复配液在抑制油脂氧化时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较单独的VC或黄酮提取物具有更优越的抗氧化活性。当质量浓度均为0. 65 g /L 时,黄酮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2. 25%、26. 20%,复配液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27. 61%、31. 02%,均高于单独VC溶液; 3 种溶液中,VC还原Fe3 + 的能力最强。
关键词:火棘果;黄酮;VC ;协同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