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项目化教学改革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分析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 发布日期:2021-12-10
高职院校目前是我国开展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其遵从实训、理论重用的原则,强调职业技能教学的重要性,区别于普通高等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中,项目化教学方式成为学校为学生发布岗位工作任务的主要方式,其能够推动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顺利完成。以高职汽车维修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项目化教学改革在高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方面的具体措施,期望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能够培养出更多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
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众创空间建设研究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21-12-10
本文概述了高校众创空间建设,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众创空间建设的几个实践案例;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和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众创空间建设的措施,包括本校专业特色挖掘、图书馆空间改造、虚拟空间建设、组织架构优化、管理团队建设、校企合作等。
-
基于“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来源:农机使用与维修 发布日期:2021-12-10
新能源汽车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汽车培养专业,是适应汽车市场发展的专业建设,在新能源汽车专业应用"1+X"证书制度能显著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素质。以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方向与知识体系为出发点展开分析,说明了"1+X"证书制度与新能源汽车教学结合的可行途径,总结了教学改革实施的工作要点。
-
基于创课教育高职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实训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12-05
近年来,创客教育成为了高职专业课程研究热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精神的新引擎,是对现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完善与提升。本文以具体实训课程为例,分别从实训资源、实训教材、实训内容等三方面进行剖析,随后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及结论,将创客教育理念融入到高职汽修专业课为后期课程诊改与改革提供借鉴与思考。
-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探索——以《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为例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12-05
在国家大力提倡课程思政改革的当前时期,作为重点培育学生实践能力的高职院校,在原有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将有利于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新时期大国工匠。《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是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以该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和路径。
-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实验实训安全管理系统开发与实践
来源: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1-12-0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成为重点研究方向。机械类专业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范围广、数据多、内容杂、安全要求高。为降低或避免机械类专业实验实训安全事故发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安全管理,保障人员、设备、工具和数据等人身财产信息安全,实现管理现代化和办公无纸化。采用B/S结构设计开发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系统,为实践教学安全
-
能力导向视域下高职院校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来源:珠江水运 发布日期:2021-11-30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船舶电子电气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现状,指出存在重职业能力培养而轻综合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标准脱节、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不合理对专业核心课的前导支撑作用不足、毕业生职业发展空间有限、面向智能船舶的专业建设开展不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足等六个方面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措施。
-
信息时代下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发展分析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1-11-29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品质也不断提高,汽车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汽车市场对整个汽车行业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和汽车市场的发展,有关教育部门应加大力度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训。本文通过对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发展现状的详细分析,给出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的发展对策。
-
探析机械零件数控车削加工理实一体化课程开发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1-11-29
数控加工目前仍然是工业加工的主要技术,而机械零件加工则是数控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机械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技术是数控加工专业的核心课程内容。本文以"理实一体化"为视角,探讨了将课本教材教学知识点与机械零件数控加工职业技术相结合,建立更加符合职业环境需求的新课程标准,经学生的教学内容与人力市场的实际人才需求相结合,重视对学生工作过程的指导和锻炼,并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考核。
-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分析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发布日期:2021-11-28
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课程思政",如何更为高效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融入课程、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通过在化工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理论作为出发点,深入探究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课"课程思政"现状,分析课堂教学、思想认识、教师素养、评价机制等方面因素,提升高职院校化工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思政理论相互融合程度,推动学生高素质、高技能、高质量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