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食品工程中营养强化剂的应用方案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5-02-25
食品营养强化剂能够适应不同人群的生理需要和职业需要,是保证人们在各种劳动条件下获得全面合理的营养的需要,以维持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为补充食品中营养素的不足,可以添加食品营养强化来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的营养强化剂不仅能提高食品的营养质量,而且还可以改善其保藏性能。本文叙述了食品强化剂营养强化剂的作用,阐述了食品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原则,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
食品中叶绿素铜钠测定方法的改进分析
来源:生命科学仪器 发布日期:2015-02-25
本方法首次采用了405nm测定食品中叶绿素铜钠的含量,得到405nm波长下的标准曲线更具有稳定性。本方法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0.0486x-0.0055,相关系数达到0.9998。与国标方法的最低检出限0.001g/Kg相比,本方法实测检出限为0.0005g/Kg。同时通过加大解析液用量至75m L,提高样品定容体积至100m L,使改进后回收率均有提高,标准偏差均小于0.05%,不但确保了样品测
-
食品中甲醛残留的检测方法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发布日期:2015-02-25
甲醛是一种致癌和致畸物质,我国规定食品中禁止加入甲醛。但由于其价格低廉,一些不法商贩在食品中以及农副产品加入甲醛或能释放甲醛的吊白块等物质,用以改善外观。因此,食品甲醛残留量检测的研究对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对多种食品甲醛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供食品安全监督中相关工作人员更加便捷高效的检测甲醛提供参考依据。
-
酶底物法在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MPN计数的应用研究
来源:应用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15-02-25
目的探讨酶底物法在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MPN计数的应用,并对市售的2种酶底物试剂EC-MUG和科立得(Colilert)MMO-MUG进行比较。方法分别用两种酶底物试剂检测菌悬液和对6类食品大肠埃希氏菌MPN计数,同时用参考方法GB 4789.38—2012大肠埃希氏菌MPN计数检测,用Mc Nemar’s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EC-MUG和科立得MMO-MUG酶底物检测菌悬液和6类食品的大肠埃
-
微波灭菌技术在甘薯类食品中的研究
来源:山东化工 发布日期:2015-02-23
简单地描述了微波杀菌技术的作用机理及该技术在甘薯类食品工业中和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微波加热和灭菌功能,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物料薄层厚度等实验条件对细菌致死率的影响,并对食品微波杀菌中微波装置的选用、工艺确定、包装对杀菌的影响以及温度分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物料薄层为3mm,微波功率为560W微波炉里灭菌30s时细菌的致死率达到了96.6%。
-
超声分散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11种防腐剂
来源:济宁医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5-02-20
目的建立食品中11种防腐剂的超声分散液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方法样品经9∶1二氯甲烷-乙酸乙酯超声分散液相微萃取,FFAP毛细管色谱柱分离、FID检测器检测。结果方法线性范围为0.068~400μg/ml,相关系数为0.9990~0.9999,回收率为84%~122%,相对标准偏差为3.11%~5.83%,方法检出限为0.026~0.23μg/ml。结论该法简便、高效、经济、环境友好,适于不同食品
-
食品中铝的硝酸-氢氟酸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测定法
来源:环境与健康杂志 发布日期:2015-02-20
目的比较不同前处理消解方法,建立食品中铝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方法。方法食品样品经硝酸-氢氟酸消解体系高压消解处理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其中铝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该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1~10 mg/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5 mg/kg,RSD为0.5%~3.8%,生物成分标准参考物质的测定结果在标准参考值范围内。结论采用硝酸-氢氟酸消解体系
-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完善办法和特异性探讨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发布日期:2015-02-20
目的通过对135份食品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探讨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的特异性。方法根据GB4789.10-2010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方法对135份食品样进行检验,将分离的菌株用VITEK2细菌生化鉴定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从135份食品样中分离出10株菌符合GB4789.10-2010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报告要求,但VITEK2细菌生化鉴定系统鉴定结果只有7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另外3株
-
2012年中国食品微生物风险监测概况
来源: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发布日期:2015-02-20
目的了解中国主要食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水平和趋势,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预警、标准制修订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计划的科学制定、工作手册的撰写、技术培训、质控考核、自查督导、数据审核和结果复核等途径有效开展2012年风险监测工作。结果共完成10类即食食品中常见的卫生指示菌、食源性致病菌、寄生虫和诺如病毒的监测,获得监测数据29.02万个。结论监测结果表明,
-
2013年石嘴山市食品卫生质量监测报告
来源:中国消毒学杂志 发布日期:2015-02-15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食品卫生质量状况,为开展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市场抽检检测方法 ,对石嘴山市市场肉类、蔬菜类和部分生熟食品进行化学残留物和污染菌检测。结果所抽检的畜禽肉中兽药残留量指标合格率为100%,生熟食品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98.11%,食品添加剂合格率97.76%,蔬菜农药残留量指标合格率为85.71%,叶类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率高达70%。结论石嘴山市市场上肉食类基本无兽药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