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拉曼光谱技术用于食品中特定物质分析检测的研究进展
来源:轻工科技 发布日期:2015-02-15
拉曼光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是以拉曼效应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子结构表征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生物学、化学、食品等。文章综述激光拉曼光谱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展望未来激光拉曼技术的发展前景。
-
评定食品中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
来源: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发布日期:2015-02-15
目的评定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菌落总数测定不确定度。方法依据GB 4789.2-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对自制20个小样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经过本次试验,我实验室进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检验的测量不确定度为SX=Si/√2=0.043/√2=0.030。结论由于微生物检验中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离散性较大,故将测定结果取对数后,用合并样本标准差求菌落总数测定在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较合适。
-
略论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15-02-15
古语道: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频频的食品安全事件震惊全球,令人发指,人心惶惶,对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企业追求短期利润背信弃义,置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于不顾,肆意妄为,如"阜阳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问题奶粉事件""毒狗肉事件"此起彼落,食品安全备受社会关注,食品的管理愈发显得重要。食品安全是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因此,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当务
-
基于截尾漂移的食品用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法
来源:轻工标准与质量 发布日期:2015-02-15
提出基于截尾漂移的食品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方法,给出了符合食品用计量器具特点的检定周期漂移曲线,并通过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
-
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方法改进的探索
来源:海峡药学 发布日期:2015-02-15
目的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典型实验的分析探讨,提出并解决大肠菌群检验不足之处,改进了的检验方法。方法初发酵实验、分离培养和证实试验。结果新方法的准确性优于新国标。结论可以作为大肠菌群常规质量控制方法。
-
食品中塑化剂的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发布日期:2015-02-13
通过介绍塑化剂基本概念及危害,分析食品中塑化剂的3个来源,从而提出应对食品中塑化剂污染的有效措施。
-
江山市2011年-2013年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发布日期:2015-02-10
目的了解江山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2013年采集江山市售食品663份,对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9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663份食品样品检出致病菌63株,总检出率为9.50%;3年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15.22%、8.37%和
-
2013年潍坊市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分析
来源:现代预防医学 发布日期:2015-02-10
目的了解潍坊市食品中主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污染水平和趋势,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可能来源,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山东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潍坊市区及所辖的13个县市区的各类超市、农贸市场采集(购买)食品样品,按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和理化工作手册的相关检测方法时行检测分析。结果全年共检测食品样品745份,640份合格,合格率为85.9%。检测的32类食品95项指标中,不合
-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来源: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发布日期:2015-02-10
本研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北京食品冷链物流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建立起北京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了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加强消费者宣传教育,促进冷链终端需求;加强冷链设施设备的更新与完善;加快冷链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完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等建议。
-
食品工业中新型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发布日期:2015-02-09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杀菌技术不断得到研究与应用。传统杀菌技术虽然能保证食品在微生物方面的安全,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天然特性。为了更大限度保持食品固有品质,一些新型杀菌技术应运而生,如超高压杀菌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技术、纳米颗粒杀菌技术、酸性电解水杀菌技术和噬菌体杀菌技术。本文详述了这些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它们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新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