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电动汽车车架有限元分析及轻量化设计
来源: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发布日期:2019-12-17
以某纯电动汽车底盘车架为研究对象,运用HyperMesh软件建立纯电动汽车的有限元车架模型,并对车架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以及在不同工况下刚、强度分析计算。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通过Isight软件构建车架的响应面近似模型,对车架的主要承载梁进行尺寸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车架进行模态校验和刚、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汽车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下,优化后的车架总质量减轻了12.7%,同时第7阶模态避开了电动汽车共
-
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发展综述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19-12-12
纯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主力军,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然而,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关键技术的制约。文章从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电机驱动控制技术、整车轻量化技术和安全技术等方面阐述并分析了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
-
一种汽车钢铝混合车门结构与制作方法
来源:汽车工业研究 发布日期:2019-12-05
在节能减排、降低油耗提升续航里程的背景下,汽车开发过程中特别是车身与开闭件区域的轻量化工作显得极为重要,传统的全钢材料结构的无法满足当前背景下轻量化要求,全铝的结构材料由于成本、工艺与性能问题也并不能大量的到中低端车型中,本文主要针对车门结构进行一种基于CMT的铝混合车门结构与制作方法的方案进行研究探讨,使读者对车门钢铝混合结构与制作的方法与应用能够有更为深刻的掌握与理解。
-
车灯装配专用机械臂轻量化设计研究
来源:制造技术与机床 发布日期:2019-12-02
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机器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中。根据现有车灯制造企业的装配工艺和生产需求,开展基于力/位混合控制机械臂末端执行器设计的探索性研究。采用逆向建模、曲率分析和有限元法等手段,对比分析机械式、框架式和一体式三种执行器的运行情况与承载能力。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在机械原理方面实现接触面法向受力与运动的双向控制,满足配光镜小总成与灯体半总成的装配要求。在降低人员动作与搬运
-
乘用车白车身轻量化选材及发展趋势
来源:河北冶金 发布日期:2019-11-28
结构轻量化、材料轻量化、工艺轻量化是实现乘用车白车身轻量化的主要途经。重点介绍了乘用车白车身轻量化选材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指出乘用车白车身轻量化选材面临着钢材、铝合金、镁合金、碳纤维、塑料等多元材料的竞争局面,从性价比角度看,钢材仍然是白车身的主要制造材料,特别是先进高强钢的应用比例将进一步增加。另外,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他新钢种和新材料会逐步得到开发和应用。让合适的材料用在合适的白
-
汽车发动机下护板轻量化研究
来源:汽车科技 发布日期:2019-11-25
本文根据汽车发动机下护板的功能需求,剖析了其主要的性能要求。通过对比常用工程塑料与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并选择合适材料建立搭载在实际工况下的发动机下护板实例分析模型,对关键性能进行CAE分析,最终验证了采用塑料材料来代替金属材料的可行性。该研究为整车轻量化和成本优化提供了参考方向。
-
甲板机械轻量化设计技术研究
来源:中国水运(下半月) 发布日期:2019-11-15
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现代工程设计理论的发展和推动下,船舶甲板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轻量化的设计理念也已深入到甲板机械的设计制造过程中,并逐步替代传统粗犷式设计制造理念。本文介绍了多种轻量化设计理念,并通过实例展示了轻量化设计制造的好处和优势,为轻量化设计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
汽车白车身轻量化-铝板技术的应用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19-11-15
随着环境污染、能源消耗日益加剧等问题的出现,汽车制造业对汽车车身的轻量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铝板技术的应用在最大的程度上降低了轿车车身重量,对汽车轻量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文章介绍了铝板技术的优缺点,并结合所在单位铝板技术的应用,阐述了铝板材料的存储、冲压加工和铝板零件返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问题。
-
汽车先进设计技术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来源:机电技术 发布日期:2019-10-30
介绍了近年来汽车设计技术在汽车安全性、汽车电动化、汽车轻量化等3方面取得的技术进展,并就国内技术水平现状与国外先进水平进行了对比,同时对其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尽管目前国内汽车技术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研究进程的不断推进及技术的持续完善,终将得以迎头赶上。
-
汽车驱动桥壳结构优化分析及轻量化设计
来源:机械研究与应用 发布日期:2019-10-28
驱动桥壳作为汽车主要的承载构件,其性能对整车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有较大影响。因此,在车辆正常行驶中,应当确保驱动桥壳满足必要的力学性能要求。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某型号卡车后桥桥壳的三维建模,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通过ANSYS软件分析了桥壳在两种典型工况下的结构强度和变形量,并对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完成驱动桥壳的轻量化设计。经过仿真验证,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优化后的整体比重下降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