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之国际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大赛——英飞凌擂台赛盛幕开启
来源:汽车零部件 发布日期:2016-11-28
2016年11月8日,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之国际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大赛——英飞凌擂台赛在上海与主题为"创行天下,芯动未来"的英飞凌汽车电子开发者大会(IADC)同期举办。作为"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之国际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大赛"的环节之一,该赛事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EV 100)主办、并和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和中关村管委会共同联合指导,是首届专注于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相关领域的国际创新创业
-
微宏登陆德国汉诺威 带来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来源:汽车与配件 发布日期:2016-11-28
Driven by ideas是这次IAA展览的主题,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微宏在IAA上,带来了"快充、长寿命、高安全"的idea以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产品。Driver by ideas是这次IAA展览的主题,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微宏在IAA上,带来了"快充、长寿命、高安全"的idea以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产品。本届展会有别于上届之处在于业内主流厂商纷纷展出了纯电动车型,
-
电动汽车空调热负荷特性研究
来源:制冷与空调 发布日期:2016-11-28
电动汽车冬季采暖热负荷计算是热泵型电动汽车空调热力计算的首要步骤和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电动汽车空调系统与普通的汽车空调相比,动力源不同,热负荷特性有很大差异。为此,在延续和完善夏季冷负荷特性试验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一台国产电动汽车进行多工况下的整车试验,得到车体各部分的热负荷变化曲线,并结合理论计算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比车底和车顶的热负荷特性,探究车底电池包对热负荷的影响,以期对电动汽车空
-
电动汽车动力源发展必须摆脱燃油汽车思维
来源:科技导报 发布日期:2016-11-28
新旧事物各有其核心优势和劣势。新事物如果套用旧事物的传统思维,往往会抹杀自己的技术优势而难于摆脱自身技术劣势。例如,人们依照传统的思维习惯套用传统燃油车从"单一发动机动力源和加油站方式",延伸到"电动汽车纯蓄电池动力源和快充电站方式"的思维,其貌似合理的目标即"要求电动汽车增多蓄电池以便纯电续驶300~500 km,而且到快速充电站在几分钟内就完
-
考虑参数灵敏度的电动汽车回馈制动模糊控制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16-11-26
分析影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馈的主要因素;以制动能量最大化为目标,建立电液复合制动力分配模型,设计以电液复合制动特性参数蓄电池荷电状态(SOC)、制动强度、车速为输入,回馈制动比例为输出的制动力模糊分配规则。同时,以能量回收率为评价指标对SOC、制动强度及车速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明:SOC对能量回收率的影响最大,制动强度对能量回收率的影响次之;根据各特性参数对评价指标的影响权重,可改进电液复合制
-
电动汽车用双向DC/DC效率参数化模型的建立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汽车工程 发布日期:2016-11-25
通过建立MOSFET的开关损耗模型,推导出电动汽车双向DC/DC变换器的参数化效率模型,以研究MOSFET参数、开关频率、工作电压和电流等因素对变换器效率的影响。制作双向DC/DC样机,对参数化效率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双向DC/DC参数化效率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说明该模型可为双向DC/DC的高效率设计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
四轮毂驱动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的研究
来源: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25
本文针对四轮独立驱动轮毂电动车的差速控制展开研究,首先对电子差速方法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基于四轮毂电机的电子差速控制方案,并基于HTU控制平台对整车的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控制模型满足实验样车在中低速行驶下的行驶要求。因此该实验平台及研究成果为以后对四轮独立驱动的电动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计算
来源:电气工程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25
未来,电动汽车规模化的推广将对电网产生重要影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是分析电动汽车接入电网的基础。通过分析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的影响因素,针对私家车、公交车和出租车这三种类型电动汽车以及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这两种充电模式,采用蒙特卡洛法抽取不同类型车辆的日行驶里程和不同充电模式的开始充电时间,得到起始荷电状态,计算出充电时间长度,最后计算出充电负荷,获得充电负荷曲线,计算结果为研究电动汽车的有序充电策略
-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扭矩矢量控制仿真与验证(续2)
来源:汽车工程师 发布日期:2016-11-25
4实车功能验证和调试为了验证上述Car Sim和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的可信度及控制模型的有效性,需进行实车验证及调试。首先将控制模型编译为C代码,然后通过仿真器写入整车控制器。根据国标试验工况,选择具有代表性的ISO 3888—1:1999《乘用车急剧改变车道的操纵用试验车道》第1部分:双移线试验和GB/T 6323—2014《汽车操纵稳定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蛇形试验~([6-7])。这
-
某型电动汽车路噪性能优化
来源:汽车工程师 发布日期:2016-11-25
通过主观评价及LMS设备测试,确定某自主品牌电动汽车匀速工况下存在路噪大的问题。依据TPA分析方法,分别从源、路径及响应3个方面对整车路噪问题进行分析优化。依据测试数据针对轮胎、悬架及车身提出优化方案并分别进行方案验证。利用整车3D仿真分析模型进行优化以缩短周期和降低成本。依据各方案验证结果确定最终方案,实车测试结果显示,采用最终方案后路噪声压级降低10 dB,主观评价样车车内噪声有明显降低,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