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市场分析与系统设计策略
来源: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21-12-25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电动汽车在推广上也遇到了不少阻力,如电池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充电基础设施管理不到位等.充电系统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成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论文对比了当前广东省充电服务系统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应用SWOT-PEST分析法对各种要素及态势进行分析,并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用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的改进策略,同时也为能源
-
基于V2G的风-光-柴电动汽车独立微电网运行特性仿真分析
来源: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1-12-25
电动汽车具有源-荷双重性,利用V2G(汽车入网)技术,可让电动汽车参与微电网功率平衡.本文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一个由风-光-柴分布式电源和V2G电动汽车以及常规负荷组成的独立微电网仿真模型,设置了V2G的5种行为,对微电网在24 h(8.64×104 s)内的运行情况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利用电动汽车的储能功能,支持微电网功率平衡,从而保证微电网频率、电压的稳定,
-
新能源电动汽车用轮毂电机技术探讨
来源:设备管理与维修 发布日期:2021-12-25
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倡导下,新能源电动汽车获得良好的发展,以迅猛的姿态快速占领汽车市场。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新能源电动汽车有效解决了汽车电池容量、电池充电速度以及续航等问题。目前,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问题是轮毂电机技术的优化,这种技术会对电动汽车的性能造成显著影响。分析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轮毂电机技术的发展状况,对电机的驱动模式进行叙述。
-
考虑安全效能成本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多目标规划方法
来源:电网与清洁能源 发布日期:2021-12-25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增多,其充电需求给配电网的规划和运行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安全效能成本的配电网充电站多目标规划方法。首先,构建考虑电压质量的配电网安全效能成本指标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充电站规划模型,并采用向量序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基于25节点交通系统和IEEE33节点配电网系统的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基于模糊PI的电动汽车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河北电力技术 发布日期:2021-12-25
近年来,伴随着分布式能源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大规模推广,有效减少了碳排放,促进了节能减排。针对采用传统PID控制策略的电动汽车无刷直流电机存在响应速度慢、抗扰动能力弱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双闭环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从系统模型、控制策略等方面对该系统进行分析,并在此系统下分别对PID控制和模糊PI控制进行了基于空载和负载下的转速仿真实验,结果证实,模糊PI控制系统较PID控制系统有更好的稳定性
-
电动汽车关门声品质预测模型研究
来源:汽车工程 发布日期:2021-12-25
鉴于汽车关门声品质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本文中对某一电动汽车的关门声品质的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首先进行了多工况车门关闭试验,采集了驾驶员耳旁的多组噪声样本,接着,提出并测定了6项客观声品质评价指标,同时进行烦躁度的主观评定,分析了6项客观声品质评价指标与主观评定烦躁度的相关性。然后利用遗传-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建立了其主观声品质预测模型,并在上述分析的相关性基础上,建立了反映烦躁度与客
-
电动汽车功率控制单元软件数字化设计研究综述及展望
来源:电工技术学报 发布日期:2021-12-25
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功率控制单元高安全和高性能方面的需求对其软件设计和验证提出了功能范围的高覆盖率和验证环节的高效率两方面的挑战。软件数字化设计由于其灵活高效与低成本的特征,是功率控制单元的设计验证面向设计自动化的有效方式。该文以电动汽车功率控制单元的软件设计为蓝本,从数字平台、数学建模和数值算法三个角度,系统地梳理了电动汽车功率控制单元软件数字化设计的最新研究进展,围绕数字化设计对于运行
-
带有V2G并网的电动汽车用增程器控制策略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21-12-24
增程器能够扩展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但增程器的并网发电尚属研究空白.为此,重点研究了增程器的并网方案和控制策略.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解耦双同步参考系锁相环的电气位置估算方法,并引入霍尔前馈提高其响应速度和估算精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电网锁相环和电网电压的协调控制逻辑.其次,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增程器的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减少了增程器的油耗和非必要的机械启停.此外,对增程器的启停及工况点切换过程进行了深
-
电动汽车高压线缆屏蔽效能的仿真与测试研究
来源:客车技术与研究 发布日期:2021-12-24
分析表征线缆屏蔽效能的表面转移阻抗,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采用线注入法和三同轴法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证明仿真方法的可行性。
-
轮辋的动刚度对汽车路噪的影响
来源: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21-12-21
为优化某电动汽车的路噪,采用仿真结合测试的方法,对某电动汽车的轮辋进行模态仿真,优化其侧向动刚度,然后进行道路测试,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轮辋路噪得到明显改善,验证了不同侧向动刚度的轮辋对车辆NVH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对比优化前后轮辋的模态,进一步验证了轮辋侧向动刚度的提高对路噪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为优化电动汽车的NVH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