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双向DC-DC变换器分数阶PI~λ控制
来源:微电机 发布日期:2021-12-28
针对电动汽车复合储能系统中两相交错双向DC-DC变换电路,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在电能流动的两个方向中,均采用超级电容电流内环、输入电压外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为每环设计分数阶控制器。通过建立双向变换电路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小信号数学模型,依据穿越频率和转折频率特性对各分数阶控制器的三个参数进行整定。通过Matlab/Simulink分别搭建整数阶控制和分数阶控制下的电路仿真模型,对比分析变换器在不同控
-
应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电动汽车充放电协同调度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发布日期:2021-12-28
针对当前方法对电动汽车充放电协同调度存在调度时间长、调度的精准度低以及功率能耗大的问题,提出应用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电动汽车充放电协同调度方法。首先通过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预测,合理规划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关约束条件,建立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协同调度模型;通过自适应遗传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计算结果,完成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协同调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进行电动汽车充放电协
-
计及电动汽车的社区微网储能容量配置
来源:太阳能学报 发布日期:2021-12-28
针对社区微网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构建独立型微网储能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提出计及电动汽车有序放电时动力电池损耗的优化配置方法。该模型以最小化微网综合成本和清洁能源浪费率为目标,以功率平衡、动力电池不同时充放电等为约束,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并得到电动汽车在多种工作机制下的最优储能容量配置。结果表明,为使系统在环境友好性、供电可靠性及经济性等方面更具优势,应选择在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
-
电动汽车制动系统现状及对策
来源:南方农机 发布日期:2021-12-2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交通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与此同时,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也加剧了交通的安全隐患。目前,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公共安全管理问题之一。为了提升汽车出行的安全性,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如何研制更有效的制动系统成为汽车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分析了汽车制动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探讨了现有技术路线、发展趋势及存在困难,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
-
考虑V2G影响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控制模型构建
来源: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发布日期:2021-12-25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控制能力,提出考虑V2G影响的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控制模型构建方法。采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控制方法,实现对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控制的约束参数分析,通过可靠性量化评估方法,建立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控制的MMC系统级可靠性参数法分析模型,结合对V2G影响参数模型构造,实现对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过程中的等效约束参数分析,在稳定运行工况下,分析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的输出功率增益和稳压特性,结
-
电动汽车复合制动控制方案模型建立及其仿真分析
来源: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发布日期:2021-12-25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机电复合方式完成制动效果,开发了一种能够同时满足能量高效回收并达到安全制动性能的机械摩擦与电机制动相结合的复合制动分配方法。在新标欧洲测试循环工况下和综合行驶工况下,以MATLAB/Simulink、CRUISE进行联合仿真处理的方法完成复合制动力分配策略的评价。通过分配策略模型建立开展仿真测试,同时完成NEDC与综合行驶两种工况下的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可知,本方案再生制动系统运
-
电动汽车空调制热系统设计及研究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1-12-25
针对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制热功耗高且低温环境工况下制热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通过回收电机余热为乘客舱制热来减少制热功耗的空调系统.运用AMESim软件建立了电机余热循环系统模型并通过电机余热制热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建立了热泵空调制热系统模型并通过热泵空调制热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结合两个系统建立了带有电机余热回收的热泵空调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电机余热制热性能和电机余热辅助热泵空调制热性能.
-
多重随机特性下电动汽车充电桩规划方法研究
来源: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发布日期:2021-12-25
由于电动汽车充电桩规划中存在多重随机特性,而传统规划方法仅考虑了其中一种随机特性进行规划,存在规划方案实用性较差的问题,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规划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充电负荷和分布式光伏电站出力双重随机特性,并以配电系统网损最小为目标,实现了电动汽车充电桩规划。最后,通过在IEEE33节点配电系统上进行仿真,研究并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可提供合理的充
-
电动汽车无线供电系统DD型收发线圈优化
来源: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1-12-25
为解决传统DD型线圈在动态移动过程中互感波动显著以及线圈内部耦合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影响参数并结合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确定优化方向,设计了一种改进DD型线圈,通过理论及优化算法得到线圈最优的分离间隙以及耦合距离,最后搭建系统实验平台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改进DD型线圈在动态移动过程中电压波动为8%,提高了7%;分离间隙为5 cm,耦合高度为15 cm,互感达到最大值。该设计有效
-
混合场景下考虑用户综合需求的电动汽车调度策略
来源:中原工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1-12-25
为解决电动汽车用户对调度设备和调度方式的选择问题,提出了混合场景下考虑用户综合需求的电动汽车调度策略。首先,在保证设备多样性的混合场景下建立考虑用户综合需求的电动汽车指派模型,通过匈牙利算法确定了电动汽车调度的初步方案,以动态电价引导方式避免了时空拥挤和部分设备的过度使用;其次,针对电动汽车入网后的调度问题,采用差异化功率充放电方法降低了电网负荷的波动,同时在用遗传粒子群算法求解过程中将惩罚项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