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1+X制度的开放教育课证结合方法探究——以汽车专业为例
来源:电大理工 发布日期:2020-09-28
文章介绍了1+X证书制度的涵义,分析了开放教育汽车专业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可行性,提出了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水平、加强教材建设和与基层教师合作改革学生的学习模式等方法,可有效促进1+X证书制度下实现课证结合。
-
“1+X”证书制度下高职汽车专业课程体系探索
来源: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0-09-25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学历证书"与"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加快学校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以高职汽车检测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检测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案,对于"X"证书范畴下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构建了"1+X"证书制度下的高职汽车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旨在为"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教学中落地实施提供参考。
-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分析与思考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发布日期:2020-09-16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的新生事物。然而,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人才缺口已经严重制约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该文探讨专业教学改革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研究专业改革方法,讨论专业新增核心理论课程开设原因。相关研究将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
汽车专业国际留学生双语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汽车维护与修理 发布日期:2020-09-15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在高职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接收发展中国家留学生前来学习培训已成为当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得出当前高职院校国际留学生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南非留学生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最终形成有效的国际留学生双语教学模式,为提升留学生教学质量和高职院校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参考。
-
汽车专业立足特色赛事的实践教学方法探索——以武软工院“光谷之翼”车队为例
来源:才智 发布日期:2020-09-15
我国处于制造业的重要转型期,制造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占比较低,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面对区域需求,探索"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复合型人才。本文就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类课程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汽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方法。
-
从汽车合作办学专业重新审视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0-09-15
汽车行业是德国"双元制"应用最成功的的领域,中国学习德国"双元制"也是从汽车合作开始的,德国"双元制"提了很多年,却始终没有很好的本土化。伴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劳动力价格的提高等因素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汽车外资企业寻求和高校的一种新形势下的"双元制"合作,本文从汽车专业校企合作的角度重新审视德国"双元制"的本土化,发现企业这"一元"已经在很多方面与学校找到了契合点,绽放出了新的
-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内燃机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0-09-15
为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联合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职业人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充分调动校企各自优势,我校汽车工程学院与校外企业共建企业学院,通过整合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以及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达到一致,实现企业岗位与学校培养的无缝对接。
-
汽车历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汽车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探析
来源:科技经济导刊 发布日期:2020-09-05
对于汽车历史文化融入职业院校汽车专业课的方式提出了三种时间方式,并通过对照实验做出了实地探索,通过数据收集与访谈最终确定此种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职业忠诚度和降低离职率有一定的帮助。
-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技能竞赛与教学环节的深度融合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0-09-05
高职汽车专业开展技能竞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实现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培养起着积极作用,比赛内容应结合学生技能水平以及职业需求来展开合理设置,技能竞赛不同于传统的考试,这种紧张激烈的竞争模式下,对学生的身心都是一种考验,不仅要求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还要求学生以沉着冷静的心态去面对竞赛中的困难和挑战,充分发扬学生的拼搏精神,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起着积极作用。而高职院校汽车专业通过开展技能竞
-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下的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转型及对策研究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0-09-05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获得了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数量与规模,也在直线上升。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也为我国的高职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主要是因为高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制造、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导致人才素质较低,数量较少,很难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因此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实现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变革,注重对新能源汽车的研究与分析,来构建完整、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