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热点
  • 基于理想形体汽车造型设计研究

    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15-02-20

    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是融工作项目实施、职业技能训练为一体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是指将企业实际工作项目转换为特色课程用于专业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注重项目的开发和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校企合作培养机械制造业应用型人才探索

    来源:新西部(理论版) 发布日期:2015-02-20

    本文在分析机械制造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校企合作模式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质量提升方法,主张从改进教学方法入手,提升授课质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 校企合作框架下食品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15-02-15

    论述当前高职院校食品加工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在校企合作框架下,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意义。
  • 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重庆踏上“快车道”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发布日期:2015-02-15

    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介绍了汽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总体架构,分析了中心的建设目标与建设思路,探讨了实践教育中心的办学理念、实践教育体系及实践教育成果,总结了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情况。
  • 智能制造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与展望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发布日期:2015-02-15

    企业冠名班是企业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订单的方式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订单"不仅是一张企业用人的"预定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提升学员品牌,达到校企双方共赢的效果。本文以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现有的企业冠名班为例,对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企业冠名班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 高职学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卓越技师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15-02-15

    教育改革制度的深入发展,对高职汽车维修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首先指出了高职汽车维修教学现状,结合汽车维修专业的实际教学情况,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校企合作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分析了加强高职汽车维修教学实践的路径,旨在提升高职汽车维修的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维修技能,提升就业率。
  • 浅议如何培养工程机械维修专业高技能型人才

    来源:职业 发布日期:2015-02-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机械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工程机械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笔者自从事工程机械维修专业一线教育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总结、积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方法。结现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培养工程机械维修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方法。
  •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发布日期:2015-02-05

    在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中,《汽车营销实务》是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了解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初步掌握职业技能的一门课程。所以,必须以配套的实训教学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作为一门汽车非技术类课程,在实训教学中,实训设备缺乏、实训效果脱离现实等问题一直制约《汽车销售实务》课程目标的实现。
  • 汽车金融公司:稳中求进应对市场挑战

    来源:职业 发布日期:2015-01-15

    2006年9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北京奔驰汽车技术培训中心",随着合作的深入,2011年9月学院与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根据奔驰售后服务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该领域的职业能力,通过对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分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了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为校企合作院校提供参考。
  • 加强管理和控制 减少应报废汽车上路

    来源:当代职业教育 发布日期:2015-01-15

    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对校企合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推动了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企业也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吸纳了优秀的毕业生,校企双方达到了合作共赢的目的。就技能大赛在促进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发展的效果、模式创新、问题与思考等三个方面,我们还应进行深入地探讨。
首页  上一页  ...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