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技术:取下悬在智能汽车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来源:汽车与配件 发布日期:2020-05-28
华为不是第一家与车企合作、因手机而广为人知的科技型公司,而且也不会是最后一家。而今,华为宣布以5G为利器,并开辟"5G汽车生态圈"。作为科技型公司,华为专注创新技术的研发,并在汽车领域进行大量投入。近日,华为宣布联合首批18家车企正式发布成立"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业化进程。此外,华为还加速其在汽车领域的创新研发,准备与比亚迪、奥迪等巨头车企携手合作,把面向智能手机的高性能地
-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的挑战与突破方向
来源:智能网联汽车 发布日期:2020-05-25
近期,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各项战略任务有效落实,为汽车行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但眼下,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依然面临诸多挑战,迫切需要多方协作,破除创新障碍,开创新模式,培育新业态,才能加速推进产业化进程,逐步实现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愿景。
-
智能汽车信息安全问题探讨
来源:财富时代 发布日期:2020-05-25
随着5G商用,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设备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不断融合,汽车网联化和智能化趋势日益显著。据预测,截至2020年年底,全球联网汽车的市场保有量将达到3.8亿辆,全球联网汽车的销售量将从2016年的2100万辆增至9400万辆,市场占比将达82%,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的规模可能会超过1000亿元以上。目前国内在智能化纯电动汽车的发展上走得很快,蔚来、小鹏、长安、比亚迪、吉利等
-
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标准及典型企业技术应用研究
来源:智能网联汽车 发布日期:2020-05-25
如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政策标准体系持续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也在稳步推进,支撑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信息技术产业实力在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加速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为此,本文梳理了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标准及分析典型企业相关技术的应用情况。
-
汽车智能防撞系统
来源:物联网技术 发布日期:2020-05-20
汽车智能防撞系统通过车载传感器,自动采集、分析和处理汽车周边物体信息,当汽车与目标物体小于设定值时,提前启动自动刹车系统,可有效降低各类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文中设计的汽车智能防撞系统采用STC12C5A60S2作为主控芯片,主要由前置刹车系统、后置刹车系统、反馈系统等构成。前后置刹车系统将测量数据传输至主控芯片进行处理,启动防撞控制模块工作,汽车刹车板下拉实现汽车智能防撞;反馈系统将反馈信号发送至
-
智能汽车取证的法律规制研究
来源: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0-05-15
智能汽车取证是指取证人员采用技术手段对其存储介质中保存的车辆行驶及外部环境等数据进行检查和分析,并最终形成证据的过程。智能汽车取证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外部环境依赖性和技术协助必要性的特点。目前智能汽车取证法律制度以及技术标准的缺失,导致其在实践中往往被忽视。智能汽车取证的法律规制,一方面,应通过强化取证意识、改进勘验与协助制度、规范移送与展示制度以及制定不一致数据采用规范,来打通法律上的障碍;另一
-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思考
来源:汽车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20-05-15
正确理解市场与技术,辩证看待技术引进与自主技术发展的关系,反思汽车和电动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的原因,汲取国内先进产业的发展经验,探索电动汽车产业构造技术与研发管理体系的思路与模式,迎接智能汽车时代,实现汽车强国战略。
-
中职学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建设探究
来源:汽车维护与修理 发布日期:2020-05-15
近年来随着汽车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立在智能汽车和智慧交通基础上的"智能网联汽车"逐渐走入人们视线。除了制造企业和研究机构之外,职业院校也纷纷开设相关专业。据相关行业统计,2018年之前仅有4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与应用"专业,2019年已达47所。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如何开设
-
汽车业:一季度政策盘点及崛起机遇
来源:上海企业 发布日期:2020-05-10
一、一季度汽车产业政策盘点2020年第一季度,国家针对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动力电池等领域密集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和法律法规。同时,自2月份开始,由于疫情影响持续扩大,国家在交通出行、促进汽车消费等方面加大了政策干预:1.工信部发布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办法1月2日,为了引导行业持续健康
-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其发展探寻
来源:时代农机 发布日期:2020-04-28
在1925年8月,美国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首度亮相,从此正式地掀开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史。从此之后,各种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便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文章主要针对于当下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同时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与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