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无人驾驶汽车的线控制动装置的设计与控制
来源: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发布日期:2021-11-20
无人驾驶汽车是集环境感知、导航定位、路径规划和决策控制等于一体的新技术与现代汽车工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决策控制中的线控制动是无人驾驶最关键重要的部分。为实现线控制动控制,研究设计了一套电子机械线控制动装置,其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控制加蜗杆传动自锁控制技术方案,解决了在无人驾驶模式线控制动响应速度和制动力矩传递等问题,实现了无人驾驶时线控制动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力矩传递转平稳和制动自锁的功能,提高了线
-
无人驾驶汽车侵权责任主体与安全监管法律问题分析
来源:法制博览 发布日期:2021-11-05
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等多重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已经成为现阶段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前沿发展方向。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很大的帮助。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无人驾驶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一种基于LTVMPC改进的无人驾驶汽车路径跟踪控制算法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1-10-25
在低附着路面情况下,针对现有以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LTVMPC)为基础的无人驾驶汽车路径跟踪精确性和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控制算法.以汽车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将四轮轮胎侧偏角和滑移率精确地表示为车辆状态量的非线性函数,在预测时域内对车辆状态方程线性化处理而求解雅可比矩阵时,为降低系统维度,将轮速作为非状态量,建立改进的三自由度车辆模型,在二次规划性能指标中加入横摆角速度跟踪误差项以提高路径跟踪
-
无人驾驶汽车协同感知信息传输负载优化技术
来源:计算机学报 发布日期:2021-10-15
无人驾驶近年来成为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无人驾驶汽车的环境感知则是其中的重要基础.仅通过提升无人驾驶汽车上的传感器数量和精度并不能完全消除车辆的感知盲区,因此无人驾驶汽车与路边基础设施进行协同环境感知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车路协同感知,无人驾驶汽车的感知范围能够得到有效扩展,有助于消除感知盲区,对于提升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在各类环境感知信息中,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占有最重要的地位.然而,
-
无人驾驶汽车系统性社会基础设施研究
来源:齐鲁学刊 发布日期:2021-09-15
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无人驾驶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世界对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研究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对其相关的社会问题也时有探讨,但其面临的社会问题还没有得到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无人驾驶汽车社会基础设施分为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基于此,我们提出并运用了无人驾驶汽车HS_(IPCESR)分析模型。无人驾驶汽车社会硬件基础设施包括可协调智能基础设施、无线网络、边缘数据中心、汽车充电站/桩、
-
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应用
来源:时代汽车 发布日期:2021-09-02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交通出行是保证经济社会运转的重要因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无人驾驶技术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地位和潜在价值逐渐凸现。人工智能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无人驾驶技术一样存在着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通过调研历史数据和文献资料,本文整理和总结了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与未来,为其进一步融合发展提出建议。
-
无人驾驶汽车事故侵权责任及承保模式研究
来源: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1-08-15
无人驾驶汽车在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交通事故中侵权主体难以确认,归责原则适用混乱等。本文否定了无人驾驶汽车的法律人格,并分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和产品责任的适用情况,建议采用强制双保险模式来保障交通事故中受害方的利益。
-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无人驾驶汽车侵权责任制度构建
来源: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1-07-13
随着无人驾驶汽车不断地被推广与使用,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并给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问题。人工智能体复杂的运算逻辑将对传统侵权法上的因果关系造成挑战,当前的侵权责任体系将不足以应对未来由自主决定性、高度动态性、不透明性的人工智能系统引发的无人驾驶侵权案件。通过肯定无人驾驶汽车独立的主体资格地位,解决诉讼主体不明、责任承担不明的现实法律困境,通过确立赋予无人驾驶汽车以有限责任的原则,
-
无人驾驶汽车运行中隐私权保护困境与进路
来源: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发布日期:2021-07-05
无人驾驶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创造价值的同时,亦附带隐私数据安全风险。依托数据+算法为支撑的无人驾驶汽车,在运行过程中的隐私权侵权形态主要表现为侵害个人隐私、侵害信息性隐私权和侵害自治性隐私权。因智能技术对隐私的强控制力致现行法中所确立的知情同意原则失灵,个人隐私控制理论功能衰微,算法自动化决策使得隐私信息被规模化处理,隐私权受侵害后司法救济日显乏力。面对无人驾驶技术引发的隐私权保护困境,结合我国实际,
-
无人驾驶汽车离散优化的轨迹规划算法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布日期:2021-06-30
针对双向两车道无人车行驶场景,基于离散优化的方法,提出一种新的轨迹解耦规划算法.该算法将带有时间戳的三维轨迹规划问题解耦成分别对路径和速度规划,速度规划时引入ST图,用以描述无人车与障碍物之间的运动关系.通过分层采样的方法构建路径Lattice图搜索初始路径,并基于多目标A~*搜索算法在ST图中规划出初始速度剖面,减少算法的计算量.同时,优化轨迹规划,使轨迹收敛到全局最优解.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