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15-04-30
根据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结合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实际和学生特点,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及时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明确要求,调整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力推进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机电技术 发布日期:2015-04-30
《机械制造基础》是工科院校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对专业课教学及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结合常州工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思考,提出了一些看法,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
浅谈《机械制图》与计算机二维、三维绘图"三位一体化"教学改革
来源:轻工科技 发布日期:2015-04-30
《机械制图》是针对工科及其相关专业大学生所开的一门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基础课程。在当今许多高校向应用型和高职型转型发展的大形势下,针对刚刚步入高等学府的当代大学生想象力不足、理解力有限、实物认知少等缺点和现状,从《机械制图》与计算机二维、三维绘图"三位一体化"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和绘图的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快速发展
-
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实习改革与探索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15-04-30
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实习课程存在的问题,结合东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从实习内容、实习模式、实习评测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培养学生成为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的电子信息行业新型人才,达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从实践效果看,这些改革和探索对专业实习课程的教学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
“纤维化学与物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15-04-30
"纤维化学与物理"作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轻化工程专业(三本)的一门主干课程,它的内容主要包括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的基本知识、各类纺织纤维的物理化学结构和性质。文章分析"纤维化学与物理"课的特点,从课程内容安排、教学手段选择以及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总结在三本课堂教学中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并介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卓越服装设计师“3+1”培养模式中的实践教学分析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15-04-30
以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江西服装学院"卓越服装设计师"班为例,依据企业实践教学阶段反映的主要问题,从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时间与内容安排、校外运行平台、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分析"卓越服装设计师""3+1"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
-
重型载重汽车液力缓速器缓速性能分析
来源:新课程(下) 发布日期:2015-04-2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几乎已经成为家家户户必备的代步工具。随之衍生的汽车维修行业也逐渐发展壮大。社会对汽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维修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中职教育中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所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就中职教育汽车维修专业的改革方法进行了简要描述。
-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5-04-28
为了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课程综合化设置和双证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认为只有顺应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策略,才能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加强源头治理 确保汽车相关产品质量安全
来源:新课程(下) 发布日期:2015-04-28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飞速发展的教育教学,且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也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人才的需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论述技师学院汽车维修技能教学的改革,以供参考。
-
基于工作过程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发布日期:2015-04-25
结合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实例,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体系中的各项改革方法,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能力训练,修改教学顺序及合理选取教学内容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且就机械设计基础考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