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工原理》课程工程教育与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1-11-15
开展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本文在《化工原理》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将科学的世界发展观与科学的精神相结合,强化工程伦理价值规范的教育,对专业活动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德才兼备;将科学原理的阐述、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价值观的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滋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塑造学生的
-
基于醇解法回收废弃聚氨酯的《化工原理》教学分析
来源:云南化工 发布日期:2021-11-15
《化工原理》是化工及环境类专业重要的基础专业课,具有理论抽象,但工程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为了加强工程实践应用教育,在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实施"工程案例-理论教学-生活案例-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采用类比、启发等教学方法将四者有机结合成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强化工程实践应用教育,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
农科生物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案例教学——以单元操作为例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1-11-15
农科生物工程专业化工原理是少学时专业课,在此条件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加以运用,实施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至为重要。以单元操作这一基本概念为例,引入新冠病毒疫苗制备工艺流程的案例,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使学生在刚接触这门课程时就能建构出清楚且形象化的基本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有利基础。
-
《化工原理》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来源:当代化工研究 发布日期:2021-11-08
本文以《化工原理》课程的专业教学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思路,以及在教学实践探索取得的经验。《化工原理》课程思政的实施应结合课程专业特点的思维方法以及课程育人目标,通过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润物无声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专业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有机融合。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探索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1-10-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从PBL教学法、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模拟软件加强专业英语学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实践,有效提高了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参加贵州省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的总结与思考
来源: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21-10-25
作者结合所在学校学生参加化工实验大赛的情况,分析了学校在基础设施、学生能力、教学与比赛指导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化工原理理论、实验以及虚拟仿真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卓越工程师计划下的“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当代化工研究 发布日期:2021-10-23
"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的实施对本科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卓越计划的"化工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对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改革后的实践教学模式更能促进学生对"化工原理"相应"单元操作"的全面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
化工原理课程的网络化教学:从Python到Jupyter Notebook
来源:山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1-10-23
《化工原理》课程具有数学模型多、计算复杂、与实际生产结合紧密的特点。大量计算问题依赖于数值方法。使用Python的模块库编写程序能够使学生在简单理解数值算法的情况下完成先前依赖于试差法和图算法才能求解的习题。将Jupyter Notebook引入《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一个带有文本编辑和程序调试功能的线上交流平台。学生端可以实现在线数值计算和解题编辑,教师端能够做到在线发布教学资料
-
化工原理液液传质系数测定实验的误差分析与改进建议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21-10-15
液液传质系数测定实验是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本科专业《化工原理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液液萃取等化工分离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本科教学实验乙酸在水和乙酸乙酯中的传质为例,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验数据不稳定问题,从刘易斯池装置、实验操作过程、气相色谱的使用和界面不稳定理论等方面进行误差分析,进而提出了实验改进建议,为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提供有意借鉴。
-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痛点问题和解决方案
来源:化学工程与装备 发布日期:2021-10-15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地位。由于化工原理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在教学活动中存在许多痛点问题需要解决,我们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这些痛点问题不断寻找解决方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