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5-05-03]
资金面建议在继续谨慎的同时,关注 MLF 投放力度与 4 月政治局会议货币政策相关表述。关 税政策不确定性和会议召开的影响下,长债或需暂时回归保守态度。长债利率处于较低分位, 或已定价关税冲击;而美国摇摆态度和后续谈判可能带来长债的隐含利空,加之当期中国经 济数据显示较强韧性,股市情绪或可继续积极,因此建议保持长端防御。超长债或面临短期的 供给压力,有可能带来超长短端-长端的利差变化,建议关注二者利差扩大带来的投资机会
[制造业,建筑业] [2025-05-03]
全球 AI 市场容量预计突破 3 万亿美元,中国市场领跑增长(CAGR 32.1%)。预计 2025-2033 年全球 AI 市场规模将从 0.76 万亿美元增 长至 3.08 万亿美元,CAGR 高达 19.2%,从 2023 年全球 AI 市场结构 来看, AI 服务占比分别 39%,占比相对更高。中国 AI 市场在技术+ 政策催化下高速发展,预计 2029 年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2025-2029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 32.1%。同时 AI 市场爆发推动智能算力需求 激增,2024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725.3EFLOPS,同比+74.1%,市场 规模攀升至 190 亿美元(+86.9%)。
[金融业] [2025-05-03]
隐债置换专项债对城投债具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虽然 2025 年 Q1 较去年发行节奏有 所放缓,但是我们认为当前化债背景下,基于量与价的考量,地方政府对置换债的 发行需求整体仍较为旺盛,2025 年 Q2 各地或将完成剩余额度的隐债置换债发行, 隐债置换专项债对城投债的挤出效应或将在 2025 年 Q2 仍较为显著,城投债整体缩 量格局短期内或难以改变。
[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 [2025-05-03]
政策加码下,破净公司有望迎来价值重估。2024 年 11 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0 号——市 值管理》出台,强调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并经董事会审议后披露。 12 月,国资委提出要高度重视破净问题,要指导长期破净上市公司制定披露估值提升计划并监 督执行。强制信息披露和整改约束有望推动破净公司从被动估值修复转向主动价值管理。
[金融业] [2025-05-03]
“关税战”带来海外经济不确定性快速升温,美国滞胀风险再起。随 着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出台,海外经济不确定性快速升温。OECD 测算,若美国对所有国家的进口关税提高至10%,并且遭遇各国反制, 预计将影响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约 8.2%,全球 GDP在 3年内可 能下降 0.3%,通胀上升 0.4%。“对等关税”推出后,美国前瞻性经济 数据不容乐观,经济滞胀风险开始显现。4月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仅 为 50.80 点,为近 34 个月最低值;4 月份美国 Sentix投资信心指数大 幅回落至-22.00 点,为 2020 年 7 月以来的最低点;通胀预期方面,美 国 4 月份密歇根大学一年期通胀率预期初值为 6.7%,达 1981年以来 最高。短期来看,快速脱钩并不符合包括中美在内的全球经济体利益, 预计关税谈判仍可能继续推进,可关注今年6月份的关税谈判窗口期。
[汽车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5-03]
电动汽车电池新国标出台,关注北证锂电产业高增长标的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发布。新申请型式批准的车 型于于 2026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已获得型式批准的车型将于 2027 年 7 月 1 日起执行。相比 2020 年版国家标准,新规修改为“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 烟气不对乘员造成伤害”,新国标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技术储备上 升为强制性要求。北交所内目前锂电池行业标的共有 17 家,截至 2025 年 4 月 18 日总市值达到 691.23 亿元,包含负极材料、辊压设备、成品锂电池等多个产 业链环节。长虹能源(836239.BJ)2024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6.71 亿元,同比增 长 31.26%,实现归母净利润 1.97 亿元,同比增长 172.79%。其中高倍率锂电 16.39 亿元同比增长 46.69%,毛利率 10.45%。
[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5-05-03]
深海科技:2025 年两会新亮点,以前沿科技探索广袤深海 深海科技指针对水深 200 米及以深的海域进行探测、开发和利用所需的一系 列先进技术体系和装备系统的总称。2025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深海 科技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认为,深海科技的核心是要保障 2 个安 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在此基础上探索 N 个新兴经济业态,探测、开 发和利用深海的 3 个路径是深潜、深网、深钻,关键是突破材料、通信导航、 传感、能源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群。建议沿三条主线布局深海科技:1)国家 级项目核心供应商,相关订单有望率先落地;2)技术壁垒高、国产替代需 求迫切环节;3)具备商业化场景验证能力的公司,助力产业走向商业闭环。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25-05-03]
第二届中国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大会 4 月 15-16 日在北京成功举 办,大会集结了 45 家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头部企业和供应链企业,人 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硬件端产品呈现百花齐放之姿,本体、灵巧手、 核心零部件等产品涌现。软件端具身智能仍处于前期阶段,数据成为现 阶段发展瓶颈。我们认为当下人形机器人仍面临商业化落地挑战,核心 原因在于:1、大规模应用场景不足和功能相对简单、泛化能力不强。2、 成本问题。短期建议关注人形机器人硬件降本进展和应用场景实际落地 节奏。长期来看,大模型+具身智能或成为人形机器人胜负手,建议关注 具身智能领先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及其产业链。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5-05-03]
雷诺集团 2024 年 BEV 销量 20 万台,2024Q4 BEV 渗透率明显提升 雷诺集团旗下共有 4 个品牌:雷诺、Dacia、Alpine 和 Mobilize,各品牌定位互 补。2024 年雷诺集团全球总销量 226.5 万辆,同比增长 1.3%,其中欧洲市场共 159.9 万辆。集团整体的销量主要由雷诺和 Dacia 两个品牌贡献。2024 年雷诺共 销售约 20 万台 BEV,对应渗透率 9%。其中,2024 年 10 月畅销车型雷诺 5 E-Tech 在法国上市,带动2024Q4集团BEV渗透率超过12%,较前三个季度高出约5pcts。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2025-05-03]
固态电池相较液态锂电具备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优势。由于液态电池中电解 液的有机溶剂具有易燃、易腐蚀以及存在锂枝晶等问题,因此有产生热失 控的可能性。而固态电池则是将固态电解质部分或全部替代液态电解质的 一种电池技术。当前固态电池具有不可燃性、较强的热稳定性以及可抑制 锂枝晶形成等特性,相比液态电池而言,安全性有着显著的提升。此外, 固态电池可兼容高比容量正负极,因此可大幅提升能量密度。其中半固态 可达 350Wh/kg+,准固态可实现 400Wh/kg+,全固态可突破 500Wh/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