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6-12-12]
2009-2015 年国内铝土矿的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11%,产量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7%,进口量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19%,所以,总体而言国内铝土矿产量增速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增速,进口量保持着相对的高速增长。国际市场上,铝土矿的供应较为充足,各铝土矿生产国之间的市场竞争也较为充分。
[金融业] [2016-12-12]
预计2017年银行业规模维持13%-14%的平稳增长,NIM收窄趋势随集中重定价完成而减缓;手续费收入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但银行也积极拓展其他非息收入;由于不良生成放缓,信用成本增速将边际下行。
[医药制造业] [2016-12-12]
医疗资源集中于二、三级医院,基层资源的不均衡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卫计委近年完善了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为社会资本办医、第三方检测、POCT 体外诊断、医疗信息化、康复等板块带来投资机会。
[医药制造业] [2016-12-12]
“健康中国 2030”》、《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以及《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将是未来我国医药行业中长期发展的指南针,“健康中国 2030”更是直接提出到 2030 年大健康产业达到 16 万亿规模的目标。在医改方面,现已形成以医保、医药、医疗为核心的“三医联动”式改革。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高药品质量、公立医院改制等手段,以达到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目标。
[综合,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 [2016-12-12]
餐饮旅游板块周跌 1.75%,跌幅 11/29(中信行业指数),分别跑输上证综指和沪深 300 指数 1.2 和 1.97 个百分点;年初至 12 月 2 日跌 24.36%,跌幅 3/29 (中信行业指数),分别跑输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 16.02 和 18.94个百分点。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6-12-12]
随着用电量增速放缓,我们对电气新能源行业的整体看法是行业基本面将偏冷。在经历装机容量的爆发性增长后,风电、光伏未来的新增装机容量面临较大的增长压力,尤其是《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风电和光伏的装机容量总目标都做了下调,未来消纳是重点解决的问题。核电建设虽然任重道远,但考虑到三代核技术的选型问题,短期仍扑朔迷离,预计明年机组核准可能出现一波小高潮,但也面临机组利用率下降的压力。锂电池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但行业成长空间巨大,三元锂电或将崛起,优质公司仍然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我们认为,行业整体性机会存在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将在产业链的一端寻找投资亮点:重点关注子板块的成长持续性上,通过自上而下的逻辑我们重点关注特高压和锂电池。
[综合,批发和零售业] [2016-12-12]
某些子类别在消费者日渐注重膳食健康下需求不断下降,例如方便面及啤酒行业,主要由于传统消费群体人数增速放缓及其他产品的替代。然而,当中亦有个别产品在消费升级下持续取得成功,例如烘焙类面点及常温酸奶,又或是三只松鼠、小茗同学及农夫山泉新品“茶π”等半年取得超过 10 亿元销售收入的大单品。我们认为未来在传统消费行业中将持续出现大分化的情况,例如饮料行业增长将持续放慢,但当中低糖、健康类及功能性饮料例如运动型饮料等需求快速增长将部份抵销高糖份饮料需求的衰退,两者销售趋势将出现大分化。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 [2016-12-12]
上周债市迎来惊心动魄的一轮调整,全市大跌行情再现。债市下跌,也终于对前期政策面、基本面以及资金面的各种利空做出反应。本次报告,我们从 8月以来监管的思路、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金融机构行为等方面反思回顾这一过程,力争得到一些启示。首先,事实上,今年 7 月下旬,在证监会出台“八条底线"、银监会推出最严理财新规和央行重点解读 MPA 开始,监管层的统一行动就已开始共同释放出金融去杠杆力度加码的信号。其次,货币政策也悄然生变,量价分离下逐步进入“非典型紧缩”。量上来看,央行着意维持资金面平稳,但汇率压力造成的资本外流加大资金面的脆弱性,而 8 月开始,央行货币投放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期限上呈现“缩短放长”特点,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开市场逆回购和 MLF 投放期限和投放资金成本从 8 月开始出现抬升。另外,在外部环境逐步发生变化的同时,以银行为主导的各金融机构内部也开始呈现出超储率下降、理财增速放缓、同业存单规模和利率快速增长的特点,表明银行“负债荒”从初现端倪到问题爆发。11 月末央行持续数日净回笼,债市终迎大跌。债市的这场大跌,也是终于对此前忽略的种种利空做出反应,而总结起来,市场反应滞后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其一,忽视央行 “防风险,去杠杆”的政策意图,或者说逐利的市场永远在博弈,试图与央行掰手腕,甚至笃定央行不敢轻易收紧货币政策,在此之下挑战政策意图,也难以实现自身的主动去杠杆。其二,做多情绪主导下,无视宏观基本面的回暖和通胀预期的回升,且将房地产调控加码视作十足利好,即便地产投资不降反升也并未改变这一惯性预期,而殊不知地产的调整也是适度紧货币的配合。其三,大意央行货币政策对市场利率的引导,也说明忽视货币政策作用的投资行为也必将会面临较大风险。最后,调整实质上也是对市场过度行为的约束和纠偏,市场在调整下重归平衡后也会迎来新机会,但短期看来,资金面将逐步回归平稳但入场机会难言过早,在汇率风险尚未出清,且市场对于美联储加息的情绪还在发酵之下,机会最好还是等到年底加息之后。
[综合,金融业] [2016-12-12]
资金利率预期偏悲观。11 月资金面持续偏紧,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行明显,调查结果显示,投资者预期资金利率仍将在高位:45%的受访者认为 R001 中枢将在2.4%-2.6%波动,接近 37%的受访者认为会在 2.2%-2.4%;43%的受访者认为 R007会在 2.8%-3.0%;还有 37%的人认为会在 3.0%以上。
[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 [2016-12-12]
今年,食品饮料板块领涨市场,是唯一实现正收益的板块。我们认为,在底部震荡区间,市场整体风险偏好较低,有业绩、低估值的品种受到青睐,食品饮料、家电等防御性板块表现亮眼就是证明。尤其是在沪港通、深港通打通跨市场资金流动的格局下,长线资金逐步入市,市场风格将进一步向业绩稳健、估值合理、成长性好的板块切换。因此,兼具业绩、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