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18-11-13]
本月央行实施降准 1 个百分点并置换 MLF 到期,未进行 MLF 操作。本月 MLF到期 5445 亿元,下月到期 4045 亿元。SHIBOR 利率走势下行,隔夜/7 天期/1个月期 SHIBOR 分别下降 28BP/5BP/11BP 至 2.37%/2.715%/2.689%。珠三角、长 三 角 、 中 西 部 、 环 渤 海 地 区 票 息 较 上 月 末 均 下 降 25BP 至3.30%/3.25%/3.35%/3.40%。
[金融业] [2018-11-13]
前三季上市银行合计营收同比增长 7.97%,增速较上半年+1.68pct。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6.91%,增速较上半年+0.42pct。业绩提升较显著板块为股份行与农商行。利润增速提升主要受拨备、生息资产、中收、息差贡献提升带动。Q3 预期差主要在资产收益率上行与拨备贡献。
[医药制造业] [2018-11-13]
扣非利润增速环比放缓,但经营性现金流改善。2018 年前3 季度,医药行业整体收入增速为21.66%,环比上半年增速略提升1.02 个百分点。前3 季度扣非净利增速为18%,单季度Q3 为
10.87%,环比第二季度增速(13.87%)有所放缓,增速放缓是各子行业加总结果,实际上化学制剂和中药子行业扣非净利增速稳定,原料药、生物制品和医疗服务则季度间波动则较大。
[医药制造业] [2018-11-13]
三季报收官,医药板块Q1-3营收增速增速22.3%(半年报为21%),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18.7%(半年报为23.2% ),继续保持稳健态势(Q1流感高基数),预计全年保持净利润15~20%左右增长。而统计局数据表明18Q1-3医药制造业营收增长13.6%,利润总额增长11.5%,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相对较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Q3商业企业及工业企业现金流/净利润占比均高于往年,去杠杆大环境下医药企业底层资产优质,利润质量较高。
[医药制造业] [2018-11-13]
今年以来医药股经历了过山车行情,10月份随系统性调整单月跌幅超过-12%。一方面上半年独立行情积累涨幅下医药板块的双高问题(估值高、仓位高)凸显,同时叠加前期疫苗事件引发药监系统人事震动,国家医保局成立后的带量采购试点政策,以及卫健委新版基药目录发布,影响均处于不明朗阶段,市场产生较大不确定预期, 弱势下个股阶段性偏差容易被市场放大,波动加大。
[医药制造业] [2018-11-13]
从估值上看,2008年初至今医药板块PE(整体法)估值约37倍,市场调整后仅25倍显著低于均值。但我们发现:估值最低的时候为2008年6月份至12月份(20-26倍),这段时间市场非常极端,且2008年、2018年沪指跌幅分别为65%、15%。
[医药制造业] [2018-11-13]
2018年1-6月,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增速(+3.8%)和出院人数增速(+7.9%)有所回升,我们认为主要与流感疫情大爆发有关。其中,医院业务量增速好于基层,且民营医院就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增速明显快于公立医院。
[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8-11-12]
整体看,白酒行业 Q3 收入利润分别同比+14.1%/+11.7%,大部分公司都出现增速环比回落的情况,叠加之前大家对宏观经济和消费板块的潜在担忧,迅速放大了市场的悲观情绪,导致板块大幅回调。市场思维习惯线性外推,甚至开始担忧明年板块出现负增长。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食品制造业] [2018-11-12]
2018Q3 食品饮料重点必选消费子行业中,肉制品和啤酒的收入同比增速环比略有加速、乳制品和调味品虽然环比小幅下降,但是仍保持相对稳健的增速。而且去年同期食品饮料必选消费各子行业的收入增速基本属于年内高点,在相对较高的基数以及整体消费回落的大背景下,食品必选消费彰显出一定的需求韧性。2018Q3 重点公司的收入表现相对稳健,海天、伊利等龙头企业的单季度收入增速基本维持二季度的水平,其他细分行业龙头表现有分化。
[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2018-11-12]
3 季报收官,龙头延续稳健表现。乳品,龙头收割市场份额态势延续,行业竞争环比略有改善。调味品,海天延续稳健表现,中炬值得期待。肉类加工,非洲猪瘟影响超预期,猪价降幅环比收窄,上市公司净利增速有所放缓。其他食品 , 3 季度收入较快增长,利润增速环比改善。投资建议,重点关注伊利股份,同时建议适当关注中炬高新、双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