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7-05-10]
2016年黑色金属价格在刚经历历史低点之后上演了一场大开大合的疯狂上涨,年内螺纹钢、热轧、铁矿石、焦炭最高涨幅分别达到91%、103%、105%以及221%。到了2017年一季度,淡季冬储推动钢价呈现继续上涨之势,而受益于中频炉关停事件的持续发酵,螺纹钢表现更为惹眼,截至3月底市场报价已经超出热轧,单季上涨逾20%,成为黑色系商品价格上涨的龙头。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7-05-10]
4月中下旬以来,周产量、钢厂库存及社会库存数据显示下游采购积极,加上库存处于低位、部分城市钢材规格不齐,故价格开始反弹,有望持续。后期看,若较多钢厂选择在5、6月检修,供给可能出现较强的收缩,增强价格反弹的基础。分品种看,汽车用钢热卷和冷轧的供需矛盾仍为得到缓解,继续受到汽车产销不振的拖累。综合来看,4月螺纹、线材、热卷、中板和冷板的均价分别报3526、3668、3176、3349和3951元/吨,月变动分别为-8.00%、-7.00%、-13.40%、-9.90%和-14.10%。
[房地产业] [2017-05-08]
根据SW房地产板块136家上市公司财报数据,板块2016年及2017年1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41%及49%的高增长,51%的房企同时实现了正增长,其中①增幅同时超过500%以上有2家,包括华联控股、华丽家族;②增幅同时超过100%的有14家,包括渝开发、新湖中宝、皇庭国际等;③增幅同时超过30%有22家,包括招商蛇口、新城控股、华夏幸福等。
[房地产业] [2017-05-08]
我们汇总2016年年报及2017年1季报结果发现:1)年报业绩高增长,我们覆盖的A股房企2016年业绩同比上升25%(15年业绩同比增长4%),低基数、快结算是业绩好增长的主要原因,考虑到房企16年优异的销售业绩,以及16年底待结算资源丰富(高预收账款余额),预计2017/18年业绩仍将有15%~20%的增长;2)1季度销售表现强劲,14家A/H重点上市房企1Q17销售额和销售面积同比分别大幅增长76%/58%,销售排名前20房企市占率超过40%(2016年全年仅25%);3)资金面出现拐点,1季度末净负债率和一年内到期负债与现金比例均较期初水平有所反弹,但仍处于历史合理区间。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7-05-08]
16年收入增30.02%,利润增48.21%;17Q1收入增49.82%%,利润增61.60%。截止5月1日,189家电子上市公司已全部公布2016年报及2017一季报:189家公司201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32亿元和3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02%和48.21%。2017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03亿元和1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9.82%和61.60%;盈利能力方面,2016年行业毛利率为20.12%,同比增长0.43个百分点,2017Q1则为20.54%,同比增长2.12个百分点;费用率方面,2016年期间费用率为13.08%,同比降低0.09个百分点,2017Q1则为13.7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7-05-08]
上周,2017年4月第4个交易周2017年4月24日到4月28日,市场本周继续下跌,至4月28日上证指数收报3154.66点。各个板块中仅有非银金融和电子微涨,28个板块其它大多下跌。上证综指跌0.58%,电气板块跌2.04%,涨跌幅处于一级行业下游,表现较差,跑输大盘1.46个百分点。子行业中上涨幅度较大的火电设备,电网自动化,下跌幅度较大的是其它电源设备和风电设备等。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7-05-08]
电力需求增速放缓,电网投资力度增速下滑,传统电力设备国内电网下游需求“天花板”明确,特高压板块的业绩确定性更强、安全性更高;配网设备国网招标下滑,今年业绩增速压力增大;工业控制和电机板块受益于经济复苏,需求增大拉动企业营收,同时受益于电动车电机电控需求,今年会保持稳健的增长。经历了去年光伏抢装,产业链将面临调整;风电行业当前业绩拐点将至,16年的新增订单保证了17年的业绩增长,弃风限电改善修复行业的估值。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兼具高成长性和高景气度,下游汽车的放量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盈利释放。假设全年75万辆的目标得以实现,而年报公布完后的二季度将是绝佳布局的时间窗口。电力设备板块推荐关注平高电气、许继电气;工业控制推荐关注汇川技术、蓝海华腾;光伏行业推荐关注隆基股份;风电行业推荐关注金风科技、泰胜风能;动力电池推荐关注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诺德股份、星源材质、双杰电气。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7-05-08]
本周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联合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作为三大重点突破领域之一再次引发关注,预计2季度产业回归发展快车道,首推供需偏紧的湿法隔膜环节。电改继续深化,我们看好拥有网内资源并开展配售电及用电服务的标的以及高弹性的配网设备供应商、有望成为“配售电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标的;电力设备一带一路热度再起,龙头企业迎来主题性投资机会,同时可关注国企改革相关标的。发电侧中期承压,风电看好市占率提升+外延发展的龙头企业;光伏相对看好分布式龙头与高效产品产业链的结构性机会;光热上网电价出台、示范项目批复,看好核心设备供应商与EPC龙头企业;储能顶层设计征求意见,电池成本快速下降,产业进入商业化应用的新阶段,看好掌握客户资源+技术的龙头企业;核电方面继续关注未来审批重启的可能性。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7-05-08]
2016年,26家火电公司营收增速中位数为-6%,扣非后归属利润增速中位数为-31%,较15年大幅下降。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1)16年初,火电标杆电价平均下调0.03元/千瓦时;(2)煤价在2016年下半年出现大幅上涨,燃料成本提升;(3)宏观经济下行,电力需求疲弱,火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下降。2016年扣非归属净利润增速前5家公司依次是:华电能源(+228%)、华银电力(+104%)、ST南电A(+83%)、穗恒运A(+28%)和国电电力(+14%)。2017年1季度,26家火电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中位数为15%,由于煤价维持高位,扣非后归属利润增速中位数为-81%。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17-05-08]
2017Q1行情回顾:估值、仓位新低,业绩增速持续。年初至4月底,传媒板块下跌11.22%,跑输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在申万一级行业板块中,传媒板块年初至今跌幅位居第一。截至2017年4月30日,传媒板块整体估值38.37X,高于沪深300(13.04X),低于中小板指(42.46X)和创业板综指(53.41X)。在所有版块中,传媒估值水平排名第14,目前看板块整体依旧处于估值修复期,估值和走势均出现下跌。2016年传媒板块总收入3971.37亿元,同比增长28.72%,归母净利润469.21亿,同比增长21.44%;2017Q1收入949亿,同比增长22.32%,归母净利润120.2亿,同比增长31.8%。营收和净利润增速维持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