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设备制造业] [2017-12-03]
家电龙头凭借不断强化的竞争优势,内销市占率持续提升。随着国际化布局的完善,龙头企业全球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强。作为业绩增长具有中长期支撑的低估值稀缺优质资产,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仍具备较强的配置价值。此外,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形成短期拖累,我们认为,随着汇率持稳,未来业绩弹性值得期待。
[房地产业] [2017-12-03]
受一二线市场销售复苏和政策端担忧情绪消除两大利好催化,近期 A 股地产板块整体走强。我们前期判断 A 股龙头房企此轮有 40%上涨空间(详见我们于 10 月 29 日发布的年度策略报告),而当前尚处于涨势的上半场,此点位建议投资者继续坚定跟进。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7-12-03]
在 11 月 21 日举行的 2018 年度全国煤炭交易大会上,21 家煤炭企业与 31家煤炭用户企业签订了中长期合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鼓励早签、多签、实签中长期合同,规模以上煤炭、发电企业集团签订的中长期合同数量应达到自有资源量或采购量的 75%以上。连维良还表示,有关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制定煤电联营相关鼓励政策,支持将煤电联营项目优先纳入能源发展规划,支持煤电联营煤矿优先释放优质产能和核增生产能力。
[金融业] [2017-11-28]
证券公司的两大投入分别为人力和资金,相对而言,经纪业务、财富管理、研究和投行业务更偏向人力投入;大自营业务、资本中介业务、FICC业务更偏向资金投入;资产管理业务介于二者之间。2017年上市券商自营业务收入超过经纪业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大券商自营业务资产配置以债券为主,权益类资产配置波动较大,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相对稳定,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规模较大;2018年IFRS9的实施将对A+H上市券商产生一定影响,部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浮盈可能在年底兑现,未来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方式可能会加大利润表的波动。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7-11-28]
2017 年对有色金属行业而言也是丰收的一年。不仅和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锂、钴继续高景气,而且基本金属也呈现普涨格局,小金属亦有所表现。截止 2017 年 11 月 10 日,申万有色指数上涨 18.8%,跑赢大盘 8.2 个百分点。如果剔除山东宏桥影响,有色信用利差也下降了 36 个 BP。不过,受债券市场影响, 1-10 月有色合计发行规模仅为 847 亿,预计 17 年全年发行量较 16 年下降 1000 亿左右。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7-11-28]
我们讲了3年多供给端的行业逻辑,是否会在2018年切换?行业出清的方式:过去两年供需总体实现再平衡,开工率上行,供给弹性受限;波动的需求预期:传统产业预期的低点、新产业的信心,在金属价格上有望放大;上市公司优势转化:上一个周期中企业的布局带来的成本曲线变形、产业布局优势将被凸显。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7-11-28]
行业策略:1)镍价自 2011 年阶段性高点 3 万美元/吨下跌至今年低位约9000 美元/吨,处于十五年以来的长周期底部,行业大面积出现亏损,供给不断收缩。对未来镍行业供需格局展望,我们预计在镍价长周期底部背景下,上游供给增速有限,下游不锈钢需求低幅稳健增长,三元电池占比提升与高镍化趋势,我们预计 2017 年-2018 年镍供给延续供给缺口,分别约为10 万吨、7 万吨,镍价稳中有升;2)在细分硫酸镍领域,随着三元电池占比迅速提升与高镍化发展趋势,整体拉动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同时金属镍、红土镍矿在供给端难以形成供给压力,湿法冶炼中间品原料紧张,新增产能有限,我们预计 2018 年硫酸镍供给出现缺口,约 5000 吨,2019 年缺口拉大至 5 万吨,硫酸镍价格上涨动力与确定性强。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7-11-28]
对于传统的工业金属,我们预计明年需求整体仍将维持平稳,而供给端相对紧张,且部分产品库存较低,价格仍将维持高位。新能源汽车增长前景未变,电池材料中的钴和锂供给增加有限,价格仍有上涨空间。 股票方面,推荐洛阳钼业 A/H 股(铜、钴价格同时上涨)、中国铝业 A/H 股(产量增长+铝价上升)、紫金矿业A/H 股(国内外铜矿陆续投产),建议关注五矿资源(锌矿提前投产)、俄罗斯铝业(受益于电解铝去产能)。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7-11-27]
从供应端到需求端。本轮有色金属的上行周期,背后存在两个大背景:(1)全球经济复苏,(2)中国供应侧改革。在周期复苏之初,供应侧的力量主导股市行情,随行情演化,市场对需求好转的认可度提升,需求端的主导作用在强化。尽管需求来自全球,但我国的宏观数据波动成为有色股票涨跌的最重要催化剂,5 月宏观数据触底,有色启动;8 月份(9 月份发布)宏观数据不及预期,有色开启调整。
[金融业] [2017-11-27]
核心逻辑:基本面估值面双轮驱动。盈利预测:基本面持续稳定再向好。合理估值:估值仍然具备上行空间。投资建议:平安、招行、工行、南京。风险提示:重点关注监管落地扰动。拾级而上:预计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风险评价逐步改善,将驱动银行股价持续走强。有惊无险:监管政策靴子落地偶有扰动,实则利好资金流向低估值蓝筹。盈利增长:预计2018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长7.38%,增幅比2017年的4.55%(预测)高出2.83个百分点。核心指标:17年/18年营收增速2.92%/8.50%、生息资产增速11%/10%、息差1.94%/1.95%、净利息收入增速4.94%/10.57%、非息-1.80%/3.35%、不良率1.60%/1.55%、信用成本1.08%/1.06%、拨备覆盖率168.90%/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