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7-12-30]
2017年年初至年中,涨跌幅为-14.97%,处于倒数第四位2016年初至今,涨跌幅为-34.27%,处于倒数第三位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17-12-30]
2017年航天军工指数累计涨幅-16.17%,跑输上证指数22.84%。在所有SW一级行业中,SW军工2017年表现倒数第4,仅好于SW综合、SW传媒、SW纺服。军工板块PE已经回调87.1X,回到历史中枢,PB目前回调到2.74X,已经接近行业下轨2.5X,接近历史性大底(2X)。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7-12-30]
公用事业正伴随中国的能源结构转型而经历长期变化,其中各细分领域的长期估值水平将因其在能源战略中的远景地位而受到重估,转型的实际进度波动则可能带来业绩增速与估值中枢之间的背离。我们长线看好天然气份额实现快速、确定性提升,且2018年下游城燃有望随供需关系修复而出现业绩回补;长线看好水电凭低成本和优质商业模式在能源结构中占据强势地位;煤电份额长线面临压缩,但电价因素有望在2018年引发行业业绩触底反转。此外,气改和电改陆续进入深水区,利好与利空因素的中短期释放或均趋于缓和。
[金融业] [2017-12-30]
年初以来恒生指数上涨30.2%,跑赢全球主要指数。2016年2月港股牛市已起步,至今上涨52.6%,创08年以来新高。
[金融业] [2017-12-30]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周涨2.5BP报3.91%,750日移动平均线下行0.1个BP至3.26%,较年初下行19.9个BP。短期催化因素是本周保险板块的投资要点之一。1.12月12日(周二)是平安传统开门红的重要时间节点,密切关注客户储备和销售情况;2.12月15日(周五)太保将召开电话会议,以“寿险代理人渠道发展”为专题,围绕人力发展、产品战略、客户经营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3.12月11日(周一)14宝钢EB交换新华保险A股期限结束,抛压初步释放;4.2017年年底,税延养老险有望落地,未来有望待到1360亿元的增量。龙头起航、强者恒强,回归本源,价值成长,展望2018年,保险板块的投资逻辑与基本面未发生松动。未来,年金产品的保费占比及价值贡献将逐年降低,保障类产品贡献稳步提升。推荐顺序:新华、平安、太保。
[纺织服装、服饰业,纺织业] [2017-12-30]
服装社零销售回暖确认,增速放缓趋势得扭转2017年1-10月,限额以上服装零售同比增长7.3%,较上年同期6.9%的增速增加0.4PCT,扭转自2011年以来服装零售增速逐年放缓的趋势。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同比增长7.6%,相比上年同期提升了1.8个百分点。受益海外消费回暖,出口数据企稳向好:2017年1-10月,我国纺织品累计出口89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3%,服装及其附件出口1303.28亿美元,同比增长-0.6%,出口数据出现明显企稳回升。
[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 [2017-12-30]
行业2017行情回顾:回调明显,4季度产业资本增持频繁,龙头个股现配置时机。17Q1-Q3行业基本面延续稳定增长,行业股价调整幅度较大主要与高估值个股市值及利润占比较高有关(行业整体PE为35倍,其中PE为负或大于25倍的企业占全行业市值/利润规模56%/23%),龙头估值具备吸引力,三季报回调后Q4出现产业资本频频增持,龙头个股配置时机已现。
[房地产业] [2017-12-30]
从2015年开始采取的“因城施策、分类监管”将替代“统一调控”模式。政策模式改变将对中国房地产行业中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城施策、分类监管:1)不同类型城市差异明显,中长期看行业总量高位,增速低位,结构性机会优于整体性机会。因城施策、分类监管:2)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前三十强竞争尤其激烈,入门门槛大幅提升。
[房地产业] [2017-12-30]
我们判断2018年政策将从供应端和需求端两端共同发力,带来我国住房制度一场新的变革,我们判断未来住房供应将会更加多元化,而需求端则在调控下保持稳健。供应端看,政府主要供应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保障房、棚改安置住房等保障性质住房,而市场主要提供商品房、租赁住房,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需求端看,“房住不炒”的基调下,预计现有调控政策将维持稳定性和延续性,未来政策都会在这一基本导向下实施,政府对于房价上行,特别是核心一二线城市房价上行仍将保持低容忍度。
[房地产业] [2017-12-29]
本轮房地产小周期由于供给端调控的加入,如去库存政策和预售证监管政策等,导致小周期由3年延长至超5年,周期淡化、波动缩窄,传统经验判断方式失效,投资逻辑需由需求侧转为供给侧,包括基本面和股价判断。而供给端的土地调控和需求端的因城施策综合导致行业过度去库存、使得市场供需短期逆转较难,推动行业量价投资更为稳定、基本面韧性较强。在此大背景下,供给端调控也导致资源正向龙头加速集聚,尤其拿地集中度出现猛烈提升,预计将推动主流15家房企销售额集中度由目前32%提升至2020年60%,主流房企销售额或再翻番,未来3年业绩增长GARG20-25%,总量稳定之下龙头成长空间再度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