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业] [2018-07-08]
2018H2预计至少15款新能源车上市,自主至少11款,合资至少4款,自主款数大于合资。新车型呈现三大趋势:1)自主新能源主打新品级别升级,多由A00级或A0级升级到A级或B级车。2)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续航提升,换取高补贴。在政策激励下,能量密度提升效果明显,今年多批目录各车型的的中位数及平均值已超过140kwh/kg,荣威Ei5/Marvel X/帝豪GSe/元 EV360等车型分别可以拿到8.2/9.1/7.4/ 8.2万元的国补+地补,补贴政策推动技术升级。3)18H2新上新能源产品智能网联配置提升。2018H2新能源新品电子换挡器、液晶仪表、360环视、AEB、 TPMS等智能化配置已经成主流卖点,新能源车的智能化趋势提速。
[汽车制造业] [2018-07-03]
新能源汽车:成长起步期的周期调整。1、从周期的角度看,行业经历2015-2017年的快速成长后,未来两年将是调整期和沉淀期;2018年下半年将陆续有落后产能淘汰,先进产能和优秀龙头同样会受周期调整影响,我们建议逆周期布局领先企业。从更长的周期看,目前新能源汽车还处于成长期的起步阶段,也处于去补贴、完全市场化的前夜,未来空间巨大,尤其是在中高端乘用车产业链。2、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未来全产业链面临成本、价格的下降,同时产业链技术的进步将推动行业进一步市场化,调整期建议布局产业链头部企业和高技术壁垒企业。
[汽车制造业] [2018-07-03]
中国政府通过施行一系列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引导纯电动汽车发展方向,2014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迅速放量,如今占据全球市场半壁江山。欧美日等海外车企经过一段时期的反应和调整,2018年开始决心转向纯电动方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正在引领全球变革方向。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8-07-01]
在内部刺激政策退出、外部冲击加大的背景下,汽车板块整体下跌,估值水平明显回落,符合去年底我们的预期。年初SW汽车PETTM估值约为19-20倍,6月底下降至16-17倍,对比国际主流整车8-9倍、主流零部件企业14-15倍PE估值水平,A股汽车股估值普遍溢价,仅少数龙头公司相较国际龙头估值有折价,3月以来外部冲击的显性化形成了汽车板块估值下行的催化剂。
[汽车制造业] [2018-07-01]
乘用车:自主向上乃未来趋势近两年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逐步退出,乘用车销量增速放缓。相对于过去较高的增长速度,目前整车市场处于一个低速增长的阶段,增量拉动转变为存量博弈,这个时候整车的结构型改善更值得关注。1)车型:SUV增速逐渐放缓,轿车市场复苏,车型结构逐步稳定。2018年1-5月轿车、SUV、MPV和交叉型等车型的销量增速分别为4.8%、11.7%、-11.1%和-29.0%。
[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018-07-01]
当前轻量化水平不满足油耗要求。“双积分”已于2018年4月落地,要求到2020年车企平均油耗降低到5L/100km。基于当前水平,未来油耗平均年降幅需要达到7.1%,然而过去4年中油耗的平均年降幅仅为3.8%。按当前的进展,即使考虑新能源车占比提升,到2020年也只能将平均油耗降低到6L/100km左右,距离5L/100km的目标,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汽车制造业] [2018-07-01]
新能源汽车癿热管理,催生了PTC、Chiller等新型热管理产品癿出现以及电子膨胀阀、电子水泵等泵阀控制类产品癿大量使用,热管理核心零部件格局开始发生变化。我们预计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市场将达到120亿元。
[汽车制造业] [2018-07-01]
我们认为,2018 年汽车销量增速将于 7、8 月探底,随后景气度回升,并延续到 2019 年。全年月度销量同比或呈“N”走势,在 4 月销量同比达到高点,随后回落并在 7 月或 8 月触底回升,行业进入下一个景气度回升周期,叠加个税改革有望提升本轮周期回升力度。行业估值和利润增速均有望触底回升,行业投资窗口期来临。
[汽车制造业] [2018-07-01]
未来十年将是行业变革的十年,“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是大趋势,产品形态及行业竞争格局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优质自主以及零部件企业将会在变化中完成积累并形成全球竞争力。行业从成长到成熟期,资源逐步将向优质企业集中。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8-06-30]
汽车功率半导体进入黄金十年。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变驱动下,功率半导体平均用量成长数倍,单辆汽车ASP有望从71美金上升至387美金。电动车目前处于产业化的早期,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成长空间巨大。功率半导体作为电动车核心零部件受益于汽车电动化的长期趋势,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