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3401 篇 当前为第 265 页 共 341

所属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641.基于OUR-HPR测量在线估计活性污泥合成PHA量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6-06]

    活性污泥工艺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工业化生产聚羟基烷酸酯(PHA)的方法.当前PHA测量主要采用离线分析方法,时间滞后、分析操作复杂,不适于PHA生产过程控制.本研究基于活性污泥同时储存生长-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模型(SSAG-SMP),认为在饱食(外部有机碳基质充足)期间,聚羟基烷酸酯(PHA)的合成速率与氧利用速率(OUR)及氢离子产生速率(HPR)呈线性关系,建立了一种基于OUR-HPR在线测量数据估计活性污泥合成PHA量的方法.本研究对乙酸作基质的不同浓度情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OUR及HPR的PHA合成的氧气消耗分数(kPHA,OUR)和质子消耗分数(kPHA,HPR)为常数,分别是0.67和0.57.利用建立的线性关系来预测饱食期PHA含量,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说明提出的基于OURHPR测量在线估计PHA合成量的方法可行. 
    关键词:聚羟基烷酸酯(PHA);活性污泥;同时储存生长-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模型;氧利用速率-氢离子产生速率;预测
  • 2642.黄连根茎浸提物对绿藻的毒理作用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6-06]

    黄连根茎和制剂具有抗菌等作用,广泛用于水产养殖,所造成水生态风险需要评估.试验设置总生物碱为0(CK),0.088(T1)、0.44(T2)和1.76 mg·L-1(T3)的黄连根茎浸提液(CRE)4种处理,研究了对斜生栅藻和蛋白核小球藻的毒理作用.结果表明,T1抑制绿藻生长,T2和T3使绿藻生长和繁殖停止;它们均显著降低绿藻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说明CRE抑制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是绿藻生长繁殖速率降低和死亡的直接原因.CRE使氢离子和胞内物质外流,导致藻液p H值显著降低和电导率提高.在T1和T2处理中,绿藻细胞SOD活性先升后降;在T3处理中,SOD活性显著降低.说明在CRE暴露初期,低中浓度的CRE诱导绿藻细胞产生抗性,随暴露时间增长或直接暴露在高浓度的CRE下,抗氧化酶系统被破坏.同样,随着CRE浓度增大,丙二醛含量增加,意味着绿藻细胞膜结构破坏,透性增加.CRE总体上对蛋白核小球藻的危害作用大于斜生栅藻.在水产养殖中,滥用黄连根茎或制剂,以及大规模集约化种植黄连对水体初级生产力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 
    关键词:黄连根茎;斜生栅藻;蛋白核小球藻;毒理作用;生物碱
  • 2643.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1,1-二氯丙酮的形成机制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6-0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以甲基叔丁基醚为萃取剂,1,2-二溴丙烷为内标物,建立了消毒副产物1,1-二氯丙酮(DCAce)的测定方法.以L-亮氨酸为前体物,考察了DCAce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氯胺投加量在5~30 mg·L-1范围内,DCAce的生成量随着氯胺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DCAce的生成量随着p H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酸性条件下DCAce的生成量比中性和碱性条件下高;在15~35℃范围内,温度对DCAce生成量的影响较明显,生成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亮氨酸形成DCAce的过程包括8个步骤,经过取代、氧化、断键、氨基重氮化和还原等一系列复杂的反应后,最终形成DCAce. 
    关键词:消毒副产物;1,1-二氯丙酮;前体物;形成机制;影响因素
  • 2644.短短芽胞杆菌及其芽胞对芘的降解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6-06]

    考察短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菌体及芽胞对四环多环芳烃芘的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菌体5 d内对1 mg·L-1芘的降解率可达53%.菌体和胞内酶降解芘过程中检测到1-羟基芘、9-羟基菲、α-萘酚和β-萘酚这4种单羟基降解产物,在完整菌体降解体系中,产物呈现先积累后下降的趋势,而在胞内粗酶液降解体系中,大分子代谢产物表现为一直积累的趋势,说明B.brevis完整菌体在降解初期并不具备一些中间产物的降解酶,但随着时间推移,可被诱导产生相关酶对生成的新产物进行进一步降解.芽胞悬液在添加芘的无机盐培养基中5 d内萌发生成的营养细胞可达到1.5×109个·L-1,对1 mg·L-1芘的降解率达到15%. 
    关键词:芘;短短芽胞杆菌;胞内酶;芽胞;降解产物
  • 2645.TiO2诱导下左旋氧氟沙星的可见光降解及其机制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6-06]

    左旋氧氟沙星是一种新型污染物.单一的左旋氧氟沙星(LFV)和Ti O2无可见光响应,但二者共存下左旋氧氟沙星能发生显著的可见光降解.为此研究Ti O2用量、溶液p H以及左旋氧氟沙星浓度对Ti O2/Vis(可见光)降解左旋氧氟沙星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左旋氧氟沙星能吸附在Ti O2表面,吸附服从准二级吸附动力学和Langmuir吸附等温线.吸附左旋氧氟沙星的Ti O2漫反射UV-Vis光谱进一步表明二者形成表面复合物.左旋氧氟沙星的Ti O2/Vis降解动力学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合适的Ti O2浓度和中性p H有利于光解过程的进行.自由抑制实验、N2保护下左旋氧氟沙星的Ti O2/Vis降解实验揭示·O-2是该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同时,无氧左旋氧氟沙星-Ti O2悬浮液光照不同时间的UV-Vis光谱证明体系中存在电子向Ti O2导带的注入.依据实验结果提出吸附在Ti O2表面的左旋氧氟沙星与Ti O2形成表面复合物,在可见光照下发生电子迁移,从而引发左旋氧氟沙星降解.本研究表明利用污染与Ti O2形成表面复合物诱导其可见光降解可用来去除水中某些有机污染物.
    关键词:降解;光化学;动力学;左旋氧氟沙星;TiO2
  • 2646.形势要点:南水北调工程调水量远低于设计水量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6-01]

    关键词:南北水调;调水量;设计水量
  • 2647.数据显示: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迎提速利好机遇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15-05-25]

    关键词:水利;水电;一带一路战略
  • 2648.环保产业资讯——2015年第4期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5-15]

    本监测内容采用国际上广义的环保产业定义,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环境功能,范围覆盖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型、清洁生产型、污染源控制及污染治理型环保产业四类,并重点侧重监测环境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环境监测仪器\技术\环保设备、生物环保、其它环保服务等内容。
    关键词:环保;产业热点;产业研究;环保数据
  • 2649.矿物基多孔颗粒材料净化石英纯化废水研究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5-06]

    制备了一种矿物基多孔颗粒吸附材料(MPGM),用于净化富含重金属离子的石英纯化废水。通过BET、SEM及FT-IR等技术分析表明,MPGM具有多孔径分布、大比表面积、低散失率等优良特性;N2吸附-脱附等温线为= 3 \* ROMANIII型,且存在H4型回滞环;官能团以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基团为主。研究了吸附剂用量、初始pH值及时间对MPGM吸附Fe、Zn、Mn、As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金属离子浓度分别由77.760、3.700、2.789和0.963mg?L-1吸附净化为3.421、0.574、0.126和0.034mg?L-1。对使用过的吸附材料利用1.0mol?L-1的NaCl脱附12h,重复利用5次后仍维持理想的吸附水平。吸附机制研究表明,吸附体系均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及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准二级动力学模型;?Gθ<0、?Hθ>0、?Sθ>0,说明吸附过程为吸热反应,且在15~45℃温度下有利于反应顺利自发进行。
    关键词:矿物基多孔颗粒材料;吸附特性;石英纯化废水;重金属离子;机制
  • 2650.菌根真菌重金属耐性机制研究进展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5-06]

    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与大多数陆地植物形成共生体,菌根共生体系对于植物适应各种逆境胁迫具有重要意义。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通常也能发现菌根真菌,某些菌根真菌对重金属表现出较强的耐受性,在污染土壤修复方面显示出应用潜力。本文从生境选择、生理适应、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等层面综述了菌根真菌重金属耐性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推进相关机制研究及菌根技术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关键词:重金属;菌根真菌;耐性;功能基因;生物修复
首页  上一页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