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3387 篇 当前为第 262 页 共 339

所属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611.全氟化合物对表层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7-04]

    选择集中分布氟化工相关企业的山东省小清河水系,自上游至菜洲湾入海口采集10个表层沉积物样点(XQ1~XQ10),采用高校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检测全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分析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基础环境因子,提取细菌DNA并运用第二代Ⅲumina MiSeq测试技术分析其细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小清河流域沉积物中12种PFASs均有不同程度检出,并以全氟辛酸(PFOA)为主,生产企业集中区下游样点XQ5的PFOA浓度在4、7月分别高达456.2ng﹒g-1和748.7 ng﹒g-1。PFOA是小清河4月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与群落丰富度和均匀度呈显著负相关;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在底浓度PFOA条件下数量较少,但在高浓度PFOA下数量较高且成为优秀菌种,初步证明硫杆菌属是PFOA污染响应的敏感物种,有作为指示微生物的潜质;PFOA在浓度较低时(<100 ng﹒g-1)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全氟化合物;全氟辛酸;微生物群落;环境因子;沉积物;冗余分析
  • 2612.宁波三江口水域原核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7-04]

    首次应用16S rRNA基因-Ⅰ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甬江流域宁波三江口区域的表层水体原核生物群落进行了分析,共获得215504条高质量序列。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该流域的水体原核生物群落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丰富度。菌群分类分析发现,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um)、放线菌门(Actini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主要的优势菌群,其相对丰度占总群落的78.88%。对比不同站位的原核生物群落,发现水文环境可能是影响三江口水域原核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与以往报道对比分析表明,甬江流域分布有多种污水和粪便污染指示菌,其中余姚江污染指示菌的丰度最高,说明其受污染的风险可能较高。病原菌BLASTN分析表明,在种和亚种水平上,分别检出76和18种潜在病原菌,占序列总量的2.19%和0.40%。本研究为系统认识甬江流域原核生物群落结构及生态功能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
    关键词:甬江流域;原核生物群落;16S rRNA基因-Ⅰllumina Miseq测序;污染指示菌;潜在病原菌;生物信息分析
  • 2613.基于透射光法探讨水流流速对DNAPL运移分布的影响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7-04]

    重非水相污染物(DNAPL)在地下水中的运移分布受多种因素控制。选择四氯乙烯(PCE)作为DNAPL的代表,通过二维砂箱实验探究地下水流速对DNAPL运移分布的影响。采用透射光法(LTM)监测DNAPL在砂箱内的运移行为并定量分析DNAPL的饱和度,进而采用空间矩分析DNAPL污染羽的平均运移行为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透射光法分析得到的DNAPL计算体积与实际注入体积有良好的相关性(R2>0.98),LTM的测量精度较高,可准确反映DNAPL的入渗行为和再分布过程。DNAPL饱和度和污染羽一阶矩(质心)的分析结果表明,流速的增加能够促进DNAPL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运移使得运移路径倾斜,且其对DNAPL垂向入渗的村金作用更为明显;污染羽二阶矩(展布)的分析结果显示流速的增加还提高了DNAPL在横向和垂向的扩散速度,导致污染区域增大。实验过程中,DNAPL的饱和度直方图在较小地下水流速下始终呈单峰分布,在较大地下水流速下则逐渐呈双峰分布,且流速越大,两个峰值的间距越大。
    关键词:重非水相;饱和多孔介质;透射光法(LTM);DNAPL饱和度;空间矩;地下水流速
  • 2614.BDD和PbO2电极电化学氧化苯并三氮唑的对比研究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7-04]

    分别构建了以掺硼金刚石膜电极(BDD)和二氧化铅电极(PbO2)为阳极的电化学体系,对比考察了两种电极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苯并三氮唑(BTA)的降解及体系的矿化效果,并从电极产生羟基自由基(﹒OH)的数量与形态角度深入探讨了影响电极矿化能力大小的内在因素。结果表明:①BDD和PbO2电极均对BTA有较好的降解效果,电机12h后BTA去除率分别为99.48%和98.36%,但BDD电极的矿化能力明显强于PbO2电极,电解12h后矿化率为87.69%和35.96%;②BDD体系阳极﹒OH产生速率和阴极H2产生速率均低于PbO2体系,即表面活性位点数量少于PbO2电极,因此﹒OH数量不是决定矿化能力大小的关键;③BDD电极表面吸附氧活性更强,结合能(532.37eV)大于PbO2(530.74eV),且表面吸附层更薄,产生的﹒OH形态更自由,是决定其具有更大矿化能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掺硼金刚石;二氧化铅;羟基自由基;苯并三氮唑;活性位点;吸附氧;吸附层
  • 2615.利用主要缺氧段ORP作为连续流单污泥污水脱氮除磷系统调控参数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7-04]

    为了优化污水脱氮除磷系统的运行,基于试验结果和物料平衡分析,以系统脱氮除磷性能和缺氧吸磷性能为评价依据,考察主缺氧段氧化还原电位(ORPm)作为连续流单污泥脱氮除磷系统运行调控参数的可行性,并揭示其与氮、磷物质转化规律的关系,确定最佳ORPm设定值。试验期间,以硝化液内循环流量为被控变量,采用PLC自动控制系统调控ORPm,其它运行参数保持不变。试验分为6个阶段,各阶段控制系统ORPm设定值分别为-143、-123、-105、-95、-72以及-57mV。结果表明,不同ORPm设定值条件下,出水氨氮浓度变化较小,但TN、TP浓度变化较明显,当ORPm设定值由-147mV增加至-57mV时:①主缺氧段硝酸盐氮反应量分别为214.40、235.16、241.16、244.02、240.90以及233.65mg﹒h-1;该段内TN转化量分别为244.92、255.85、328.04、347.45、336.42以及320.60 mg﹒h-1,硝酸盐氮和TN反应量均在ORPm设定值为-95mV时达到峰值。②厌氧段释磷量分别为-214.12、-228.64、-259.26、-264.54、-256.92和-252.84 mg﹒h-1,系统总吸磷量分别为252.15、275.85、332.25、338.10、336.15和324.30 mg﹒h-1,其中主缺氧段吸磷量分别为30.27、62.14、124.58、154.41、150.41和138.30 mg﹒h-1,吸磷量在ORPm设定值为-95mV时达到峰值。结果表明,ORPm值可作为连续流单污泥脱氮除磷系统运行调控参数。
    关键词:ORP;连续流;调控参数;脱氮;除磷
  • 2616.碱热-酸热法合成二氧化钛-钛酸纳米管复合纳米材料对Cd(Ⅱ)和苯酚的同步去除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7-04]

    以P25型TiO2为原料,经碱热和酸热反应合成了TiO2/TNTs复合纳米材料,该材料皆具钛酸纳米管(TNTs)和TiO2晶相。Cd(Ⅱ)在TiO2/TNTs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很快,30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此外,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所得最大吸附量达120.34mg﹒g-1,其主要吸附机制为Cd2+与复合材料中TNTs层间Na+/H+的离子交换。TiO2/TNTs对苯酚的吸附量较低(0.36mg﹒g-1),因此光催化反应以实现苯酚的讲解是必需的。构建的吸附-光催化系统可实现Cd(Ⅱ)和苯酚的同步有效去除,180min时二者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9.6%和99.7%。Cd(Ⅱ)的去除源于暗室下复合材料中TNTs相的吸附,而苯酚的去除在于后续复合材料中TiO2相的光催化。Cd(Ⅱ)的共存可提高苯酚的光催化讲解效率,原因在于Cd(Ⅱ)吸附进入材料层间后有助于材料光催化性能的提升。共存Na+对Cd(Ⅱ)和苯酚在TiO2/TNTs上的同步去除影响极小;而共存Ca2+由于竞争吸附和促进材料团聚的原因,会轻微抑制Cd(Ⅱ)在TiO2/TNTs上的吸附,但对苯酚的光催化降解影响极小。此外,TiO2/TNTs可有效循环利用,经HNO3解吸和NaOH再生后,3次循环后材料对Cd(Ⅱ)和苯酚的去除率依然可达91.7%和98.1%。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合成皆具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的钛系材料的方法,对于应用纳米材料实现水体环境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同时去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二氧化钛;钛酸纳米管;吸附;光催化;Cd(Ⅱ);苯酚
  • 2617.PN-ANAMMOX一体化反应器处理电子行业PCB废水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7-04]

    利用已经启动成功并达到稳定脱氮效能的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化反应器,研究碱性印制电路板(PCB)废水自养生物脱氮的可行性及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将进水NH4+-N浓度维持在220mg﹒L-1时,经过80d的运行,一体化反应器出水NH4+-N、NO2—N浓度降低并稳定在4.0 mg﹒L-1和9.8 mg﹒L-1左右,脱氮效能最高达到1.29kg﹒(m3﹒d)-1。同时出水总氮小于50 mg﹒L-1,满足接管排放标准。一体化反应器内好氧区NO2—N产生速率最高为2.05 kg﹒(m3﹒d)-1,厌氧区的厌氧氨氧化菌最高脱氮效能为2.91 kg﹒(m3﹒d)-1,说明各功能菌在相应区域得到稳定地增长。一体化反应器适用于无机含氨的碱性PCB废液自养生物脱氮处理。
    关键词:亚硝化;厌氧氨氧化;一体化反应器;PCB废水;脱氮效能
  • 2618.岩溶泉水化学性质及δ13CDIC影响因素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7-04]

    为了深入研究岩溶泉水水化学性质与溶解无机碳同位素(δ13CDIC)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雨季(2014年6月~2014年10月)对柏树湾泉、兰花沟泉、后沟泉进行检测,并与旱季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个岩溶泉在预计的碳酸盐岩溶蚀量大于旱季,但消耗的CO2量却小于旱季,其中兰花沟泉和后沟泉的CO2消耗量为负值。相对于雨季其他月份,7月与旱季一样,岩溶作用减弱但消耗的CO2量增加。因为受到水动力条件影响,7月H2CO3对碳酸盐岩溶蚀的贡献增加,而HNO3与H2SO4对碳酸盐岩溶蚀的贡献则降低。另外,HNO3与H2SO4溶蚀碳酸盐岩及其对HCO3-产生的脱水作用都会导致δ13CDIC偏正,因此δ13CDIC与(NO3)-+(SO4)2-浓度呈现出正相关性,而与HCO3-浓度呈现出负相关性。这说明水动力条件以及HNO3与H2SO4的参与对岩溶泉水化学性质及δ13CDIC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岩溶泉;水动力条件;HCO3-脱水;水化学性质;δ13CDIC
  • 2619.基于区域氮循环模型IAP-N的安徽省农用地N2O排放量估算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15-07-04]

    本研究采用区域氮循环模型IAP-N估算了2011年安徽省县级共计7种农用地类型的N2O排放,估算所需的统计数据来源于安徽省各市统计年鉴,排放因子来源于已发表文献中的观测数据。结果表明,2011年安徽省农用地N2O总排放量(以N2O-N计)为3.51万t。其中,直接排放2.76万t,间接排放0.66万t,田间秸秆燃烧排放0.08万t。淮北平原(Ⅰ区)和沿江圩丘(Ⅱ区)是安徽农用地N2O主要排放区,对农用地N2O总排放的贡献分别为41%和35%。单纯旱作农田是各区最主要的直接排放源,约占直接排放的74%。Ⅱ区和Ⅲ区水旱轮作中的旱作地N2O排放居第二位(分别占Ⅱ区和Ⅲ区直接排放的19%和14%),Ⅳ区的果园茶园N2O直接排放居第二位(占Ⅳ区直接排放的22%)。间接排放源中由大气氮沉降引起的N2O排放占三分之二。该研究结果可为决策者合理利用肥料,制定安徽省农业土壤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IAP-N模型;农用地;N2O排放量;N2O间接排放
  • 2620.全球智能水网市场报告(2015-2019年)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15-06-15]

    A smart water network is a cohesive set of systems, products, and solutions that enable water utilities to remotely and continuously monitor and diagnose problems related to water distribution. Smart water networks are data-driven by information collected from the physical layers of pumps, pipes, reservoirs, and valves. The data helps optimize various aspects of a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in terms of pressure management, leak detection, water quality, and network operation. It can also reduce the overall capital expenditure of water utilities by providing real-time data based on water consumption and customer meter readings.
    关键词:智能水网;有凝聚力;一套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公用事业;远程连续监控;供水问题
首页  上一页  ...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