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25-04-24]
策略是一种结合主动投资理念与被动投资效率的指数化策略,通过系统化地暴露于价值、成长、低波动、 质量、动量等具有风险溢价的因子,力图在控制成本和透明度的基础上实现风险调整后的超额收益。该策略不同于 传统市值加权指数,采用规则明确、可复制的方式构建投资组合,兼具流动性好、成本低和风格明确的特点。近年 来,随着被动投资理念深入人心,叠加政策层面对指数化投资的大力支持,Smart Beta 策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 美国 Smart Beta ETF 市场在 2024 年总规模已超过 2.2 万亿美元,涵盖成长、价值、低波动等多个因子方向,产品结 构日趋成熟。国内市场方面,Smart Beta 基金总规模已突破 1700 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超过 40%。在监管持续推动 指数供给、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便利性的背景下,Smart Beta 有望在提升权益资产配置效率、服务长期资金方面发 挥更重要作用,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投资工具。
[金融业] [2025-04-24]
4 月以来,随着“对等关税”政策落地,美国上演股债汇三杀场景,金融资 产全面承压:截至 4 月 11 日,标普 500 指数、彭博美国债券总回报指数、 美元指数当月分别下跌-4.4%、-1.7%、-3.9%。
[金融业] [2025-04-24]
对等关税税率不能解决美国贸易赤字的结构性问题,所以“对等关税”必然走向不对等。4月2日,美国公 布“对等关税”方案,滥施关税。之后,中国进行了坚决有力反制,双边关税水平较显著提升。
[金融业] [2025-04-24]
在中央新“ 国九条” 并购六条”等政策引领下,中国并购市场正在持续升温。 聚焦政策红利背景下并购市场的变化,我们推出“ 中国并购报告·安徽篇》, 系统梳理了 2024 年安徽省并购市场发展概况、政策环境及典型案例,旨在 为企业决策者锚定政策机遇、为投资者捕捉投资契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市 场参考依据。
[金融业] [2025-04-24]
中国3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8879亿元,市场预期47300亿元,前值22375亿元; 中国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00亿元,市场预期29250亿元,前值10100亿元; 中国3月M2同比7.0%,市场预期7.0%,前值7.0%;M1同比1.6%,前值0.1%。
[金融业] [2025-04-23]
作为系列报告第三篇,本报告以微观结构为基础构造 A 股的风险指标,以定量的框架度量股价所隐含的风险。从而可以为市场择时、 风格判断提供参考指标,赋能主动权益研究。
[金融业] [2025-04-23]
商业逻辑和政策逻辑是投资中常见的两种逻辑思考维度,商业逻辑代表了市场经济发 展的必然性,政策逻辑可以从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功能性三方面来理解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中特估”)是既遵循资本市场一般规律(商业逻辑),又结合 中国经济发展特征、体制机制特色(政策逻辑)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估值体系
[金融业] [2025-04-23]
展望后市,债市流动性或有缓和,但波动风险仍需警惕。3 月中下旬以来,央 行通过 MLF 操作等加大流动性呵护力度,央行副行长也多次表示将根据国内外 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强化市场对宽松政策的预期。近期关税冲突 推升避险情绪,带动债券市场走强,但潜在波动风险仍需关注。4 月 2 日,美 国宣布多项关税政策,对我国加征 34%个性化对等关税,我国随后也对原产于 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 34%关税进行反制。贸易摩擦使权益市场出现大幅调整, 在避险情绪及货币政策宽松预期推动下,债市需求有一定支撑,市场出现反弹。 截至 4 月 9 日,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为 1.65%,较关税措施落地前的 4 月 2 日下 行 14bp;信用债收益率也普遍回落,以 3 年期中票为例,各等级债券收益率下 行幅度在 8-10bp 之间,显示当前债券市场投资情绪有所修复。但也需注意, 债券收益率整体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长债利率过低进而引发调整的风险仍然 存在;同时稳增长政策落地情况及经济修复进度仍有待观察,建议投资者密切 关注政策变化,谨慎对待长期债券的配置,防范潜在的利率波动风险。从发行 节奏来看,3 月受无风险收益率持续波动影响,取消发行情况增多。同时信用 债发行成本也有所增加,短融、中票和公司债各等级债券平均发行利率均有所 上行,幅度在 7-34bp 之间。短期内债券市场波动可能持续,建议发行人提前 布局融资计划,选择相对稳定的时间窗口进行资金筹集,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 融资不确定风险。
[金融业] [2025-04-23]
2025 年 3 月,中资美元债新发量为 2024 年来最高,近几月 城投债发行量占比持续较高,且平均新发票面利率震荡幅度较 小,处于 5.8%-6.1%区间震荡;金融债月度发行量波动较大;地 产债新发量持续较少。分评级看,今年由于地产债发行持续较少, 新发以投资级为主。二级市场方面,本月中资美元债指数、中资 美元债投资级指数、中资美元债高收益指数上涨;投资级和高收 益到期收益率与 2 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均不同程度走阔。分行业 看,地产债、城投债、金融债指数均上涨,收益率小幅下行。
[金融业] [2025-04-23]
从全国各个省份的GDP规模来看,2024年安徽省GDP规模为50625亿元,位列全国第十一位,同年GDP 增速为5.80%,整体保持稳定增长。从社融规模增量来看,2024年安徽省社融规模为11827亿元,位次上升至全国第六,社融增量/GDP比重为23.36%,综合来看,整体经济表现较好。安徽省金融资源丰富程度较高,位于全国中上游水平。2024年安徽省金融本外币贷款规模达到了86260.89亿元,位列全国第十一位,同比增速为10.60%,与全国各省市平均增速6.36%相比高出4.24个百分点,整体规模与增长速度均处在全国上游水平。从安徽省各地级市的GDP规模来看,合肥一枝独秀,和总量规模第二的芜湖市差距接近8400亿元。从同比增速来看,安徽大部分地级市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大多在5.5%以上,其中芜湖市和铜陵市增长较快,同比增速均为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