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2823 篇 当前为第 253 页 共 283

所属行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 2521.透明BOPP薄膜耐磨性能与材料成分关系的实验方法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4-01-15]

    提出了一种分析薄膜耐磨性能与材料成分关系的实验方法.该方法使用薄膜划痕图像的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参数表征薄膜的耐磨性能,建立了薄膜的耐磨性能与材料成分之间的关系.采用Retinex图像增强方法消除图像中的薄雾,并对比了该方法与灰度变换法和同态滤波法的图像增强效果;使用灰度共生矩阵分析薄膜划痕的纹理信息,获得共生矩阵的多个特征参数;用多个特征参数表征的薄膜耐磨性作为多元回归的解释变量,以薄膜材料成分作为被解释变最,建立同归模型;分析回归模型得到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关系的定量描述.实验中使用以二元共聚KS359为原料的双向拉伸聚丙烯(biaxially oriented polypropylene,BOPP)薄膜加ABS04S弹性体的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得到用特征参数表征的薄膜耐磨性能与该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复相关系数为0.992,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图像增强;灰度共生矩阵;多元回归;耐磨性能
  • 2522.并行数字下变频中的NCO实现研究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4-01-15]

    受数字信号处理器件处理速度的制约,宽带数字中频处理带宽、滤波器性能等重要指标难以提高.硬件实现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无法提供与采样率相匹配的数据处理速度直接对原始采样数据下变频,将多相结构应用到传统的数字下变频运算中.推导了应用于数字下变频多相结构的多路NCO( numerically controlled oscillator)数字本振信号数学表达式,并讨论了在FPGA中实现多路NCO时相关参数的选取原则.MATLAB仿真结果及硬件平台验证了采用多路NCO本振信号实现数字下变频的正确性.
    关键词:数字下变频;多相结构;NCO实现;多相参数选取
  • 2523.单相变压器空载合闸励磁涌流暂态特性建模与实验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4-01-15]

    变压器在空载合闸时,由于铁芯饱和导致在变压器的一次绕组内会产生很大的励磁涌流.励磁涌流一方面会引起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另一方面励磁涌流会导致绕组之间产生机械力作用而损伤绕组.通过分析单相变压器空载合闸的数学模型得出了励磁涌流及其间断角的计算公式.采用分流器和数字示波器对不同容量的单相变压器进行测量后得到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涌流波形.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励磁涌流是含有高次谐波的单侧衰减尖顶波.在相同条件下,合闸角越小、铁芯剩磁越大、饱和磁通越小,都会导致产生更大的励磁涌流幅值.
    关键词:变压器;励磁阻抗;励磁涌流;暂态特性;空载合闸
  • 2524.捷联式航空重力仪比力系统热分析研究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4-01-15]

    以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捷联式航空重力仪的研制为背景,分析了其比力系统中所用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性能需求,对该加速度计进行相关热分析,并研究了力矩线圈发热及工作环境温度的波动对加速度计测量误差的影响.结果显示由力矩线圈发热产生的测量误差达0.001量级,鉴于比力系统精度对环境温度变化较敏感,应为其提供一个精度约为±0.01℃的温度控制系统.
    关键词:航空重力测量;加速度计;热分析;温度控制
  • 2525.并行像散共焦微结构探测光学系统分析与设计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4-01-15]

    以提高光学系统对测点正焦位置辨识精度为目标分析设计并行像散共焦系统.设计基于远心光路,采用20倍长工作距显微物镜作为系统物镜,采用2片正交对称配置的薄柱面镜组建像散镜组取代探测光路中的管镜,通过对像散镜组参数优化实现探测曲线过零点灵敏度的最大化,并利用像散原理的差动算法有效抑制了光学系统各种噪声和漂移对像散光场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高灵敏度、高稳定性、较好一致性的全场探测曲线.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优化像散镜组参数对提升探测曲线灵敏度的作用,证明了并行像散光场探测曲线有良好的稳定性,全场测点的正焦位置辨识精度能够达到50 nm.
    关键词:并行共聚焦的;像散的;微结构;纳米
  • 2526.一种自适应均衡器最优阶数确定算法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4-01-15]

    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估计与级数展开的均衡器阶数确定算法(equalizer order algorithm based on channel estimation and series expansion,CESE-EOA).自适应均衡器是相干水声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阶数参数的确定会对系统性能产生重大影响.传统的均衡器阶数确定方法有适应性较差、对训练序列的长度要求较高等缺点.从多重线性回归模型的角度讨论了自适应均衡器阶数选择的依据,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一种最优的阶数计算方法,减小了均衡器的自噪声.理论分析与仿真、试验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该算法可用于计算线性自适应均衡器、盲均衡器或判决反馈均衡器中前馈滤波器的最优阶数,对均衡器设计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信息处理技术;水声通信;信道估计;自适应均衡;多重线性回归模型
  • 2527.基于广义互功率谱的温度检测方法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4-01-15]

    声温法是基于声波与CT技术相结合的非接触测温法,声波信号飞渡时间的精确测量是温度场检测的关键环节,在低信噪比、复杂混响的背景环境下,传统相关算法无法准确计算出声信号的时延.采用广义互功率谱相位分析算法来克服背景环境中乘积性干扰和卷积性干扰,通过对采样信号进行白化处理,并随信噪比的变化调整互功率谱的权值,来提高时延估计算法的抗噪声与抗混响能力.理论推导和实验结果分析证明,与传统相关函数分析算法和互功率谱相位时延算法进行比较,新互谱算法能有效克服噪声和混响干扰,锐化峰值,准确估计出声信号的时延.
    关键词:声温法;飞渡时间;时延;互相关;互功率谱
  • 2528.传感器内部磁场分布对磁弹索力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4-01-15]

    为了掌握磁弹索力传感器中磁场分布特点及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为磁弹索力传感器的设计提供参考,在讨论磁弹索力传感原理基础上,结合磁弹索力传感器结构原理分析磁弹索力传感器内部激励磁场及退磁场分布特点;在同样激励线圈的磁场条件下,通过改变感应线圈长度模拟内部磁场分布的均匀性变化情况,从而对传感器输出与应力关系进行对比性的仿真计算;并按照理论仿真思路,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均匀性从75%降低到25%时,传感器灵敏度从0.026 9 mV/MPa降低到0.021 9 mV/MPa,重复性误差从0.228%增加到0.734%,与理论仿真定性相符合.
    关键词:索力传感器;磁弹效应;激励磁场;退磁场
  • 2529.全手掌纹5类主线特征选择方法研究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4-01-15]

    为解决非接触式掌纹识别中的光线干扰和算法复杂度问题,提出采用全手掌纹5类主线作为特征的思想,并研究主线特征的选择方法,即根据感情线、理智线、生命线、事业线、成功线的条数、交点数及部分端点信息将掌纹分为9个类别.采用主线特征的优点在于能够选择到不受光线干扰和运算复杂度小的掌纹特征自动提取方法,并为手多模态决策层融合提供数据基础.根据香港科技大学(HKUST)掌纹图库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只依据感情线、理智线和生命线3条主线为特征的分类方法相比,类间样本区分度增大,类内相似样本数由传统方法的81.54%降低至35.00%,其余各类样本趋于相对均匀,即说明了该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分辨力,而且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为手多模态特征识别技术中主线自动提取及匹配提供了理论支撑.
    关键词:掌纹主线;特征选择;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模式识别
  • 2530.基于GNSS模拟器的加速度辅助跟踪实验验证

    [仪器仪表制造业] [2014-01-15]

    具有外部辅助信息的接收机跟踪环路可以提高接收机的动态范围、跟踪灵敏度与抗干扰性能,但由于目前开展实际高动态实验非常困难,故不方便对辅助效果进行实际信号的测试.介绍了一种基于GNSS信号模拟器高动态场景采集的卫星信号与辅助信息,在软件接收机中进行捕获与跟踪处理的测试方法,其中辅助信息为用户-卫星视线速度和加速度.实验过程中采用一种根据捕获多普勒频率进行时间对齐的方法,将卫星信号和采集时间存在延迟的辅助信息进行粗略对齐.在介绍传统的速度辅助方法和一种新的加速度辅助方法基础上,分析辅助信息时间延迟对辅助结果的影响,最后基于上述数据分别测试并对比无辅助、速度辅助和加速度辅助的跟踪环路性能.结果表明,由于经粗略对齐后的辅助信息相比卫星数据仍存在约1.3s的时间延迟,导致速度信息无法辅助高动态卫星信号跟踪,而采用加速度辅助方式可将30 Hz带宽环路的跟踪误差从0.031周减小到0.020周,最小跟踪带宽从22Hz降低至10 Hz;加速度辅助的20 Hz带宽环路跟踪误差为0.029周.因此,加速度辅助方式可减弱辅助信息时间延迟对高动态信号辅助跟踪效果的影响,对于高动态接收机的工程实现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加速度辅助;高动态;跟踪环路;GNSS信号模拟器
首页  上一页  ...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武汉中网维优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