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制造业] [2017-06-28]
三大龙头家居企业介绍: 汉森:自 1970 年从专业厨房家具公司起步,占据韩国橱柜市场 24%的 份额,称霸韩国家居行业长达 45 年之久。16 年实现营收 1.94 万亿韩元, 同比增长 13.1%,折合人民币约为 117.6 亿,实现净利润 1275 亿韩元(折合 人民币约为 7.7 亿元),同比增长 11%。 宜得利:日本家居市场绝对的领袖,公司的理念是“将比肩欧美的缤纷 家居环境呈献给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力求将产品做到“确保质量与功能的同 时价格减少 1/2”。这一理念和策略成功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消费者,2016 年 宜得利实现营业收入 5129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317 亿元),同比增长 12%, 净利润 599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37 亿元),同比增长 27.7%。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 [2017-06-24]
The global furniture market is at a mature stage. Regulations from various governments in the industry are at a medium level. Manufacturers are required to comply with some mandatory regulations. Players operating in this industry invest heavily in their R&D capabilities in order to develop innovative products. The level of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 is medium. The global mattress market also has the presence of many regional and global players.
[造纸和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 [2017-06-10]
市场对家具行业乐观预期反应充分,悲观预期反应不足,二季度调整等待最好的买点,从全年来看,家具仍然是确定性最强的板块。造纸行业在前期环保去产能的推动下,行业竞争格局将逐步优化,市场份额将继续向龙头集中,由于市场已预期到行业经营状况持续改善,因而后续要继续关注环保许可证落地所带来的催化作用。
[造纸和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 [2017-06-10]
5 月市场行情继续震荡,轻工板块下跌 6.64%,跑输沪深 300 指数 8.18个百分点。横向来看,在申万一级行业中银行、非银行金融、家电、食品饮料等板块相对涨幅居前。轻工板块市盈率(TTM)为 35.82 倍,环比回落 7.82 个点,已达到板块历史市盈率近两年的最低水平。
[家具制造业] [2017-05-20]
定制家居是通过将个性化设计与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相结合的产品,具备量身定做、节省空间、整体感强、健康环保等诸多优点。对消费者而言,定制家居能满足房屋空间整体布局、设计参与感等多种消费需求,备受年轻一代消费者青睐。
[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7-05-12]
我们重点分析了家具、造纸、包装印刷三个板块主流公司 2016 年报和2017 年一季报。家具板块体现出明显地产后周期属性,整体业绩表现出色;造纸板块受产品价格上涨驱动业绩大幅提升;包装业绩因下游客户增速不同而分化。
[造纸和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 [2017-05-12]
4 月市场行情震荡下行,沪深 300 指数下跌 0.47%,轻工板块下跌6.63%,跑输市场 6.15 个百分点。子行业中,家具和其他家用轻工下跌6.04%和 6.01%,造纸板块下跌 6.65%。轻工板块市盈率(TTM)为 43.64倍,环比回落 4.2 个点,已接近板块历史市盈率近两年的最低水平。
[造纸和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 [2017-05-12]
上周家具板块继续跟随市场调整,符合我们前期的判断。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的不确定性相对较大,或有更好的行业配置时点,从全年来看家具仍是轻工行业确定性最强的子版块。
[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7-05-12]
上周大盘震荡下行,全周收跌 1.64%。轻工制造板块强于大盘(造纸>印刷包装>家用轻工)。我们推荐的组合中,索菲亚表现优异,进入家用轻工行业周涨幅前五。家具作为大消费重要板块,集中度低,细分行业投业绩增长确定性强。
[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 [2017-05-12]
欧派家居专注高端定制领域,管理层沉稳务实,渠道优势显著,募投项目有望解决产能瓶颈。结合公司最新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的指引,我们预计 2017-18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90.01、112.4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6.17%和 24.95%;净利额分别为 12.49、16.2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1.50%和 30.36%(收入端的驱动是来自渠道、产能、品牌共拓,利润的增速主要是考虑公司信息化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