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23]
7月销量59.3万辆超预期,Q3为销售旺季,新车型密集推出,H2销量预计环增60%+,全年销量预期上修至680万辆+,同比增长94%。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59.3万辆,同环比+120%/-0.5%,淡季不淡,超此前预期。分车企来看,自主品牌强势增长,比亚迪销16.25万辆,同环+222%/21%,吉利销3.20万辆,同环+354%/8%;奇瑞销2.48万辆,同环+284%/9%,长安销2.23万辆,同环+155%/38%;新势力中,蔚小理环比-20%左右,零跑、哪吒、问界环比进一步提升;特斯拉7月销量2.8万辆,同环比-14%/-64%。8月特斯拉产线改造完成即将起量,且8-9月新车型密集交付。我们预计8月国内电动车销量环增15%以上,H2销量预计环增60%+,全年销量预期680万辆+,同比增长94%,且预计23年销量950万辆,同增40%。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23]
2022年2季度,电力行业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适时组建全国电力交易中心,有利于打破地域界限,还原电力商品属性。二是电力可靠性管理全面优化调整,为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保障我国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和建设能源强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三是“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出台,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电网核心技术攻关。四是华东完善跨省电力中长期交易机制,有助于拓展区域内绿电交易,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加强长三角区域的电力互济互保与能源合作。五是为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六是电力安全监管政策频发、工作力度继续加大,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七是多措并举确保迎峰度夏电力供应,东北加强调度运行管理、优化电能资源配置,煤电企业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进一步落实。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1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 [2022-08-15]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14]
能源项同比上升32.9%,环比下降4.6%,环比增速较6 月份下降12.1 个百分点,显示当前汽油价格的持续高位以及美联储的较快加息导致相关的消费减少。7 月份食品项同比上升10.9%,连续六个月上升。居家食品同比上升13.1%,再创下1979 年3 月以来新高;核心CPI数据显示当前通胀内生增长动能强劲依旧,但边际略有放缓。其中核心商品环比上升0.2%,较上个月下降0.6 个百分点,核心服务环比增速较上月下降0.3 个百分点至0.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14]
7 月上游整体供应量增加,下游工业以及加气站用气量难有明显回升,上游为保持合理库存,降价扩大销售区域,价格整体处于相对低位水平。国内主产地LNG 平均价格为5986 元/吨,较上月下跌4.17%,同比上涨38.08%。8 月LNG 产量继续增加,8 月气温较高燃气发电需求,供需双增。预计LNG 价格先涨后跌,月均价约在5950 元/吨上下。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022-08-14]
国家电网年内将再开工建设“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加快推进“一交五直”等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核准早开工。在特高压建设方面,今年1-7 月,福州-厦门、驻马店-武汉特高压交流开工建设,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竣工投产。年内,建成投产南阳-荆门-长沙、荆门-武汉特高压交流等工程,计划陆续开工建设金上-湖北、陇东-山东、宁夏-湖南、哈密-重庆直流以及武汉—南昌、张北-胜利、川渝和黄石交流“四交四直”8 项特高压工程,总投资超过1500 亿元,进一步发挥电网投资拉动作用。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11]
风电招标高景气,7 月风电招标环比提升38.2%。据我们统计,2022 年1-7月风电招标规模57.6GW,其中海风招标10.4GW。7 月风电招标规模达7.3GW,环比提升38.2%,其中海风招标1.7GW。考虑下游业主多在上半年集中招标,下半年集中交付。预计2022 年全年风电招标量可达80GW+,其中海风招标量可达15GW+。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11]
电价补贴阶段,运营商收益率基本维持稳定。随着风电和光伏装机成本下行, 2009-2020 年,Ⅰ、Ⅱ、Ⅲ、Ⅳ类资源区风电标杆电价分别下降下降43%、 37%、34%、23%;Ⅰ、Ⅱ、Ⅲ类资源区光伏标杆电价分别下降61%、58%、51%。 三峡能源ROE 保持在8%-10%,太阳能公司ROE 保持在7%-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2-08-11]
人类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广泛共识,加速了全球能源清洁化、低碳化的转型进程,也给油气行业带来外部压力,压缩油气行业的发展空间,并由此引发全球油气贸易格局深刻调整:世界炼油工业重心继续东移,油气流向进一步向亚太地区汇聚;价格波动愈加频繁,贸易风险显著增加;天然气贸易特别是LNG(液化天然气)贸易稳步提升,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油气需求依然旺盛,需要统筹好能源转型和能源安全的关系,坚持创新驱动,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与油气供应保障水平,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