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1-07-29]
1)我们关注到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 障工作的意见》,我们预计后续演绎:a)预计行业将从相对低阶的价格竞争 转向服务比拼,物流底盘相对扎实、服务品质相对更好的公司将会受益,短期 行业价格竞争态势预计将有所放缓,电商快递龙头公司中通、韵达将有望出现 利润水平的修复,同时对于进军下沉市场的顺丰,其压力也将有所减缓。b) 我们认为随着产业趋势的发展,快递公司的成长路径也会不断演变,我们预 计或沿着快递->综合物流->数智化供应链->数据科技公司进阶,但并非所有的 公司都适合或需要完成演变。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1-07-29]
义乌提价表明政策主基调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政策干预将 有助于:1)产业链盈利的再分配;2)抑制非理性竞争。通达系估值颇具吸引 力,建议关注快递板块投资机会,潜在超预期因素包括:1)义乌提价向全国 扩散,2)竞争格局显著优化,3)综合供应链/跨境电商等新业务取得突破。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1-07-29]
快递行业增长前景未来五年件量或将翻倍,头部公司在业务量、资本开支、盈利能力及现金流等方面分化更明显。近期行业监管措施加大,叠加去年基数低,单价降幅明显收窄。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 [2021-07-29]
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391亿元,同比增长17.5%,连续多年保持增长, 其中食品冷链占比近90%。1)冷链物流领域,市占率较高且能够提供综合冷链服务的企业业务增速有望持续领跑行业,我们推荐顺丰 控股,建议关注京东物流;2)生鲜电商领域,我们建议关注在商品供应链和销售渠道积累更丰富的阿里巴巴,以及 借助社区团购有望从服务电商向实物电商进化、目前在社区团购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团。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1-07-29]
最新出炉的《2021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上海位居2021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榜上第三,仅次于新加坡和伦敦。报告认为,上海已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在保障国际贸易畅通、促进国际航运产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四五”时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的新阶段。近期发布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2025年,基本建成便捷高效、功能完备、开放融合、绿色智慧、保障有力的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1-07-29]
本报告阐述了2020年中国共享出行发展状况。共享出行作为平台经济和数字交通的典型代表,在构建高效、可靠、便捷、普惠的城市出行系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共享出行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为抗疫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整体上看,共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业态保持了较强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链的协同增长,推动了低碳绿色出行理念的落实。共享出行行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政策体系日渐完善,安全底线得以夯实。展望未来,共享出行服务场景将更加多元化、技术应用更加成熟、企业责任更加明晰,社会福祉将得到更全面实现,共享出行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光明。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2021-07-29]
本报告主要对近五年特别是2020年城市交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因倡导“居家不外出”,城市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传统出租车发展近乎停滞,城市客运量创近五年来最低;下半年随着城市解封,城市客运迅速恢复。传统汽车租赁行业发展总体趋于稳定,网约车、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为全球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1-07-29]
互联网汽车租赁特指为客户提供线上租车服务的租车平台,泛指汽车租赁所有经营、服务活动中运用互联网技术的部分。汽车租赁包括融资租赁、长期租赁、短期租赁,其中短期租赁及其衍生形式——分时租赁属于共享出行范畴。随着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应用,汽车租赁特别是短期租赁将与出租汽车等融合,成为共享出行的主要形式。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医药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1-07-29]
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到各行各业,尤其是交通运输业遭受严重冲击。全国各地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出行管控措施,多数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多地网约车运营暂停,客运总量和营收快速下降,出行市场呈现断崖式下滑。在疫情期间以及复工复产阶段,共享出行因接触面小、出行灵活、风险低等特点成为替代公共交通非常好的出行方式,显示出非常强的发展韧性。中央政府和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避免交通出行过程中的疫情传播,也努力降低疫情对共享出行及相关从业者的影响。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