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7-01]
对标欧盟看国内碳市场发展:①国内碳市场已初现总量控制及市场调 控机制雏形。②总量递减速度预计超海外,碳配额价值有望长期提 升,CCER 近期稀缺看涨。减碳成本测算:电力行业减碳成本居高,其他行业成本可控。产业链升级&循环再生减碳效应明显,有效降低减排成本。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7-01]
全国碳交易市场即将启动,资本市场对碳交易关注度亦不断提升,而市场对碳交易仍然存在较大认知预期差。我们试图从碳交易的历史、机制、目的等角度,去理解碳市场价值,并对市场关注度较高的CCER供需进行测算和判断。建议关注林业碳汇、填埋气发电、资源化、垃圾楚烧等相关受益领域。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21-07-01]
留学归国人才拥有独特思维、先进发展理念、广阔视野。留学归国人才创业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地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留学归国人才创业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河南省留学归国人才创业就业阶段面临着文化社交不足、缺乏创业教育、国外服务缺失、竞争能力下降、需求与供给不符等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提前应对文化冲击、全面开展创业服务、走出国门主动服务、增加供给、需求传导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河南省留学归国人才创业就业的对策建议。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综合,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021-07-01]
2020年,面对三重严重冲击,深圳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经济实现逆势增长,创新动能更加强劲,关键领域改革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加速形成,各项民生事业再上新台阶,城市建设和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下一步,深圳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以及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抢抓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历史机遇,努力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行示范者。
[金融业,综合,房地产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建筑业] [2021-07-01]
RCEP协议签署、中欧投资协定达成,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内外对区域内的投资活动。“十三五”期间,广东存量外资持续流出、增量外资流入放缓,招商引资工作与江苏、上海、北京等省市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在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背景下,广东要重塑招商引资战略,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优化招商引资路径,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以招引高质量、高水平外资为重点,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新体制。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6-29]
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数字经济展现出的强劲韧性为疫后世界经济复苏提供了信心和动力,数字技术成为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的重要力量。本报告基于2020年全球数字竞争力指数,采用最新数据对G20国家数字竞争力情况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显示,中、美两国继续引领G20国家数字化建设。进一步分析五个分项指数,美国在数字创新、数字经济和数字安全等方面均排名第一;中国在数字服务方面占据榜首,在数字创新和数字经济等方面均排名第二;韩国在数字治理方面排名领先。
[教育,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6-29]
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纵深推进,中国大数据法治水平显著提高,大数据法治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与此同时,大数据法治面临着新形势、新使命和新要求,大数据法治的影响因素不断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亟须对已有评价体系进行修订。本报告在保持数据立法、数字司法、数权保护三个分指数不变的基础上,对大数据法治指标评价体系进行了创新与完善,旨在通过引进大数据法治新表征的指标和数据,对我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新情况进行准确判断与分析。
[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021-06-29]
延续上年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的评估思路和方法,本报告按照所构建的大数据安全指标体系,运用无量纲化、指标权重赋值等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测评结果,各地区大数据安全指数呈阶梯发展特征,东部地区大数据安全发展领先。具体来看,贵州安全制度得分最高,北京在安全产业和安全能力两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重庆在安全生态方面排名第一。此外,本报告针对大数据安全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对全国地方大数据安全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医药制造业,综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汽车制造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6-29]
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经济和制造业的强烈冲击是突然、全面而且深远的,值得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反思。本文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及防控常态化以来湖北制造业复工复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湖北制造业在疫后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制造业投资大幅下降;二是产业链上不同市场主体的复工复产进度不同,全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度较低;三是企业流动资金压力普遍上升,融资难度增加。为此,湖北制造业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将制造业“稳投资”作为战略性专项重点政策;二是切实落实制造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政策;三是完善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关键技术创新突破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