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2025-08-21]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又落一子:国家生育补贴为居民增收。3 月 16 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在消费能力保障支持行动部分提出“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首要 政策即为“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此次《实施方案》可视为 3 月文件的落地。从收入分配角度来看,这也是公共财政直接为居民部门增收的手段之一。从过往补贴企业端生产投资,到如今补贴居民端生育消费,政策思路转变继续演绎。
[综合] [2025-08-21]
为何当前特朗普不满美联储?当前高利率环境使得特朗普政府需要负担更高的利息支出。在联邦政府财政压力加剧的背景下,高利率环境导致利息支出激增,进一步加剧了美国财政困境。随着美国联邦债务限额再度提升 5 万亿至 41 万亿美元,根据粗略估算美联储每降息 25bp 可以使得美国年利息支出降低超 1000 亿美元。这一成本敏感性,正是当前特朗普政府积极推动美联储降息的关键动因之一。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综合] [2025-07-11]
近年来,随着全球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和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外需不足带来的负面效应愈发明显,内需能否得到充分且有效释放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战略重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调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扩大内需,其中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是带动规模经济和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城市群建设是我国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抓手,也是破除地方市场分割、促进地区分工协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着力点。总结和复制推广成熟城市集群的成功经验十分必要。本文以全国第一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为典型案例,总结了其在推行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实践经验,旨在为优化城市群整体规划、推动城市群创新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视角。
[综合,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5-07-1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区域经济布局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联结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补齐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乡的枢纽,未来将在承载乡村人口、推动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上发挥关键作用。如何加快县域人口城镇化,推动特色产业走出县城,缓解县域融资和人才困境是新时代县域经济发展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我国发展县域经济的必要性出发,通过对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的梳理,深入剖析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进而提出建设新时代县域经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综合] [2025-07-10]
四季度GDP同比增长5.4%,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3.2%,第二产业投资维持高位运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9.2%,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转头向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72亿元同比增长3.72%,年末消费旺季如期到来
[综合] [2025-07-10]
我们认为消费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的深刻变革。在政策红利推动、技术迭代与消费者偏好及习惯变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行业当下呈现总体高质量增长、内部多级分化等发展态势:1)人:以 Z 世代、银发族及女 性群体为代表的新消费主力群体正推动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品质化方向迭代;2)货:国货品牌及体验型消费景气度延续,感官体验成为链接消费者 与产品的核心触点;3)场:内容电商正重塑渠道格局,营销加速向去中心 化转型,精准化、场景化渠道快速崛起。我们认为大市值消费龙头有望凭借 品牌、IP 及渠道优势实现强者恒强,而聚焦细分需求的“小池子里的大鱼”,则有望凭借差异化产品和精准营销在细分领域建立壁垒,实现错位成长。
[综合] [2025-07-10]
将海洋经济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关键位置,战略定位再获强调:高层会议近年来频繁对海洋经济发展进行重要部署。2025年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向海图强之路”,将海洋经济置于中国式现代化关键位置。这 是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后,中央再次对海洋经济作出重要部署。
[综合] [2025-07-08]
总体来看,国内外治理“内卷式”竞争的做法,涵盖了从供给端到需求端的系统性框架,供给端做法包括引导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竞争治理、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创新升级、对外转移产能,需求端做法包括拉动内需和战略性拓展外需,其余配套措施还包括优化企业退出机制、安置破产失业人员等。
[综合] [2025-07-07]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3.7%,各分项增速普遍出现放缓;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8.5%,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创历史新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5.39%,服务消费持续领跑;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24%,在美“滥施关税”影响下我国外贸韧性足;新经济科技指数报33.11点,科技要素投入重回上升趋势;制造业PMI报49.5%上升0.5个百分点,内需出现初步修复迹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制造业增速持续高于工业整体水平;发电量7378亿千瓦时环比上升3.75%,第三产业用电量保持高速增长;存货17.1万亿元同比增长3.57%,补库存周期正在温和推进;货运量50.3亿吨同比增长4.34%,平均运距进一步拉长
[综合] [2025-07-07]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4.0%,“两重”投资推动第一产业投资快增;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8.8%,房地产投资仍处于探底过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购车优惠政策边际效果下降;出口总额22645.3亿元同比增长9.26%,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次高;新经济资本指数报49.21点,劳动力指数仍处于低位运行;制造业PMI报49%,生产进入“抢出口”效应后的低谷期;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抢出口”订单潮暂时结束;发电量7111亿千瓦时同比上升3.04%,季节性低谷已经到来;存货16.9万亿元同比上升3.92%,产品销售率出现季节性低谷;货运量50.3亿吨同比上涨5.0%,物流运输增长势头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