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根据欧洲钢铁协会(Eurofer)于2023年1月发布的报告,2022年三季度,欧盟钢铁表观消费量显著下降,总量为3220万吨。预计2023年钢铁表观消费量将继续下降。2022年前11个月,欧盟成品钢材进口同比下降5%。2022年1月至11月,扁平材进口下降9%,而长材进口上升10%;出口同比大幅下降12%,其中扁平材和长材的出口双双下降,降幅分别为8%和21%。2022年前11个月,欧盟钢材贸易逆差总量达到180万吨/月。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1月份,国内镁价日均波动区间为2.15万~2.21万元/吨,月均价21866.67元/吨,同比下降51.74%。2023年元旦过后,镁市场运行较好,下游需求有所回升,出口成交增多,工厂报价坚挺,镁价稳中有涨。进入1月中旬,镁市场仍以稳挺为主,下游企业春节前备货,市场成交相对活跃,工厂库存压力得到缓解,报价保持稳挺。临近春节,随着下游企业备货完成,成交量减少,市场询盘报价趋于平淡,企业相继进入休假停业阶段,工厂企业因库存压力不大,报价未有松动,春节前,市场平稳收官。春节后,工厂资金和库存压力总体不大,报价坚挺,较春节前小幅上调,而下游企业在假期结束后,生产主要以消耗春节前储备的原材料为主,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同时,下游对高价镁的接受度有限,因需求不足、上行空间有限,镁市场以维持稳定为主。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7]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作为一种新型节能绿色材料,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以下简称CRB600H)迎来了发展机遇。与传统冷轧带肋钢筋及热轧带肋钢筋相比,CRB600H在性能、工艺、经济性及环保等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目前,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民建、高铁、地铁、高速公路及市政建设等领域。本文将从CRB600H生产分布情况、产品性能优势、实际应用优势及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10]
2022年12月,我国钢铁行业主要运行指标具体呈现以下特点:投资方面,钢铁行业投资累计同比下降0.1%,降幅较上月明显收窄。生产方面,全国生铁、粗钢、钢材当月产量均环比增长。需求方面,钢材需求环比改善,钢材累计表观消费量与上年同期持平。库存方面,国内钢材社会库存环比小幅增加。价格方面,由于需求预期向好,生产成本上升,钢材价格上涨。进出口方面,由于钢材出口价格上涨,当月钢材出口量有所减少;由于国内产品替代能力增强,当月进口量继续下降。经营方面,钢铁行业累计营业收入有所增长,累计利润总额同比大幅下降。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05]
工业用不锈钢管应用环境特殊,对生产技术要求高,加工难度大,且通常具有规格多、批次多、定制化的特点。特别是高端不锈钢管市场,需要在攻克产品技术的基础上,拿到生产许可、合格供应商资格认定、产品安全使用记录等,存在较为明显的进入壁垒,企业以实现进口替代为重要发展方向。行业普遍采用“原材料/成材率+加工费”的定价模型,因此成材率提升以及产品结构优化成为不锈钢管企业获取更高利润空间的两条思路。成材率主要由钢管的材质、外径、壁厚、工艺、技术等因素综合决定。产品加工费随着人工成本以及市场供需环境的变化而波动,相对而言产品附加值更高的、需求更景气的产品可以获取更高的加工利润。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2-23]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2-21]
长期看,2023 年为全球供给放量最后一年,新增达111 万吨,铜供应缺口 或收敛至0.3%;2024-2025 年供给新增减少,海外需求可能转好并与国内 传统及全球新能源领域需求共振,供给缺口或扩大至1.6/4.2%,我们看涨长 期铜价。短期看,宏观面上加息放缓及美元指数走弱对短期铜价形成支撑。 需求面上,2023Q1 库存低位叠加国内经济强复苏预期,Q2 复产及新增产 能释放加速,H1 整体铜价或偏强运行;目前欧美经济增长好于预期,经济 衰退风险回落,但随着时间推移仍存在变数,H2 需关注海外经济走势。若 衰退,或对海外传统铜需求及国内铜出口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2-15]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2-08]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1-15]
2021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能源短缺、原材料紧张、市场反弹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新材料产业整体复苏。由于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加之疫情防控有力,中国新材料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2021 年,随着制造强国战略不断推进,中国新材料产业作为实现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要抓手,在实现产业规模迅速扩充的同时,产业发展稳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