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4-05]
• Cybertruck采用ULTRA-HARD 30X 冷轧不锈钢,Space StarShip 的舰体同款材料,并采用楔形设计 ,硬度超过传统铝合金,可以阻挡9 mm 口径子弹射击,为乘客提供了最大的安全保障。 • 特斯拉Cybertruck皮卡将采用一种超硬30X冷轧不锈钢,提升强度和耐腐蚀性的同时也降低模具成本。 • 这里的30X 不是指硬度30 倍于普通不锈钢,而是特斯拉研发的一种隶属于不锈钢30 系列新的合金。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4-02]
1、全球主要铜矿生产国生产干扰加剧,中国铜冶炼粗炼费TC 跌 破长协价,表明铜矿释放不及预期;全球消费占比超50%的中国 在电力、新能源领域需求表现佳,有望推动全球库存在3~5 月的 旺季中以8-10 万吨/月的速度去库,将全球铜库存重新带至20~25 万吨的历史同期低位,铜的商品属性偏强; 2、宏观属性上,欧美快速加息及高利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正逐 步显现,对金融稳定的诉求将成为美联储及欧央行进一步加息的 掣肘,美联储此轮加息临近尾声,降息一旦开启,宽松的货币环 境将助力铜价上行。 3、交易上,把握银行货币流动风险及欧美经济衰退对铜消费冲 击的“危”中,布局中长期投资“机”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4-02]
投资建议:春节以来,钢铁供需逐步增长。但目前钢材供给整体释放快 于需求,三大品种调研毛利处在盈亏边缘附近。目前经济处于温和修复通 道,房地产投资稳步改善,基建投资延续高位。中期钢企盈利难有大幅改 善,未来还需在供给端有动作,才能从供需关系上推动企业盈利增加。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4-02]
光伏电池从第一代以晶硅为主,第二代以薄膜电池为主,典型代表为铜铟镓硒(CIGS)、碲化镉(CdTe)电池,第三代为以钙钛 矿为代表的新型太阳能电池。钙钛矿作为经典的材料体系,具有悠久的历史。1839年,在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德国矿物学家 GustavRose发现了矿物质钛酸钙CaTiO3,后将结构式为ABX3形式且具有与CaTiO3相似晶体结构的材料统称为钙钛矿。自然界中, 钙钛矿材料分布广泛,种类多样且丰富,一般为立方体或者八面体形状且具有光泽。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29]
“新基建”是不同于以铁路、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为主的传统基建,主要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以及相关产业链。“新基建”无疑将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带动部分领域钢材消费增长,扩大钢铁内需,其所用钢材以优特钢为主,有助于钢铁企业产品升级和服务水平提升;同时,还将推动钢铁产业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28]
[金属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27]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23]
近年来,随着汽车制造商及汽车市场对汽车轻量化、安全性及碰撞性能要求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大钢铁企业纷纷加快研制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强度汽车钢,高强钢在汽车上的使用比例逐年增加。日本各大钢铁公司为了占领全球汽车钢市场,加快了高强汽车钢产品的研发,在汽车用钢高强度化和高性能化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开发低密度轻质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及塑料等代替钢,并加速开发异种材料接合技术。本文对日本三大钢铁公司日本制铁、JFE、神户制钢在汽车钢领域的研发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最新成果及研发情况,并预测了日本汽车钢发展趋势。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23]
2022年中国锰金属商品市场走势分歧,电解锰因其“调节器”需求下降,价格呈现较大跌幅,硫酸锰、锰矿价格呈现近似小幅上涨,而硅锰价格因钢材市场的低迷而同比持平。全球锰(金属)资源供应相对充足,需求则主要集中在中国,因此,中国对锰金属整体需求的绝对数值和相关商品的生产成本将对锰系商品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谨慎预计2023年锰价或呈震荡维稳、小幅下行态势。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23-03-23]
自二战结束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且粗钢产量不断提升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的钢产量不约而同的在70年代初达到产量峰值,其中英国1970年钢产量达到峰值,为2832万吨,美国和日本钢产量均在1973年达到峰值,产量分别为13680万吨和11900万吨;德国和法国钢产量均在1974年达到峰值,分别为5323万吨和2702万吨。同时,这些国家城市化率达到73%~77%。其后,这些国家钢铁工业进入长达30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期,其主要诱因是1973-1975年全球第一次石油危机,而内因则是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进入尾声,面临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钢铁需求见顶,供需失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