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408 篇 当前为第 511 页 共 541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5101.毛白杨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3)的酶学特征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为了进一步研究杨树4CL基因,以毛白杨为材料克隆到一个新的毛白杨4CL3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和其他4CL基因一样含有4CL基因家族2个保守框Box Ⅰ和Box Ⅱ.将4CL3基因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表达纯化后测定其蛋白的比活力,结果显示:4CL3基因对不同底物表现出了不同的催化效率.对该基因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测定后发现:4CL蛋白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8.5,且在pH =9.0时有60%的活力.采用HPLC-MS的方法,分析了4CL3蛋白对混合底物的催化情况,结果显示:在混合底物下,4CL3蛋白对4-香豆酸、阿魏酸和肉桂酸都表现较高的活力,而对芥子酸和咖啡酸没有活力.
    关键词: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HPLC-MS;原核表达;毛白杨;4CL;HPLC-MS;prokaryotic expression;Populus tomentosa
  • 5102.不同栽培树形对油橄榄品种果实产量的效应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关键词:油橄榄;整形树形;品种;坐果率;果实产量;Olea europaea;canopy shapes;cultivars;harvest year;fruit set;fruit yield
  • 5103.闪烁仪法测算丘陵山地人工林显热通量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采用2009年5月至9月期间大孔径闪烁仪(LAS)每日连续观测数据,并基于Monin-Obukhov近地层大气相似理论,测算了地处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丘陵山地30年生栓皮栎-侧柏-刺槐人工混交林的显热通量(H),分析了H对波文比(β)、零平面位移(d)、LAS光线路径有效高度(ZLAS)与风速(v)、空气温度(Ta)等关键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本研究区域,β值在0.4~4.0范围内浮动变化时,LAS法测算得到的H值影响不大;ZLAs值大小浮动±20%时,H的测算值与参考值相差达35%;d数值大小浮动±50%时,H的测算值与参考值相差仅为1%;Ta值大小浮动±10%时,H的测算值与参考值仅为0.2%左右,v值大小浮动±20%时,H的测算值与参考值相差达到了10%左右.
    关键词:大孔径闪烁仪;人工混交林;显热通量;敏感性分析
  • 5104.APETALA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为了分析AP1的表达调控模式,本研究克隆了拟南芥花异常株系AFDL的AP1启动子,启动子元件预测结果表明:AP1启动子中含有3个结合MADS调控因子的CArG box(从5'依次编号为CArG1、CArG2、CArG3),通过删减AP1启动子长度以及改变CArGbox数量构建了5个GUS表达载体并转化野生型拟南芥.测序结果显示:AFDL的AP1启动子在核苷酸序列上与野生型拟南芥完全一致,这表明AP1在AFDL中的表达显著降低并不是启动子序列突变引起的;转基因植株的GUS表达模式说明了CArG1在花发育早期及后期激活基因的表达,CArG2在整个后期都对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而CArG3在花发育初期就能抑制基因的表达,并且在中后期仍然保持了对下游基因的抑制作用,CArG box1、2、3对AP1的表达有显著但非决定性的影响.此外,还推测在AP1启动子0~-3 579 bp范围之外存在影响AP1在第4轮花器官表达的调控元件,-3 579 bp至-1 752 bp区域可促进AP1的表达,而AP1启动子-1759 bp至-1359 bp区域除CArG2外的其它元件对调节其表达无明显作用.
    关键词:启动子;APETALA1;CArG box;分生组织;形态建成;GUS染色;promoter;APETALA1;CArG box;meristem;plant morphogenesis;GUS staining
  • 5105.苹小吉丁(鞘翅目:吉丁甲科)幼虫龄数的测定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关键词:苹小吉丁;幼虫龄数;Dyar定律;Agrilus mali;larvae instars;Dyar's law
  • 5106.模拟林冠损伤对藜蒴栲群落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以2008年冰雪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为背景,通过人工去除林冠层保留树干模拟森林的机械损伤,研究粤北小坑流域藜蒴栲群落林下植被的变化.结果表明:(1)试验1.5年后,去除林冠层、林下添加枯枝落叶的处理,林下灌木、草本科、种及乔木幼苗种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去除林冠层且地表枯落物层保持不变的处理,林下草本科、种数量增加显著,乔木幼苗及灌木科、种差异不显著(P>0.05);林下添加枯枝落叶,林冠层不做处理,林下植被各生活型物种数有所减少,但差异不显著.(2)去除林冠层后,一些阳生种如野桐、山乌桕、山苍子、红紫珠、蕨状苔草、广东蛇葡萄等大量入侵并占据优势地位,林下植被盖度显著提高.(3)去除林冠层在短期内可显著增加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添加枯落物对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林下植被;森林机械损伤;生物多样性;understory vegetation;forest mechanical damage;biodiversity
  • 5107.小陇山不同经营措施下次生锐齿栎天然林物种多样性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采用固定样地和样方法调查了小陇山林区百花林场3个实施不同经营措施的锐齿栎天然林林分特征和物种组成,运用4种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对调查林分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类型锐齿天然林的灌木层相对于其乔木层和草本物种组成丰富,多样性高;长期封育后的锐齿栎天然林群落在3种天然林类型中物种组成最丰富,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Margalef指数值在3个林分中最高;近自然技术单株经营后的锐齿栎天然林各层次的物种组成相对较少,多样性较低,但其林分中保留的乔木树种个体较大;结构优化抚育后的锐齿栎天然林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介于二者之间.抚育经营措施对林分的影响与抚育经营强度密切相关,适当的抚育经营强度能够促进林分多样性提高,否则会带来不利的影响,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方法.
    关键词:锐齿栎;天然林;多样性;小陇山;Quercus aliena var.acuteserrata;natural forest;species diversity;Xiaolongshan
  • 5108.现代竹结构中重组竹销的槽承压强度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选取试样尺寸、螺栓直径等因素对重组竹销槽承压强度进行分析,评价NDS/LRFD和Eurocode 5中销槽承压设计公式对重组竹销槽承压强度预测的适用性,分析2个加载方向试样的破坏形态.结果表明:试样尺寸在满足设计最小值的前提下,对销槽承压性能无显著影响,销槽承压强度值在104.40 ~ 169.77MPa范围内波动;2个加载方向的销槽承压强度从数值上看,随螺栓直径的增大呈下降的趋势;NDS/LRFD和Eurocode 5对重组竹销槽承压强度的预测值偏小;加载方向的不同对试样的破坏形式影响较大.
    关键词:重组竹;销槽承压强度;试样尺寸;螺栓直径;破坏形式
  • 5109.干旱和铅交互作用对侧柏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铅是最常见的对人体和植物危害最大的重金属之一,它可以通过植物根、茎或叶进入植物体并在其体内积累,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对其生长、生理生化造成不利影响(陈英旭,2008;杨刚等,2005;黄化刚等,2009;Parys et al.,1998).铅的积累直接影响细胞的代谢作用,破坏活性氧代谢酶系统及各种酶的活性(何冰等,2009;袁红艳等,2010;单长卷等,2012).由于重金属的危害性和广泛性,矿业开发后废弃地的植被生长和重金属含量变化及其相互影响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侧柏;干旱胁迫;铅胁迫;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Platycladus orientalis;drought stress;lead stress;biomass;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y
  • 5110.不同海拔高度毛竹林凋落量动态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通过对江西大岗山不同海拔高度(低海拔350 m,高海拔650 m)毛竹林凋落物的定位观测,分析研究了该地区毛竹林的凋落大小年周期、凋落进程以及凋落量受海拔高度的影响等.结果表明:(1)观测的2个海拔高度对毛竹林凋落量的影响不显著.观测期间,高海拔、低海拔年平均凋落量为(1 695.05 ±87.23)kg·hm-2.(2)毛竹林凋落大小年周期与日历年并不吻合,是跨年度的,持续时间12个月左右,周期的分界点在每年的6月前后,且小年的四季变化较大年更明显,仅春夏两季凋落量就占全年总凋落量的68.71%~72.39%.(3)2008年初的特大冰雪灾害对毛竹林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且对高海拔的干扰相对低海拔更严重;但灾害发生2a之后,其高海拔、低海拔凋落动态的各项指标均接近于该地区之前对未受灾毛竹林的研究结果.因此,认为冰雪灾害发生2a之后,即2010年6月前后开始,该地区毛竹林凋落量已逐渐恢复到了灾前的正常状态.
    关键词:毛竹林;海拔;凋落周期;凋落动态
首页  上一页  ...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