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5374 篇 当前为第 510 页 共 538

所属行业:农、林、牧、渔业

  • 5091.面向对象的沙化土地信息提取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以沙化土地典型分布区——甘肃省民勤县为研究对象,以高空间分辨率影像SPOT5与30 m DEM为主要数据源,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对影像进行多尺度、多层次的分割、合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多重规则集,对影像进行基于知识的模糊分类,可较为准确地实现沙化土地信息的识别与提取.本文为解决基于高空间分辨率影像进行沙化土地信息准确提取提供一个有效途径,为防沙治沙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SPOT5影像;面向对象;沙化土地;信息提取;遥感
  • 5092.温致变色杨木单板浸渍工艺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以杨木单板为基体,以热敏染料、显色剂、十四醇、增感剂为木材温致变色剂,利用超声波浸渍注入木材的方法制备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研究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的浸溃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试件变色色差(△E*)的主要试验因子为超声波功率,方差分析其在0.01水平下对试件△E*影响显著;其次为浸渍时间和浸渍温度,方差分析二者在0.01水平下对试件△E*影响不显著.最佳浸溃工艺为浸渍温度75.0℃、浸渍时间4.0h、超声波功率120.0W.研制成可逆温致变色杨木单板新产品,杨木单板起始变色温度为26℃,终止变色温度为32℃;温度由26℃升至32℃时,试件由蓝色变成木材本色;温度由32℃降至26℃时,试件由木材本色变成蓝色,达到室温可逆变色的效果.
    关键词:温致变色材料;温致变色杨木单板;浸渍工艺
  • 5093.不同密度杂种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对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响应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应用稀释平板法和16S RNA序列分析法对不同密度杂种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又日本落叶松人工林2种孔径凋落袋,即上层网孔2 mm、下层网孔1 mm的异孔分解袋和网孔均为1/300 mm的同孔分解袋中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细菌数量因凋落物分解而发生明显变化(F=10.97,P<0.01),其中以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葡萄球菌为代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多.2种孔径凋落袋下菌落的变化不一致:同孔分解袋中菌落随造林密度加大而增多,优势现象明显;异孔分解袋中菌落数随造林密度增加而减少,优势现象不显著.土壤细菌的组成与多样性主要受采样时段影响.不同密度杂种落叶松林土壤细菌群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造林密度对2种凋落袋分解过程中土壤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影响不一致.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细菌群落生存的环境条件较为相似,土壤K对土壤细菌分布影响最大,土壤C/N对土壤细菌分布影响最小.
    关键词:落叶松;细菌群落多样性;凋落物分解袋;动态变化;土壤性质;典型相关分析;larch;soil bacteria community diversity;litterbag;dynamic;soil property;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 5094.缓释肥加载对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生长和养分库构建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以珍贵阔叶树种浙江楠和闽楠为材料,对不同缓释肥施肥量下的1年生轻基质容器苗生长性状和氮磷养分吸收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系统研究缓释肥加载对容器苗生长和养分库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肥量为3.0 kg·m-3时,2种楠木容器苗的苗高生长量达最大值,同时具有最大整株干质量;根系发育和根冠比则在1.5 kg·m-3施肥量时表现较好.缓释肥的加载有助于提高养分库的氮含量和浓度,3.0 kg·m-3施肥量时实现氮养分库的最大积累量.缓释肥施肥水平的提高对磷含量的提升不显著,且对磷浓度产生一定抑制作用,故认为1.5 kg·m-3的施肥量已满足磷养分库构建的磷素需求.相关分析发现,氮磷养分含量与苗高、地径及根系生长量呈显著正相关,养分浓度则主要与根冠比相关,提高氮磷养分含量可有效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3.0 kg·m-3施肥量可实现浙江楠和闽楠氮磷养分库的构建,并获得较高的生物量,符合高品质容器苗培育的要求.本研究容器苗磷素供给表现过量的现象,可通过选择低磷缓释肥或结合其他施肥技术来解决.分析换算得出,1年生浙江楠和闽楠容器苗最佳氮肥施肥量分别为420 mg·株-1和360 mg·株-1,最佳磷肥施肥量均为60 mg·株-1.
    关键词:浙江楠;闽楠;容器苗;缓释肥加载;养分库;Phoebe chekiangensis;Phoebe bournei;container seedlings;SRF loading;nutrients reserves
  • 5095.马尾松自由授粉家系产脂力的年度变化及遗传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以来自马尾松天然群体的49个高产脂优树半同胞家系子代为对象,测定6个年度产脂力.结果表明:马尾松在早期的产脂力随树龄的增长而迅速增大,13年后进入稳定期.不同家系的产脂力差异显著,但产脂力变异幅度随树龄的增长而降低.产脂力变异受中等遗传控制,其中早期遗传力较高,后期遗传力较低且稳定,家系遗传力明显高于单株遗传力.早期与成熟期的产脂力具有紧密的遗传正相关,且相关性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产脂力的早期选择效率随树龄的增大而提高,11年时达到0.813,是理想的早期选择时间节点.利用综合育种值法筛选到13个优良产脂家系,入选家系的年度育种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
    关键词:马尾松;自由授粉家系;产脂力;早期选择;育种值
  • 5096.川西亚高山森林岷江冷杉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对气候要素的响应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利用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岷江冷杉树木年轮样本资料,建立树轮宽度年表,对比宽度年表,提取树木年轮(简称树轮)碳稳定同位素(δ13C)序列和去趋势序列(DS),研究岷江冷杉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序列对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岷江冷杉(1904-2009年)树轮碳稳定同位素变化范围为-23.33‰~-26.31%‰,平均值为-24.91‰,变异系数为-0.025;相关分析表明,岷江冷杉δ13C序列(DS)与前一年11月和当年1月的月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前一年1月和当年2,11月的月平均气温极显著正相关(P≤0.01),冬季平均气温对岷江冷杉树轮碳稳定同位素的响应最为敏感,是研究过去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与当年1月降水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全年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相关性不显著(P≥0.05).
    关键词:岷江冷杉;树木年轮;碳稳定同位素;气候响应;亚高山森林;Abies faxoniana;tree-ring;stable carbon isotope (δ13 C);climate response;sub-alpine forest
  • 5097.楸树新无性系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对采自于河南省南阳市的21年生楸树新无性系宛楸8401和宛楸8402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金丝楸无性系进行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端面硬度、弦面硬度、径面硬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弦向抗剪强度和径向抗剪强度差异极显著,宛楸8401和金丝楸相近,且显著优于宛楸8402;3个无性系的成熟材与幼龄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也表现出显著差异;与黄菠萝、核桃楸、红椿和香樟相比,宛楸8401和金丝楸与香樟和黄菠萝相近,优于红椿,但是比核桃楸稍差,宛楸8402与红椿相近.
    关键词:楸树;新无性系;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差异;Catalpa bungei;new clones;timber;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differences
  • 5098.大花黄牡丹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应用SRAP标记对西藏特有植物大花黄牡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用16对引物从5个自然居群79个单株中共检测到396个有效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357个.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 Ppl)为90.15%,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sp)平均为0.2521;居群水平上的Ppl为31.82%,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Ho)为0.069 4~0.342 8,平均值(Hpop)为0.130 7.上述遗传参数表明,大花黄牡丹具有丰富的物种遗传多样性,5个居群中自然居群C的遗传多样性最高(Ppl=82.32%,Ho=0.342 8).据AMOVA分析结果,总的变异中有41.58%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58.42%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分化较显著(ΦST =0.415 8,P<0.001),由POPGENE1.32得到的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430 9)和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计算的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所占比例(0.4816)也表明了类似的遗传结构.Mantel检测表明地理距离和Nei's遗传距离间相关不显著(P>0.05).利用NTSYSpc (2.1)软件构建大花黄牡丹5个居群79个个体的UPGMA聚类图,遗传相似系数变幅在0.47~0.99,大多数居群内的个体表现出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如居群B,D,E),但也有一些居群的个体未聚在一起(如居群C).依据大花黄牡丹居群遗传变异特点,初步探讨其保护和利用策略.
    关键词:大花黄牡丹;SRAP;居群;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
  • 5099.木材快速生长期内早材与晚材密度分布的数学描述初探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对树木生长及早晚材密度的分布规律进行理论研究.首先,利用正弦波函数与分段线性函数分别模拟环境温度与降雨量随年份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其次,在分析环境温度与降雨量对树木生长速率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以生长时间为自变量、以树干半径为因变量的树木生长速率模型;在分析树木生长速率对木材早晚材的形成及其密度分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早晚材密度分布模型.最后,以人工林杉木为例,一方面,利用有限差分法分别求解树木生长速率模型与早晚材密度分布模型;另一方面,采用软X射线密度分析仪测定木材径向的密度分布值,将密度的试验测量值与模型计算值进行比较,对早晚材密度分布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可采用正弦波函数量化树木生长环境中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函数拟合的决定系数为0.907;树木生长环境中的降雨量周期性变化可用分段线性函数定量描述;2)树木生长速率模型可以定量分析温度与降雨量对树木生长的影响;3)早晚材密度分布模型可准确描述木材快速生长期内的早晚材密度沿径向的分布规律,为木材宏观密度与微观密度的内在联系给出定量的表述.
    关键词:温度;降雨量;树木生长速率模型;早晚材密度分布模型;temperature;rainfall;tree growth rate model;early wood and latewood density distribution model
  • 5100.川西亚高山岷江冷杉和铁杉年轮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研究四川卧龙亚高山森林岷江冷杉和铁杉树木年轮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针叶林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气温的制约,卧龙地区岷江冷杉树轮宽度序列与当年2和4月月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多数月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相对湿度负相关;铁杉树轮宽度序列与上一年7月和当年2--4月月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P≤0.05),与上一年10月和当年5月月平均降雨量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上一年7月及当年4和9月月平均相对湿度显著负相关(P≤0.05).
    关键词:树木年轮;宽度;气候要素;亚高山森林;岷江冷杉;铁杉;四川卧龙
首页  上一页  ...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