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81.热处理对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毛竹竹材的纤维化单板经高温处理后,热压制备成竹基纤维复合材料(BFC).分析热处理对纤维化竹单板化学性能的影响及热处理对BFC表面颜色、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化竹单板经热处理后,其综纤维素和d-纤维素的含量相对于未处理材显著降低,其中半纤维素含量降幅最大;热处理后竹材的pH值相对于未处理材显著降低,碱缓冲容量显著增大,而酸缓冲容量降低.由纤维化竹单板经热处理后制备的BFC,表面颜色变深,吸水厚度膨胀率和吸水宽度膨胀率相对于未处理材显著降低,尺寸稳定性得到改善;材料的静曲强度和水平剪切强度相对于未处理材显著降低,且随着蒸汽压力的增大和热处理时间的增长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弹性模量变化不显著.
关键词:纤维化竹单板;竹基纤维复合材料(BFC);颜色;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化学性能;bamboo fibrous veneers;BFC (bamboo-based fiber composites);color;dimensional stability;mechanical properties;chemical property
-
5082.马尾松优良种源苗木对人工低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以不同抗寒能力的2个马尾松优良种源针叶为材料,测定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内源保护酶系统以及膜脂反应产物等生化指标,分析各指标与抗寒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抗寒性强的种源具有较强的光合代谢能力,叶绿素含量随温度的下降呈现总体升高趋势;根据4和0℃时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趋势可判断抗寒性大小,正值较强负值较弱;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大则抗寒能力较差;SOD对0℃以上低温敏感,属冷害敏感型调节酶,0℃以上低温前达到的活性越高,持续的时间越长,抗寒性越强;POD对0℃以下低温敏感,属冻害型调节酶,0℃以下低温时活性升高越快,持续时间越长,抗寒性越强.SOD的启动时间早,POD启动晚.MDA含量越低,峰值出现的时间越晚其抗寒性越强.以上6个指标在低温逆境胁迫下相互协调,共同发生作用.
关键词:马尾松;种源;抗寒性;保护酶
-
5083.纤维素基质固载酶材料制备及固定化漆酶性能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原料,采用新型水热氧化合成方法,制备纤维素基质固定化漆酶载体材料——双醛纤维素(DAC).红外光谱(IR)、固体核磁共振(CP/MAS13C NM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产物结构.测试制备的纤维素基质固载漆酶的酶学性能,并与交联壳聚糖、双醛淀粉固载漆酶的酶学性能进行比较分析,构建酶学性能理论方程.结果表明:新型水热氧化反应成功制备了高醛基含量的氧化纤维素,所得氧化纤维素载体材料固定化漆酶与交联壳聚糖和双醛淀粉固定化漆酶相比,稳定性好,重复使用率高,可在较宽温度和pH范围内保持酶活性,建立的理论方程较好表征了固载酶酶学性能.
关键词:双醛纤维素;水热合成;固定化漆酶;结构表征;酶学性能;dialdehyde cellulose (DAC);hydrothermal synthesis;immobilized laccase;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enzymatic characteristics
-
5084.泡桐顶芽死亡机制研究进展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幼年期泡桐顶芽越冬死亡,翌年多利用侧芽以假二叉分枝的形式生长,造成“冠大干低”,严重影响桐材产量与质量.了解泡桐顶芽死亡的原因、机理及研究进展,对木本植物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对可能导致泡桐顶芽死亡的原因及机制进行综述,重点阐述泡桐顶芽死亡与顶芽生长发育状况、温度、水分、光周期、平埋、内源激素及程序性死亡之间的关系,并对引起泡桐顶芽死亡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泡桐;顶芽死亡;机制
-
5085.南北样带温带区栎属树种幼苗功能性状的变异研究
[农、林、牧、渔业] [2013-11-15]
植物功能性状由生境条件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田间控制实验能够揭示植物功能性状在种内和种间的变异程度.采集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地点6种栎属树种的种子,通过田间栽培试验,以均一环境下1年生幼苗为对象,研究比较种内及种间比叶重、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单位叶重量光合速率、总干物质含量和根冠比5种功能性状的变化差异,并且分析幼苗功能性状与种子性状的关系.结果发现:栎属树种种间幼苗的功能性状变异系数高于种内,并且种内功能性状的差异较小,种间差异性较大,而比叶重和叶片光合速率无论在种间还是种内,其变异率都较小;总干物质量和根冠比与种子质量显著相关,随种子质量增加幼苗的总干物质量和根冠比呈现增加的趋势,比叶重和叶片光合速率与种子质量的相关性较小.
关键词:栎属树种;功能性状;幼苗;种子质量
-
5086.农林牧渔行业: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兽药行业迎来发展契机
[农、林、牧、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1-07]
国外兽药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2011年市场规模达220亿美元。全球兽药行业前五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我国兽药行业现状——防疫意识差、企业数量多实力弱、产品力同质化严重。受益养殖规模化发展,兽药行业迎来发展契机。GMP验收、GSP认证相继出台。兽药质量标准的提高,将凸显大型兽药企业的产品竞争力。目前在国内兽药行业占主导地位的营销模式是从2001 年在行业中开始出现的,以“业务+技术”为主的营销模式,也称为“兽药技术营销模式”。
关键词:兽药行业;防疫意识;产品力;养殖规模化
-
5087.我国红锥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关键词:红锥;ISSR;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Castanopsis hystrix;ISSR;genetic diversity;genetic structure
-
5088.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乔木更新及土壤化学性质对更新的影响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调查太白山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林下与林隙乔木更新及土壤化学性质,分析林隙及土壤化学性质对乔木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巴山冷杉-牛皮桦混交林乔木更新苗密度较小,为0.059株·m-2,但林下与林隙均以巴山冷杉更新苗为主;林下与林隙乔木更新苗密度差异不显著(P=0.160),但巴山冷杉幼苗密度表现为林隙内显著高于林下(P =0.012);相关分析表明,小林隙更利于巴山冷杉更新(r=- 0.397,P=0.030),而林隙大小对牛皮桦更新没有显著影响(r=0.125,P=0.511);在林下,土壤碱解N、全P含量和pH值与牛皮桦更新苗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在林隙内,土壤全P和有效P含量与巴山冷杉更新苗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全P含量与牛皮桦幼树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林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和有效P含量及林隙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全N含量和碱解N含量与牛皮桦和巴山冷杉更新苗密度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林下土壤pH值显著高于林隙,而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和有效P含量显著低于林隙.
关键词:乔木更新;林下;林隙;土壤化学性质;太白山
-
5089.昆嵛山森林群落数量分类、排序及多样性垂直格局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根据野外样方调查和主要立地因子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昆嵛山森林群落进行分类和采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进行排序,并分析植物分布与立地因子的关系及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物种累积曲线分析方法显示40块标准样地抽样充分;TWINSPAN方法将昆嵛山森林群落分为9种类型;样方的DCA排序明确地揭示各群落类型境地分布范围;样地和物种CCA排序较好地揭示立地因子对森林类型和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在中海拔(300 m)出现最大值,至450 m处趋于平缓.Shannon-Wei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但增加趋势不十分明显;Pielou's均匀度指数在海拔500 m以下分布平缓,500 m以上随海拔升高而呈增加趋势.
关键词:昆嵛山;森林群落;物种累积曲线;TWINSPAN;DCA;CCA;物种多样性;海拔梯度
-
5090.基于LPJ-GUESS模型的鸡公山马尾松林生产力和碳动态
[农、林、牧、渔业] [2013-10-15]
应用LPJ-GUESS动态植被模型,模拟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河南鸡公山地区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阔叶混交林的生产力和碳动态.结果表明:在IPCC特别排放情景报告A2和B2情景下,到2100年该地区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的生产力和生物量都不同程度增加,土壤呼吸速率逐步升高,土壤碳储量逐步减少,生态系统碳交换量基本保持平衡.LPJ-GUESS模型可较好地拟合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林的生长动态,未来可以在亚热带其他地区推广使用.
关键词:马尾松;LPJ-GUESS模型;气候变化;碳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