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业] [2021-09-27]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由于刚刚起步,家庭农场的培育发展处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尚无一个完全统一的认定标准。由于各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差别很大,很难提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的具体面积标准。各地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应当从当地实际出发,依据自然经济条件、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确定本地家庭农场的规模标准。国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建立家庭农场注册登记制度,明确家庭农场认定标准、登记办法,制定专门的财政、税收、用地、金融、保险等扶持政策。
[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1-09-27]
[农、林、牧、渔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1-09-27]
[农、林、牧、渔业] [2021-09-27]
[农、林、牧、渔业] [2021-09-26]
中国粮食生产形势持续向好,2020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有资源和技术水平不足以满足食物消费需求,包括大豆在内的粮食进口量也创造了历史新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去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国际农产品市场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由于中国人口总规模巨大,要是不能依靠国内生产守住食物供给的主要部分这个底线也是很危险的。为了切实保障中国食物的供给安全,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挖掘国内潜力,另一方面要在国际上布好局。
[农、林、牧、渔业] [2021-09-26]
2021年8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723 万吨,同比增长14.9%,其中,猪料产量1118 万吨,同比增长41.7%,水产饲料产量382 万吨,同比增长19.0%,蛋禽、肉禽饲料产量分别为268 万吨、802 万吨,同比分别下降4.5%和4.1%。2021 年1-8 月,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19212 万吨,同比增长19.1%,其中,猪料产量8409 万吨,同比增长62.6%,水产料产量1628万吨,同比增长12.7%,蛋禽、肉禽饲料产量分别为2097 万吨、592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9.4%、3.8%。
[农、林、牧、渔业] [2021-09-26]
“十三五”时期,在“土十条”及《土壤污染防治法》两大纲领性文件指引下,我国基本建立了土壤污染防治政策管理框架,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修复行业也实现了从起步到飞速发展的跨越,成绩斐然。然而行业目前仍然面临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尚未实现规范化发展等问题。本文在“十三五”收官之际,从政府端、需求端、供给端三个角度对土壤修复行业政策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战略任务安排,综合研判“十四五”时期行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非市场化与市场化政策工具将得到双强化,业务需求将向多元化、精细化转变,模式与技术突破将加快推动行业变革。
[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金融业,房地产业] [2021-09-26]
本章对城镇化过程中的贫民窟、城中村进行研究。分析贫民窟形成的机理,研究国外贫民窟的治理,以及中国城镇化过程中贫民窟的防治。对城中村的形成提出一种理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解构城中村。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综合,农、林、牧、渔业] [2021-09-26]
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逻辑起点应是工农业实现协调发展。问题在于,在河南省现有的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下,工农业协调发展面临多方面的阻碍和困境,工农业协调发展的困境影响到新型城镇化的同步推进。因此,对河南省工农业协调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阻碍进行理论探讨和学理分析,无疑将会深化对河南省工农业协调发展的认识,并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参考。
[农、林、牧、渔业] [2021-09-26]
近期,紧随国际大宗商品涨价潮,全球农产品价格同样表现“不俗”,加之疫情期间全球货币超发引发通胀,洪灾、干旱、热浪等极端天气频现,国际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与此同时,国内农产品价格受到保价稳供等一系列有效手段推动,价格表现稳定,未对相关农牧业和终端消费价格带来大幅波动。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通过分析此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背后原因可见,气候灾害、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经济复苏带来需求上涨等是主要推动因素。预判未来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尚未消除,但趋势会趋于缓和,且伴随国际农产品上涨压力逐步释放,全球农产品价格也将逐步重拾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