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 [2020-11-06]
2020Q1-Q3 中检院累计批签发疫苗 4.77 亿支,同比增长 24.04%,其中 Q1、 Q2、Q3 分别批签发 1.31 亿支、1.49 亿支、1.97 亿支,同比增长 21.39%、 22.83%、26.84%。
[医药制造业] [2020-11-06]
2020Q3 中 API 板块回调、盈利增速放缓,我们认为,业绩短期受到备 货、汇兑和订单波动性影响,中期景气度本质上源于前向一体化下的产 业升级,我们看好 API 板块的成长性和景气度。
[医药制造业] [2020-11-06]
自下而上,呈星火燎原之势。202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提出“对于 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 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同时相关部门要求综合试点省份要在2020年探索高值耗材带量采购。截止目 前已有多个平台推进。
[医药制造业] [2020-11-06]
2020年前三季度医药上市公司整体的收入增速为2.03%、净利润增速19.03%、扣非净利润增 速19.24%,2020年前三季度在疫情影响逐步消除之下收入端回暖,净利润端明显加速。2020年H1医药上市公司整体的收入 增速为-2.28%、净利润增速6.25%、扣非净利润增速5.63%,Q3出现明显加速,收入增速恢复到10.37%,净利润增速高达 48.25%,扣非净利润增速51.07%。我们认为2020年前三季度上市公司整体数据体现了如下特点:1)2019年在药品带量采 购实施、国家辅助用药目录出台、医保目录调整等冲击之下,医药整体上市公司利润增速承压,但是2020前三季度在疫情影 响之下,净利润增速先抑后扬,加速明显,体现医药的内需和刚需的韧性。2)2020年Q3整体收入增速为10.37%,但利润 增速显著快于收入增速,我们认为是疫情之下公司对于费用有了明显的控制,净利润率提升幅度较大。3)2020前三季度疫 情带动了部分公司业务爆发式增长,对行业利润总量和利润率均有一定带动影响;除了疫情相关子领域,部分非相关或受损 子领域仍有较强表现。
[医药制造业] [2020-11-06]
2020Q3 创新药、CXO 企业和疫苗等生物药企业业绩加速恢复,我们认 为:伴随着我国本土创新力量逐步崛起,后续有望持续为创新药、CXO 和疫苗等生物药行业带来较强业绩确定性。我们强调 CMO/CDMO 赛道 景气加速趋势,重申本土更具成本优势的 CMO/CDMO 企业,在全球产 业链转移中的话语权愈发强大,而目前本身并不高的市占率带来较大提 升空间以及未来全球创新药消费市场对 CDMO 需求的爆发叠加本土 CMO/CDMO 企业产能释放将有望出现多个本土 CMO/CDMO 巨头。
[医药制造业] [2020-11-06]
预计人工晶体植入为增长最快的眼科细分领域之一。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眼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 35% 的盲症、25%的中重度视力损伤等来自未及时治疗的白内障。目前唯一确定有效的治疗手段为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疗法。眼 科细分领域中,植入性产品(人工晶状体、青光眼手术产品等)预计 5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6%,人工晶体将成为增速最 快的细分领域之一。中国是世界上盲症和视觉损伤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内白内障患者占比为 32.5%。
[医药制造业] [2020-11-06]
新冠疫情叠加流感,流感疫苗需求旺盛。2016 年开始,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 迅速,2019 年患病和死亡人数陡增。2019 年患病人数 353.82 万例,比前五年 患病人数总和还多 159.8 万例;2017-2019 年的死亡人数也呈递增趋势,2019 年死亡人数 269 人,较 2018 年增加了 116 人,是 2018 年死亡人数的 1.76 倍。 2020 年 1 月至 8 月,流感发病人数 114.2 万人,死亡人数 138 人,发病人数约 为 2019 年 1/3,死亡人数超过 2019 年死亡人数的一半。国内外已有多位专家 表示,2020-2021 流感季存在流感和新冠同时爆发风险,新冠疫情有可能与流 感疫情相互影响,从而增加疫情的复杂性。此外,近年来全球流感呈现逐步上升 的趋势,对 2020-2021 年流行季期间对新冠疫情的防控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人民教育和认知的不断提升,流感疫苗需求旺盛。
[医药制造业] [2020-11-06]
截至 2020 年 11 月 2 日,科创板共上市 42 家医药公司,营业收入同比 增长 455%,净利润同比增长 441%,远优于 A 股整体医药表现。我们 认为,科创板公司强调科创属性,以成长期公司为主,短期业绩可能会 受外界影响波动较大,后期随着公司不断迭代,研发投入规模化显现, 逐渐进入收获期,或出现盈利稳定及环比改善的趋势,建议持续关注新 技术平台的优质公司。
[医药制造业] [2020-11-06]
医药领跑全行业,医疗器械、CXO、疫苗、药店等表现靓丽。2020年,疫情和流动性两大核心因 素强化医药板块,多数板块迎来戴维斯双击。年初至今申万医药指数上涨48.2%,跑赢沪深300指 数约32.5个百分点行业涨幅排行第四。年初以来,医药子行业保持全线上涨,医疗器械、CXO、 疫苗、药店等涨幅靠前。
[医药制造业] [2020-11-06]
我们选取了247家医药上市公司(不包含科创板),前三季度收入总额13519亿元,归母净利润1317亿元,分别占申万医药全成分结果比例 是:87%、91%,主要剔除了在2019年提取巨额商誉减值损失的企业、在2019年9月以后上市的公司。前三季度,2020年全行业(不包含科 创板)收入增速6.3%,净利润增速29.8% ,扣非净利润增速29.8% 。分季度看,单三季度收入增速14.9%,净利润增速55%,扣非净利润 增速50.6%。收入增速回归三年中枢,净利润增速再创新高。全行业(不包含科创板)前三季度实现业绩正增长的公司有155家,占比59%, 多数公司实现收入正增长(59%,1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