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制造业] [2022-09-15]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制成的、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颗粒。优势突出,可以随证加减,药性强、药效高;同时也标准化程度高、方便卫生、分量明确、便于保存、不易变质。在经历20年的试点后,中药配方颗粒进入国标时代,市场扩容开启。2021年2月《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发布,标志着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结束,实施国家标准。这意味着对配方颗粒定位更加明确、销售范围放开、准入门槛提高、允许跨省销售以及生产质量更加重要。截止2022年9月初,国家药监局分4个批次发布了合计219个配方颗粒国家标准。但对比实际情况中,医院临床常用的品种有400个左右,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所以未来国标品种增加是必然趋势。另外,配方颗粒医保统一编码推出,意味着标准化进程推进以及全国市场医保支付标准有望加速规范。
[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制造业] [2022-09-15]
[医药制造业] [2022-09-14]
IgA肾病(IgAN)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一项跨越多个国家的基于活检的研究的系统回顾表明,总体人口 发病率至少为2.5/100000。由于可能存在未记录的亚临床病例,IgAN的真实患病率和发病率可能高于公认水平。日本的 一项研究表明,16%的同种异体肾移植物(来自活体和已故供体)在移植时进行的活检中有肾小球IgA沉积,其中10%表 现出典型的IgAN组织学特征。在芬兰,1.3%的创伤受害者尸检中检测到亚临床或“无症状性”IgAN。
[医药制造业] [2022-09-14]
2022年上半年原料药板块收入、利润增速放缓。原料药板块共选取36家公司,2022年H1收入519.6亿元( +10.6%),归母净利润约76.1亿元(-1.9%), 扣非归母净利润约71.7亿元(+0.8%);分季度看,板块 2022Q1/Q2收入分别为264.8/254.7亿元(+10%/+1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5/37.6亿元(+4.6%/-7.6% ),扣非归母净利润约35.5/36.3亿元(+3.3%/-1.2%),收入增速放缓、利润略降一方面受疫情封控影响物流发 货受阻,另一方面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从盈利水平看,受制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端短期承压, 2022H1原料药板块毛利率(37.2%)、净利率(14.5%)明显下降;2022Q2期间费率略降,销售费率(8.9%) 、管理费率(6.3%)小幅上升,主要由于疫情封控相关费用支出较多;财务费率(-1.7%)明显下降,主要由汇兑 损益所致;研发费率(5.4%)持续提升,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建设,未来随着外部环境压力缓解,企业经 营生产效率提高、费率下降、规模效应扩大将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医药制造业] [2022-09-14]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 上半年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速为 1.97%,利润平均增速为-19.85%;去年同期医药制造业营业收入平均增 速为30.45%,利润平均增速为87.78%。2022 上半年,A 股申万医药生 物行业共计实现营业收入11639 亿元、净利润1298 亿元、扣非净利润113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90%、2.17%和8.99%;去年同期,行业整体营 业收入、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1.45%、43.63%和45.67%。 受去年同期行业高基数,今年部分地区疫情散发等多因素影响,今年上半 年医药生物行业同比增速回落明显。从盈利能力看,2022 上半年医药生 物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为51.95%(-1.96pp);平均扣非净利率为15.21% (-1.56pp);盈利能力小幅下降。
[医药制造业] [2022-09-14]
关注港股18A医药上市公司创新品种落地,业绩弹性逐步释放。我们选取了49家港股18A医药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总额169亿元(+4.6%),归母净利润亏损206亿元(亏损收窄35.3%),扣非归母净利润207亿元(-31.4%),主要剔除了在2022年1月及以后上市的公司。上半年实现业绩正增长的公司有16家,占比33%,超半数公司实现收入正增长(55%,27/49)。
[医药制造业] [2022-09-14]
中药板块2022年H1收入1465亿元(+2.9%),归母净利润152.5亿元(-17%),扣非归母净利润150亿元(-2.5%),分季度看,2022Q1/Q2收入分别为758.8/706.1亿元(+2.03%/+3.7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9/73.7亿元(-8.5%/-24.5%), 2022Q1/Q2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5亿元/65.5亿元(+2.4%/-8%)。收入增速放缓主要系上半年全国各地疫情散发,销售推广活动部分出现暂停影响。2022H1板块毛利率为46%(-1.4pp),净利率为10.4%(-2.6pp),四费率为33%(-1.2%),板块盈利能力下降主要毛利率受到成本压力影响及部分企业出现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医药制造业] [2022-09-14]
疫情与政策影响明显,板块景气度分化。受到医保控费以及集采的政策影响和疫情反复的影响,医药板块上半年的业绩增速放缓。各个细分板块的增速分化明显:CXO和医疗器械(主要由新冠检测试剂拉动)板块的营收增速超30%,生物制品(除新冠外的其他疫苗高增长)、原料药板块的营收保持10%左右的增长,而化学制剂、医疗服务(医院)等板块的营收基本持平。各板块的利润增速普遍低于营收增速,部分板块上半年利润同比出现下滑。
[医药制造业] [2022-09-14]
医美板块自2021 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监管趋严叠加疫情反复迎来股价调整,步入2022 年监管政策逐步明晰,板块股价自2022 年3 月以来触底反弹,7 月末由于疫情趋严再次下调。整体来看,除却疫情反复的外部环境,2022 年上半年医美行业自身仍然延续2021 年以来的趋势,集中在产品更新和政策监管层面。再深入看,产品端不断更新迭代、监管端不断细化。
[医药制造业] [2022-09-13]
上周(0822-0826)上证综指下跌0.7%,SW 医药生物指数下跌 1.1%,涨跌幅在28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4。生物医药板块 表现前三的分别是化学原料药( +2.4% ) 、医药商业 ( 0.4% ) 、中药( -0.7% ) 。个股涨幅前三为圣济堂 ( +15.33% ) 、理邦仪器( +12.25% ) 、睿昂基因 (+9.55%);个股跌幅前三为冠昊生物(-15.08%)、药康生 物(-12.87%)、博瑞医药(-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