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5768 篇 当前为第 1519 页 共 1577

所属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5181.金属与分子筛含量对预加氢1-甲基萘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考察了加氢裂化催化剂中HY分子筛与金属负载量对其催化1-甲基萘精制油样加氢裂化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性较强的催化剂上甲基四氢萘类反应主要是单分子反应机理,通过异构开环路径生成较大量单环芳烃,同时有一定量BTX化合物生成.HY分子筛质量分数的增加可提高催化剂中中强B酸中心数量,提高四氢萘类异构开环转化成断侧链单环芳烃的选择性;增加催化剂的金属负载量对四氢萘类生成多环烷烃及单环烷烃有利.
    关键词:甲基四氢萘;加氢裂化;金属负载量;分子筛质量分数
  • 15182.响应面法优化煤焦油电化学脱水的操作条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YS-3电脱盐试验与破乳剂评选仪,对中温热解煤焦油电化学脱水进行了实验.考察了破乳剂加入种类和加入量、电场强度、去离子水加入量、脱水温度、脱水时间等6个单因素对煤焦油电化学脱水效果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对破乳剂加入量、去离子水加入量、脱水温度、脱水时间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8种破乳剂中,以多乙烯多胺类引发剂合成的水溶性XD-2破乳剂的破乳效果最好;煤焦油电化学脱水的优化条件为:电场强度900 V/cm、脱金属剂加入量30.0 μg/g、去离子水加入量13.4%(φ)、破乳剂加入量17.4 μg/g,脱水温度108℃、脱水总时间17.3 min,在此条件下,脱水率最高达到99.5%,煤焦油中水含量最低为127.7 μg/g,符合加氧原料油进料要求.
    关键词:煤焦油;响应面法;电化学脱水;破乳剂;coal tar;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electrochemical dehydration;demulsifier
  • 15183.大型燃气乙烯裂解炉燃烧过程的优化模拟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CFD-FLUENT软件建立了乙烯裂解炉炉膛模型,并按照裂解炉实际运行工况,将内燃机清洁燃烧概念,即富氧和烟气再循环引入到炉膛燃烧计算中,计算不同富氧率下燃料气体的放热量和不同烟气再循环率下NOx的分布.结果表明,使用烟气再循环可以有效降低NOx排放,但对燃料燃烧温度以及燃料燃尽率有影响,而利用富氧燃烧可以提高炉内燃料的燃烧放热量,但却增加NOx排放,而使得锅炉排放恶化;采用适宜的富氧率和烟气再循环率,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关键词:裂解炉;富氧燃烧;烟气再循环
  • 15184.水溶性AM/AA/SAS/EDMA四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乙二胺和马来酸酐为单体制备了N,N'-二(4-氧基-2-烯酸)乙二胺(EDMA);以EDMA、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烯丙基磺酸钠(SAS)为单体制备了AM/AA/SAS/EDMA四元共聚物.利用FTIR、SEM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四元共聚物的结构特征,并对其耐温耐盐性能、抗剪切性能和提高采收率能力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为5 000mg/L时,该四元共聚物溶液在95℃下的黏度保留率为39.5%;在10 000 mg/L NaC1,1 000 mg/L CaCl2,l 000 mg/L MgC12·6H2O溶液中的黏度保留率分别为12.1%,19.3%,27.5%;当质量浓度为2 000 mg/L时,在剪切速率为500 s-1下剪切5min后其黏度为28.7 mPa·s,黏度保留率为85.7%;室内采收率实验结果表明,60℃下该四元共聚物的采收率比AM/AA二元共聚物高5.7%.
    关键词:N,N'-二(4-氧基-2-烯酸)乙二胺;丙烯酰胺;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四元共聚物;聚合物驱;N,N'-bis(4-oxobut-2-enoic acid) ethylenediamine;acrylamide;acrylic acid;sodium allylsulfonate;tetra-polymer;polymer flooding
  • 15185.海洋油田原油乳化液高频/高压交流电脱水实验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自行设计的矩形波高频/高压脉冲交流电源和静电聚结器,以取白海洋油田原油配制的含水率分别为5%和20%的2种W/O型原油乳化液为研究对象,对原油乳化液进行了高频/高压静态电脱水实验,与工频/高压交流电源的脱水效果作对比,并测量了乳化液在施加电场前后的电导率.结果表明,相比工频交流电场,高频/高压脉冲交流电场对原油乳化液具有更好的破乳脱水效果;W/O型原油乳化液最佳脱水频率范围在1400~1500 Hz;高频/高压脉冲电场对W/O型乳化液的电导率参比值有明显影响,乳化液在电场作用后的电导率明显高于施加电场前的电导率,同时电导率参比值随电场强度和频率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也可以作为评价原油乳化液脱水效果的指标.
    关键词:海洋原油;W/O型乳化液;高频/高压交流电场;静电聚结机理;脱水率;电导率
  • 15186.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催化剂生产废水中的柠檬酸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泳快速测定催化剂生产废水中柠檬酸含量的方法.考察了缓冲电解质的种类和浓度、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TTAC)浓度、分离电压及检测波长对柠檬酸测定结果的影响.以10 mmol/L磷酸三钠+0.5 mmol/L TTAC为缓冲溶液,采用负电压分离模式,在分离电压25 kV、检测波长200 nm的条件下,柠檬酸在3 min内得到快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10~ 500 mg/L内,柠檬酸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5),方法回收率为99.8%~ 103.6%;柠檬酸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7%和1.98%,检出限为3 mg/L.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催化剂生产过程的工艺控制及废水中柠檬酸含量的监测.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催化剂生产废水;柠檬酸;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atalyst production waste-water;citric acid
  • 15187.响应面法优化固定化微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从炼油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和驯化了1株石油降解菌SJ-1,以秸秆材料WT为固定化载体,采用表面吸附法制备固定化微生物;以胜利原油为反应底物,考察了温度、微生物接种量、原油质量浓度、pH值对原油降解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降解条件,并在优化条件下进行了降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单因素对降解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温度、pH值、原油质量浓度、接种量,其中pH值和原油质量浓度、原油质量浓度和温度的交互影响对原油降解率影响较显著;根据响应面模型计算得到的最佳降解条件为pH值7.0、原油质量浓度5000mg/L、温度34℃、接种量46 g/L,此时原油降解率最高达68.3%;固定化微生物和游离微生物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且前者的降解速率是后者的3.67倍.
    关键词:石油降解菌;固定化微生物;响应面;动力学
  • 15188.油气运移输导层研究及量化表征方法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油气二次运移的发生取决于实际地质条件下运移动力和通道阻力间的相互关系,制约着油气藏的形成过程及空间分布.前人在运移动力方面的定量研究已趋完善,但对于运移通道的研究仍长期停留在定性阶段.基于近年来量化分析通道地质体的尝试,考虑到实际盆地中油气运移研究的尺度及可操作性,借鉴油田开发中储层描述的思想和方法,提出输导层的概念,以实现对油气运移通道的量化表征.输导层定义为:区域盖层之下具有一定厚度的地层单元,为微观上具有孔隙空间和渗透能力的输导体的总和,这些输导体在宏观上几何连接、油气运移发生时相互之间具有流体动力学连通性.根据中国陆相盆地实际情况,总结出砂岩输导体连通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建立砂岩输导层模型的基本工作程序,形成可以利用通常的物性参数进行输导层量化表征的方法,包括5个步骤:①输导层段确定;②输导层砂地比图的勾绘;③输导体的几何连通性分析;④输导层的流体动力学连通性分析;⑤输导层输导性能的量化表征.从建立由不同类型输导体所构成的输导格架的角度,渗透宰应是最为理想的参数.
    关键词:油气运移;通道;输导层;连通性;量化表征
  • 15189.表征化学驱采出液稳定性不同指标的关联性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研究了聚合物、石油磺酸盐及二元复合驱作为驱油剂对孤岛油田采出的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考察用不同指标表征乳状液稳定性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60℃、破乳剂TA1031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随各种驱油剂质量浓度的增大,原油乳状液破乳脱水率降低,120 min时脱水率由高到低的原油乳状液体系的顺序为石油磺酸盐体系、聚合物体系、二元复合驱体系,对应的稳定性评分SV值逐渐增大,体系的静态稳定性逐渐增强;对应的破乳后水相Zeta电位绝对值、电导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二元复合驱体系、聚合物体系、石油磺酸盐体系;水相中的油滴中值粒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石油磺酸盐体系、聚合物体系、二元复合驱体系.水相的Zeta电位值越负、电导率越高、水中油滴中值粒径越小,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越强,脱水率也越低,表明表征化学驱采出液稳定性的各指标具有很好的关联性.
    关键词:驱油剂;表征;静态稳定性;脱水率;Zeta电位;电导率;界面张力
  • 15190.煤焦油馏分油用作煤直接液化起始溶剂的加氢稳定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煤焦油馏分油中的洗油与脱晶蒽油以质量比1∶1混合的油为原料,在处理量500 kg/h的加氢稳定中试装置上进行洗油与脱晶蒽油混合油的加氢稳定试验.利用常温常压旋转黏度仪测定混合油加氢所得溶剂的黏度,考察其成浆性能;采用0.5L搅拌式高压釜考察了混合油不同次数加氢所得溶剂的煤直接液化反应效果.结果表明,洗油与脱晶蒽油的混合油经过加氢处理后,表观黏度降低,用来配制油煤浆表现出良好的成浆性能;用作煤直接液化溶剂具有较强的供氢性能,以经过3次加氢后所得溶剂作为煤直接液化溶剂,可得到89.47%煤转化率,63.06%油收率.洗油和脱晶蒽油混合油加氢后所得溶剂是一种效果良好的煤直接液化开工用起始溶剂.
    关键词:煤液化;煤焦油;起始溶剂;催化加氢;供氢性
首页  上一页  ...  1514  1515  1516  1517  1518  1519  1520  1521  1522  152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