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91.Cu-SSZ-13分子筛对甲醇转化制烯烃反应的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四乙烯五胺与硫酸铜的络合物为模板剂合成了低硅铝比的Cu-SSZ-13分子筛,对其进行了XRF、XRD、SEM、FTIR和N2脱附-吸附表征,考察了Cu-SSZ-13分子筛对甲醇转化制烯烃(MTO)反应的催化性能,并对Cu-SSZ-13分子筛的失活原因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Cu-SSZ-13分子筛的晶粒尺寸为0.4~ 5.0 μm,硅铝比为3.7.实验结果表明,Cu-SSZ-13分子筛对MTO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和烯烃选择性,在开始反应的60 min内,甲醇转化率为100%,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最高可达87.3%.对失活的Cu-SSZ-13分子筛进行10次再生处理,再生后的分子筛具有与新鲜分子筛相似的催化活性,Cu-SSZ-13分子筛失活的主要原因是积碳.
关键词: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甲醇转化制烯烃;四乙烯五胺;Cu-SSZ-13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methanol-to-olefins;tetraethylene pentamine
-
15192.FCC废催化剂细粉合成超细Y型分子筛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FCC废催化剂细粉为原料,通过向合成体系中引入无机盐、调变碱度和结晶温度,可以控制Y型分子筛的粒径,得到了大比表面积超细Y型分子筛.以减压蜡油(VGO)为原料油,考察了超细Y型分子筛粒径对催化剂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体系中引入NaCl可以显著降低Y型分子筛的粒径,较高的碱度和较低的合成温度有利于构建超细Y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减小分子筛的粒径可以提高轻油的选择性和重油转化率,以及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合成的超细分子筛还显示了优良的水热稳定性.
关键词:FCC废催化剂细粉;超细Y型分子筛;粒径;裂化性能
-
15193.基于山梨醇类α成核剂的α/β复合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山梨醇类成核剂S20为α成核剂分别与3种β成核剂TMB-5,HHPA-Ba,PA-03复合得到复合成核剂,建立了成核剂含量与△TCp(△TCp为成核等规聚丙烯(iPP)结晶峰值温度与非成核iPP结晶峰值温度的差值)的关系曲线,考察了复合成核剂对iPP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成核剂含量与△TCp的关系曲线可确定复合成核剂的最佳配比;以S20为α成核剂制备复合成核剂时,复合成核剂的总含量以大于0.10%(w)(基于iPP的质量)为宜;确立复合成核剂最佳配比的实验方法适用于以S20为α成核剂的α/β复合成核剂体系;当成核剂以最佳配比复合时,成核iPP的刚性和韧性可同时提高.
关键词:等规聚丙烯;山梨醇类成核剂;α/β复合成核剂;isotactic polypropylene;sobitol nucleating agent;α/β composite nucleating agent
-
15194.Mg和Co取代的MeAPO-31分子筛的微波加热合成及其在正癸烷加氢异构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不同杂原子取代的MeAPO-31分子筛(Me为Mg或Co),并用浸渍法制备了担载型Pd/MeAPO-31双功能催化剂.通过XRD,N2物理吸附,UV-Vis DRS,SEM,NH3-TPD和Py-IR等方法对其结构和酸性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Pd/MeAPO-31双功能催化剂在正癸烷加氢异构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微波加热法在170℃晶化2h,可合成出具有ATO拓扑结构的纯相MeAPO-31分子筛纳米晶.通过改变初始凝胶中杂原子的种类和组成,可调变MeAPO-31分子筛的酸性和催化反应性能,以Mg( NO3)2·6H2O为镁源所合成的MgAPO-31 (N)分子筛样品的总酸量最大,中强酸位数目最多.Pd/MgAPO-31 (N)对正癸烷加氢异构化反应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异构化选择性,在340℃下,正癸烷转化率为85.5%时,异癸烷的选择性高达90.3%.
关键词:MeAPO-31分子筛;同晶取代;微波加热;正癸烷;加氢异构化
-
15195.焦化柴油中二苯并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加氢脱硫反应动力学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20 mL高压连续反应装置,在压力5.0MPa、体积空速0.7~3.0 h1、氢/油体积比400、温度330℃的条件下,考察了焦化柴油中难脱除的二苯并噻吩类含硫化合物( DBTs)在工业化负载型NiMo/γ-Al2O3催化剂上的加氢脱硫(HDS)反应活性.采用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GC-PFPD)对加氢前后焦化柴油中含硫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它们在深度HDS过程中的脱除规律,建立了难脱除DBTs的HDS反应一级动力学模型.焦化柴油的深度HDS过程中,DBTs尤其是4位和6位取代的DBTs是最难脱除的含硫化合物,各含硫化合物的HDS反应速率常数大小顺序为DBT、4-MDBT、4-EDBT、3,6-DMDBT、4-E,6-MDBT、2,4,6-TMDBT、4,6-DMDBT.
关键词:焦化柴油;加氢脱硫;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反应动力学;二苯并噻吩
-
15196.富氧天然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油田水中的钡含量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建立了一种富氧天然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确定了实验参数和原子化气的流量,考察了溶液pH对钡含量测量结果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工作条件,并用该方法测定了油田水中的钡含量.得到的工作条件为:测定波长553.6 nm,灯电流6mA,狭缝宽度0.2 mm,燃烧器高度7 mm,空气流量0.25 m3/h,天然气流量0.18 m3/h,氧气流量0.18 m3/h.采用该方法测定水溶液中的钡含量时,灵敏度为6.29 mg/L(1%吸收),检出限为0.07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2.99%.在待测溶液中添加二乙基三胺五乙酸,在pH=12的条件下,该方法可准确地测定模拟油田水样中的总钡含量,灵敏度为6.77 mg/L(1%吸收),检出限为0.06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63%;与采用该方法测定水溶液中的钡含量相比,精密度升高.
关键词:富氧天然气原子吸收光谱法;油田水;钡含量;oxygen-enriched gas flam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oil field water;barium content
-
15197.常见黏土矿物电镜扫描微孔隙特征与甲烷吸附性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野外采集的黏土岩的电镜扫描图像分析显示,黏土矿物孔隙分布于颗粒之间和颗粒内部板片自然错断处,前者形态不规则,后者呈楔形或面状缝隙.具层间结构的蒙脱石层内发育纳米级连通孔隙.蒙脱石微孔隙最为发育,伊-蒙混层黏土次之,其粒间孔和层面缝隙为20~100 nm,层内连通孔隙小于50 nm.高岭石黏土主要发育20~100 nm的粒间孔.伊利石和绿泥石晶体颗粒较大,以微米级孔隙为主.吸附实验所反映的各种黏土矿物甲烷吸附能力与电镜扫描反映的微孔发育程度相吻合,指示泥页岩中的纳米级微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泥页岩的比表面积和气体储存能力.黏土岩的孔隙发育与岩石成因和成岩演化有关,孔隙大小主要受黏土颗粒大小的控制.
关键词:黏土矿物;孔隙结构;甲烷吸附;页岩气;电镜扫描
-
15198.硝酸预处理对Pd/C催化剂微观结构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对椰壳活性炭进行预处理,然后以浸渍法制备了精对苯二甲酸精制用Pd/C催化剂.通过SEM、TEM、EDS、XRD及比表面积和孔结构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硝酸预处理对Pd/C催化剂微观结构的影响,并探讨了其结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SEM、TEM及孔结构测试的结果表明,适宜浓度(1.2mol/L)的硝酸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活性炭的平均孔径和中孔体积,减小Pd晶粒尺寸,提高Pd在载体上的分散性.EDS表征结果显示,硝酸预处理使催化剂表面新增7.57%(w)的氧元素.XRD表征结果显示,硝酸预处理对催化剂的物相基本无影响.硝酸预处理使活性炭载体表面产生含氧基团,增大载体孔径、中孔体积和有效负载面积,抑制Pd晶粒的增大,促进Pd的分散,从而提高其催化活性.
关键词:钯炭催化剂;硝酸预处理;精对苯二甲酸;微观结构;palladium/carbon catalyst;nitric acid pretreatment;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microstructure
-
15199.新戊二醇/季铵盐开放体系中磷酸铝分子筛的离子热合成与表征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离子热合成法,在新戊二醇/季铵盐(四乙基氯化铵、甲哌嗡)低共熔混合物开放体系中研究了磷酸铝分子筛的离子热合成,成功地合成了2种具有AFI和ERI拓扑结构的磷酸铝分子筛AlPO4-5和AlPO4 -17,二者分别以体系中的四乙基氯化铵和甲哌嗡组分作为模板剂晶化而成.考察了不同的离子热合成条件(F/Al、P/Al、晶化温度)对产物的影响,采用XRD、SEM、TG及CHN元素分析手段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离子热合成;低共熔混合物;磷酸铝;分子筛;开放体系
-
15200.非负载型NiMoW加氢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性能评价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NiMoW复合氧化物为前躯体制备高活性非负载型NiMoW加氢催化剂,考察了制备过程中黏结剂、胶溶剂、熟化处理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BET、XRD、SEM、TEM、强度测定、堆密度测定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采用模拟柴油体系和真实柴油为原料对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黏结剂、胶溶剂以及适宜的熟化处理方法,不但可以保持催化剂原有活性相结构,而且能减小催化剂颗粒度,增大比表面积及孔容、孔径,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在345℃、7.0 MPa、空速2.0 h-1条件下,采用熟化处理制备的NiMoW-H催化剂,可将柴油中的硫质量分数由3690 μg/g降低到9 μg/g,而NiMoP/Al2O3参比催化剂仅降低到103 μg/g.
关键词:非负载型催化剂;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NiMoW;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