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5763 篇 当前为第 1522 页 共 1577

所属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5211.高硅ZSM-5分子筛介孔化及其催化裂解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不同浓度的Na2CO3溶液对高硅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使其介孔化.对改性前后的ZSM-5分子筛进行了XRD、SEM、N2-吸附脱附和NH3-TPD等表征,并在小型固定床装置上考察了介孔化对正己烷催化裂解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变Na2CO3溶液的浓度可以在保持骨架的同时产生介孔,增大分子筛的介孔孔容和总孔容,有效地调变分子筛的孔径分布;Na2CO3溶液改性ZSM-5分子筛对其正己烷的催化裂解活性几乎没有影响,但是由于介孔化处理优化了分子筛的扩散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氢转移等二次反应,从而提高了丙烯的收率,丙烯的选择性明显增加.
    关键词:Na2CO3改性;高硅ZSM-5分子筛;催化裂解;丙烯选择性
  • 15212.氧对CH3Cl转化为烃类化合物反应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为探讨甲烷氧氯化反应和CH3Cl转化为烃类化合物(MeXTH)反应串联进行的可能性,研究了甲烷氧氯化反应原料之一的氧对CH3Cl在SAPO-34催化剂上发生MeXTH反应的影响.无氧条件下,CH3Cl初始转化率(反应时间60 min以内)接近100%,乙烯选择性大于30%,丙烯选择性大于25%;而有氧条件下,当氧含量为6.7%(φ)时,CH3Cl初始转化率低于40%,乙烯选择性小于6%,丙烯选择性小于1.5%;随氧含量的降低,CH3Cl初始转化率、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逐渐提高.NH3-TPD和TG表征结果显示,氧一方面会与反应中间体多甲基苯发生催化燃烧反应,降低其含量;另一方面会使催化剂表面积碳,降低其表面强酸量.降低反应气中的氧含量,可减轻氧对MeXTH反应的负作用.
    关键词:一氯甲烷;SAPO-34催化剂;氧气;乙烯;丙烯;烃;chloromethane;SAPO-34 catalyst;oxygen;ethylene;propylene;hydrocarbon
  • 15213.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聚集类型、特征、机理及展望——以中国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是石油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在油气类型、地质特征及聚集机理等方面明显不同.常规油气研究的灵魂是成藏,目标是回答圈闭是否有油气;非常规油气研究的灵魂是储层,目标是回答储集有多少油气.非常规油气主要表现在连续分布、无自然工业产量.目前,常规油气面临非常规的问题,非常规需要发展成新的“常规”.伴随技术的进步,非常规可向常规转化.常规油气聚集包括构造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油气以孤立的单体式或较大范围的集群式展布,圈闭界限明显,储集体发育毫米级—微米级孔喉系统,浮力成藏.非常规油气聚集包括致密砂岩油和气、致密碳酸盐岩油和气、页岩油和气等,一般源储共生,大面积连续或准连续分布于盆地斜坡或中心,圈闭界限不明显,页岩系统储集体广泛发育纳米级孔喉,浮力作用受限,油气以原位滞留或短距离运移为主.以中国重点盆地致密油和致密气为例,系统分析了其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非常规油气储集空间主体为纳米级孔喉系统,局部发育微米—毫米级孔隙,其中页岩气储层孔径为5~200 nm,致密灰岩油储层孔径为40~500 nm,致密砂岩油储层孔径为50~900 nm,致密砂岩气储层孔径为40~700 nm.针对全球石油工业和纳米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纳米油气”的概念,指出“纳米油气”是未来石油工业的发展方向,需要发展纳米油气透视观测镜、纳米油气驱替剂、纳米油气开采机器人等换代技术,油气智能化时代将随之到来.
    关键词:常规油气;非常规油气;页岩系统油气;纳米油气;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气;页岩油;连续型油气聚集
  • 15214.添加剂对2,4-二甲基-5-(1’-丁基)癸基苯磺酸钠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应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2,4-二甲基-5-(1’-丁基)癸基苯磺酸钠在水溶液中的胶柬化热力学性质,分别考察了温度、无机盐和短链醇对2,4-二甲基-5-(1’-丁基)癸基苯磺酸钠在水溶液中形成胶束的影响.结果表明,2,4-二甲基-5-(1’-丁基)癸基苯磺酸钠在水溶液中的胶束化过程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温度升高先是有利于胶柬的形成,而后又不利于胶束的形成;无机盐的加入促进了胶束的形成,且反离子价态数和浓度越大,越有利于胶柬形成;短链醇的加入促进了胶束的形成,且醇烷基碳原子数越多,越有利于胶束的形成,但乙醇的加入却不利于胶束形成,甚至无法形成胶束.
    关键词:烷基芳基磺酸盐;胶束;添加剂;反离子;热力学
  • 15215.SiW/ZrO2/MCM-41催化苯甲醚酰化反应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逐层浸渍法制备了MCM-41介孔分子筛负载ZrO2及硅钨酸(SiW)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在以苯甲醚为原料、乙酸酐为酰化试剂的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同时对催化剂进行XRD、N2吸-脱附测试、DSC、FTIR、NH3-TPD等表征,研究了ZrO2与SiW及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W直接负载到MCM-41后,SiW与载体发生相互作用使Keggin结构发生畸变,导致活性下降;但SiW通过ZrO2接枝负载到MCM-41后,SiW较好地分散在载体表面且保持了完整的Keggin结构,SiW与zrO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催化剂上强酸中心的数目,显著提高了催化活性.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ZrO2负载量20%(w),SiW负载量60%(w),焙烧温度200℃;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110℃,催化剂用量为0.2g(基于10mmol乙酸酐),苯甲醚与乙酸酐的摩尔比10.
    关键词:硅钨酸/氧化锆/MCM-41介孔分子筛催化剂;苯甲醚;Friedel-Crafts酰化反应;tungstosilicic acid/zirconia/MCM-41 mesopore molecular sieve catalyst;anisole;Friedel-Crafts acylation
  • 15216.高碱值磺酸锂的合成及其在SD15W/40和CD15W/40油品中的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正交实验获得了高碱值磺酸锂合成的优化条件,并进行了中型放大;比较了各种高碱值磺酸盐应用于15W/40多级油的性能.结果表明,高碱值磺酸锂合成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助剂4 g、脱水率100%、促进剂用量25 mL、二氧化碳通入量100%.高碱值磺酸锂的硫酸盐灰分为0.34%,在各种清净剂中最少,金属腐蚀性最低,高温清净性、抗泡性最好,抗氧化安定性与高碱值磺酸镁相近,抗磨性较差.随着高碱值磺酸锂单剂用量从0增加到0.6g,SD15W/40油品的清净性逐渐变好,抗磨性变化不大,抗氧化性略微变坏,分散性能基本不变;随着高碱值磺酸锂从0增加到0.6g,CD15W/40油品的高温清净性进一步变好,氧化诱导期基本不变,抗磨性略微降低.
    关键词:低灰分清净剂;高碱值磺酸锂;清净性;抗氧化性;抗磨性;腐蚀性
  • 15217.四氢呋喃催化氨化合成吡咯烷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H-ZSM-5系列分子筛、HY、Hβ、Al2O3等固体酸作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其对四氢呋喃催化氨化合成吡咯烷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 Si) /n( Al) =80的H-ZSM-5催化剂的活性最佳,其催化四氢呋喃氨化合成吡咯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常压,反应温度350℃,氨气与四氢呋喃摩尔比6,停留时间6.9s,此时四氢呋喃的转化率为82.9%,吡咯烷的收率为62.3%.在优化条件下催化剂连续工作600 h,四氢呋喃的转化率保持在75%以上,吡咯烷的选择性有所降低,但吡咯烷的收率仍然保持在55%以上.利用XRD、N2吸附-脱附和NH3-TPD等手段对使用前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得出催化剂活性下降是由于较长时间的连续反应使得催化剂表面产生了积炭,堵塞了催化剂内部较小孔径的孔道,覆盖了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位点.利用空气氧化法对催化剂进行在线再生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基本恢复到初始水平.
    关键词:四氢呋喃;氨;吡咯烷;H-ZSM-5
  • 15218.北美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及影响分析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4]

    北美是全球已探明致密油资源量最丰富的地区,且美国和加拿大对致密油的勘探开发理论认识全面、技术研发相对成熟,是全球实现致密油商业化开采的两个典型国家。本文通过梳理北美地区致密油勘探开发现状及发展前景,从资源供需、行业发展、地缘政治和国际油价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影响,认为致密油在北美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美国的原油产量,展示了其成功开发的必备条件,也改变了世界能源供需的版图;但其他国家受地质条件和配套设施等制约,尚无法快速实现商业化,致密油在全球的产量不足以改变国际油价的走势。
    关键词:致密油;商业开发OPEC;国际油价地缘政治;北美;美国;加拿大
  • 15219.中国沥青、燃料油和润滑油市场2013年二季度分析及三季度展望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4]

    二季度,沥青表观消费量同比和环比均增加,主要表现在各环节沥青库存增长较快,实际终端消费需求却不理想。二季度终端需求持续低迷的原因主要是:1)进入4月份各地冬储需求告一段落,而下游道路工程尚未大规模施工,沥青需求开始转淡;2)从5月中后期开始,市场进入多雨季节,各地区项目开工整体缓慢,终端需求持续疲软;3)焦化和调油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对沥青资源的分流有限。
    关键词:沥青;燃料油;润滑油;季度分析;季度展望
  • 15220.石化汇编——第625期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013-10-12]

    报告从战略性分析、环境信息、竞争对手情报、资讯信息快报、市场行情与数据分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评论。
    关键词:石油化工;战略性分析;环境信息;竞争对手情报;资讯信息快报;市场行情
首页  上一页  ...  1517  1518  1519  1520  1521  1522  1523  1524  1525  1526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