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991.甲基苯基碳酸酯歧化合成碳酸二苯酯的研究进展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综述了甲基苯基碳酸酯(MPC)歧化反应过程的研究进展.MPC歧化是碳酸二甲酯(DMC)与苯酚酯交换合成碳酸二苯酯(DPC)路线中的重要步骤,深入研究MPC歧化对提高DPC的收率有重要作用.介绍了MPC歧化反应热力学过程、均相和多相催化体系、动力学及合成工艺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催化体系和工艺研究结果.多相催化剂的开发焦点集中在以PbO,TiO2,MoO3为活性组分的金属氧化物方面;适宜的歧化合成DPC的工艺是减压反应工艺.
关键词:甲基苯基碳酸酯;碳酸二苯酯;碳酸二甲酯;歧化反应;酯交换;催化剂;methyl phenyl carbonate;diphenyl carbonate;methyl phenyl carbonate;disproportionation;transesterification;catalyst
-
14992.脱除硫化氢的凹凸棒石基纳米氧化锌脱硫剂的实验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沉淀法在凹凸棒石上负载纳米氧化锌,制得凹凸棒石基纳米氧化锌脱硫剂,用于高浓度硫化氢脱除.通过正交实验,以脱除高浓度硫化氢的硫容为目标,进行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以3%(质量分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为改性剂,用1%(质量分数)硝酸溶液酸化凹凸棒石,在温度30℃、pH值10~12下沉淀反应6h,120℃干燥,250℃焙烧3h,制得的改性凹凸棒基脱硫剂脱除高浓度硫化氢的最大硫容达到20.40%.
关键词:脱硫剂;纳米氧化锌;凹凸棒石;沉淀法
-
14993.基于分形维数的钻头优选指数标度法及其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应用指数标度法的基本理论,建立了钻头优选的层次结构模型.指数标度中的相邻重要度比率采用新的方法来确定,其中准则层的相邻重要度比率按照一般的经济问题选取,钻头方案层的相邻重要度比率应用岩屑分形维数进行确定.改进后的选取方法有效地增强了模型的定量评价功能,同时保留了该模型的灵活性.该模型的使用不受区域限制,准则选取灵活,准则资料易于获取.经现场应用验证,该模型能够定量评价牙轮钻头方案的综合性能的优劣,优选结果准确.
关键词:钻头优选;分形维数;指教标度;相邻重要度比率;定量评价
-
14994.SZorb吸附剂中锌铝尖晶石形成原因的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锌铝尖晶石的生成是导致S Zorb吸附剂活性下降和碎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XRD、原位XRD和27Al MAS-NMR手段研究了S Zorb吸附剂中锌铝尖晶石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S Zorb吸附剂中不同的铝源与ZnO共存时形成锌铝尖晶石的倾向性有很大差异,含无定型Al2 O3的铝源与ZnO更容易形成锌铝尖晶石.再生过程中焙烧温度的控制对锌铝尖晶石的形成也有重要的影响,随再生温度的提高,锌铝尖晶石的生成速率加快.
关键词:SZorb吸附剂;锌铝尖晶石;铝源;原位XRD;表征
-
14995.SrFe2O4应用于苯乙烯选择性催化氧化制苯甲醛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尖晶石型铁酸锶,利用苯乙烯选择性氧化为探针反应,对其进行了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金属原子数的最佳配比n(Fe)∶n(Sr)=2 ∶ 1,催化活性最高.通过XRD检测,铁酸锶的最佳焙烧温度为973 K,揭示了铁酸锶的内部结构和规律性.在常压和催化剂用量0.5g的前提下,最佳反应条件:n(H2O2)∶n(Styrene)=1 ∶ 1,反应温度343 K,反应时间9 h;苯甲醛的选择性达到了65.7%,收率为34.3%.该工艺路线拥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性能优异等优点,为开拓其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SrFe2O4;溶胶-凝胶法;苯乙烯;苯甲醛;催化氧化
-
14996.Al/BMMs双介孔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异丙苯催化裂化中的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通过后铝化合成方法制备了Al/BMMs双模型介孔分子筛催化剂;采用XRD、BET、FT-IR、TG等分析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且考察了不同硅/铝摩尔比的催化剂在异丙苯催化裂化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反应后Al/BMMs催化剂仍然保持了双介孔结构;同时随着Al含量的增加,异丙苯的转化率增加,当n(Si)/n(Al)=20时,转化率达到最大(约54%).
关键词:双模型介孔分子筛(BMMs);表征;异丙苯;催化裂化
-
14997.新型高性能气相法聚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通过简化的合成方法,制备了新型高性能MgCl2-SiO2复合载体型气相法聚乙烯Ziegler-Natta催化剂(NGE),通过BET,SEM,XR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采用淤浆聚合的方法评价了催化剂的乙烯/1-己烯共聚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的形态、结构与聚合活性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NGE催化剂的聚合活性达到4 510~7 526 g/g(以单位质量催化剂上共聚物的产量计),当共聚单体1-己烯的加入量为2 mL时,催化剂的性能较好,共聚物产品的堆密度达0.382 g/cm3,熔体流动指数(10 min)为0.45 g,粒径为75~ 750 μm的颗粒含量为99.32%(w);NGE催化剂是传统M催化剂的聚合活性7倍左右,共聚物产品的堆密度提高了10%左右,NGE催化剂的共聚能力优于M催化剂.
关键词:Ziegler-Natta催化剂;复合载体;乙烯;1-己烯;气相聚合;Ziegler-Natta catalyst;composite support;ethylene;1-hexene;gas phase polymerization
-
14998.氧化硅源和氧化锌颗粒大小对SZorb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考察了氧化硅源和氧化锌颗粒大小对所制备的S Zorb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氧化硅源L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较低的硅酸锌生成速率,平衡活性高;氧化锌的颗粒大小对吸附剂的活性有较大的影响,高比表面积的氧化锌制备的吸附剂初始活性较高,但由于硅酸锌的生成速率高,活性下降较快,而采用适中的氧化锌颗粒制备的吸附剂具有较好的平衡活性.
关键词:SZorb;吸附剂;硅酸锌;生成速率;氧化硅源
-
14999.无助乳化剂的非离子型石蜡乳液的制备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机械搅拌与均质机联用的方法,以58#全精炼切片石蜡为原料进行制备石蜡乳液的实验,考察乳化剂、乳化剂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水用量和乳化时间等因素对石蜡乳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比单一乳化剂的乳化效果好;对石蜡乳化效果影响大小的顺序是乳化剂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水用量>乳化时间;制备石蜡乳液的最佳条件为:m(Span-80):m(Tween-80)=2:3、乳化剂用量9%(w),乳化温度80℃,乳化时间40 min,乳化水用量74%(w),搅拌转速l 000 r/min,在此条件下所得石蜡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36 μm.
关键词:非离子型石蜡乳液;58#全精炼切片石蜡;乳化剂Span-80;乳化剂Tween-80;无助乳化剂;nonionic paraffin emulsion;58# fully refined paraffin slices;emulsifier Span-80;emulsifier Tween-80;coemulsifier-free
-
15000.ZSM-5/MCM-41介孔硅铝分子筛担载Pd和Pt制备加氢脱硫催化剂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将ZSM-5溶于偏硅酸钠水溶液,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模板剂,用水热合成法自组装合成了具有较强酸性和不同SiO2/Al2O3摩尔比(n(SiO2)/n(Al2O3))的ZSM-5/MCM-41介孔硅铝分子筛(记为ZM(x),x=n( SiO2 )/n(Al2O3)).以二苯并噻吩(DBT)质量分数为0.8%的十氢萘溶液为模型化合物,考察了Si-MCM-41和ZM(x)担载的Pd和Pt催化剂催化加氢脱硫(HDS)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担载Pt和Pd不会破坏ZM(x)的介孔结构;DBT在Pd催化剂上主要通过加氢路径脱硫,而在Pt催化剂上则直接脱硫和加氢2条反应路径并重;Si-MCM 41为载体的催化剂HDS活性较低并且失活较快,以ZM(x)为载体的Pd和Pt催化剂加氢活性、加氢脱硫活性、加氢裂化活性及稳定性都有显著提高;ZM(x)担载的Pt和Pd催化剂催化HDS反应的活性可能与其活性组分分散度以及载体的B酸和L酸比例(B/L)有关,具有较好的活性组分分散度和较高B/L比例的ZM(60)担载的Pd和Pt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加氢脱硫活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加氢脱硫;MCM-41;ZSM-5;介孔硅铝分子筛;Pd;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