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5768 篇 当前为第 1496 页 共 1577

所属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4951.L-亮氨酸Schiff碱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L-亮氨酸和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了L-亮氨酸缩水杨醛配体(TS),TS再与金属Pd(Ⅱ)和Cu(Ⅱ)配位合成L-亮氨酸缩水杨醛Pd(Ⅱ)-Cu(Ⅱ)异双核配合物(PdCuTS).采用FTIR,UV-Vis,ICP,1H NMR等方法表征并分析了PdCuTS的结构和组成.将PdCuTS应用于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中,考察了助剂Cu(OAc)2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PdCuTS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dCuTS对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优化的反应条件为∶n(PdCuTS)=0.02mmol、n(PdCuTS)∶n(四丁基溴化铵)∶n(对苯二酚)=1∶50∶100、Cu(OAc)2用量0.03 g、苯酚用量2.5 g、反应温度110℃、反应压力4.5 MPa(n(CO)∶n(O2)=8∶1)、反应时间8h;在此条件下,碳酸二苯酯的收率为20.0%,选择性为47.3%.
    关键词:氨基酸;L-亮氨酸Schiff碱型催化剂;异双核配合物;苯酚;氧化羰基化;碳酸二苯酯;amino acid;L-Leucine Schiff base catalyst;hetero-binuclear complex;phenol;oxidative carbonylation;diphenyl carbonate
  • 14952.脱铝HY分子筛酸中心结构与酸性的固体NMR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分子筛的催化活性与酸性质密切相关,其酸性质与酸中心结构紧密相关.制备不同温度焙烧的脱铝HY分子筛,利用固体核磁共振结合探针分子技术,探讨了脱铝HY型分子筛的酸中心结构(Al的配位状态)、酸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焙烧NH4Y时,焙烧温度越高,形成的非骨架铝物种越多;高温焙烧的脱铝HY分子筛中存在3种非骨架铝物种,分别为四配位、五配位和六配位非骨架铝.铝配位状态决定了酸类型及酸强度,骨架四配位铝对应于B酸位,非骨架六配位、五配位及四配位铝物种均对应于L酸位;非骨架铝物种的存在导致了B酸位的酸性增强.
    关键词:固体核磁共振;探针分子;脱铝HY分子筛;非骨架铝物种;L酸;B酸
  • 14953.内外给电子体在丙烯聚合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上)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概述了用于丙烯聚合的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中内给电子体和外给电子体的最新研究发展,重点探讨了内、外给电子体用于丙烯聚合时的作用机理,催化剂活性中心结构和催化剂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还综述了外给电子体对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立构规整性、催化剂的活性以及制备的聚丙烯的等规度、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热性能和等规序列分布等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丙烯聚合;聚丙烯;内给电子体;外给电子体;Ziegler-Natta催化剂;相对分子质量分布;propylene polymerization;polypropylene;internal electron donor;external electron donor;Ziegler-Natta catalyst;relative molecular mass distribution
  • 14954.Pd/Al2O3-TiO2催化剂的制备条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含K2O的Al2O3-TiO2复合物为催化剂载体,考察了浸渍液pH值、浸渍液浓度、浸渍时间和焙烧温度对Pd/Al2O3 -TiO2催化剂颗粒的蛋壳厚度、Pd粒子粒径等的影响.采用BET、TEM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选择较佳制备条件的Pd/Al2O3-TiO2催化剂进行了C4馏分选择加氢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浸渍液pH值的减小,催化剂颗粒的蛋壳厚度增加;浸渍溶液的浓度越高,浸渍时间越长,越有利于金属在催化剂内层的分布;浸渍液的pN值并不会影响Pd/Al2O3-TiO2催化剂Pd粒子最终的大小.催化剂焙烧温度越高,Pd粒子的平均直径越大,Pd的分散度越小.在反应温度40℃、压力1.5 MPa、体积空速8.0 h-1、氢/炔摩尔比2.5的条件下,较佳制备条件的Pd/Al2O3-TiO2催化剂催化C4馏分加氢的炔烃转化率73%、丁二烯选择性85%、丁二烯损失率2.5%.
    关键词:蛋壳型催化剂;浸渍条件;Pd催化剂;C4馏分;选择性加氢
  • 14955.二甲苯异构化的反应化学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分子模拟计算方法计算了二甲苯的分子轨道、3种二甲苯与H+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二甲苯异构化过程中2种分子内反应机理的能量路径和过渡态.结果表明,苯环骨架异构(简称1,3-迁移)的过渡态路径比甲基在苯环上转移(简称1,2-迁移)路径复杂,且1,3-迁移路径过渡态最高能垒值220.5 kJ/mol远高于1,2-迁移的过渡态最高能垒85.1 kJ/mol.由此推测,甲基在苯环上转移的1,2-迁移为二甲苯分子内异构化反应的主要机理路径.
    关键词:二甲苯;异构化;分子轨道;过渡态;反应机理
  • 14956.高压交流电场中单液滴振荡特性实验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白油和水为实验介质,利用显微高速摄像系统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高压交流电场(AC)作用下水滴在油中的振荡特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电场强度、频率、油品黏度、介电常数、油-水界面张力以及液滴直径对液滴伸缩变形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流电场作用下液滴变形度呈周期性变化,且变形度变化频率是电场变化频率的2倍;液滴变形度主要受电场强度、液滴直径、油-水界面张力等因素的影响,而液滴伸缩变形幅度受电场频率、油品黏度和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明显;在50~300 Hz的交流电场中,电场频率越大、油品黏度越高、油-水界面张力越低,液滴的伸缩变形幅度越小;电场强度和直径对液滴伸缩变形幅度的影响不明显.
    关键词:交流电场;液滴;变形;振荡幅度
  • 14957.多流型新型提升管冷模实验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在高8.1m、扩径段直径120 mm和等径段直径50 mm的提升管冷模实验装置上对一种底部变径结构和设置有内部导流筒的新型提升管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其轴向和径向固含率与颗粒速度的影响,以及导流筒及环隙内的固含率和颗粒速度的分布.结果表明,与传统提升管相比,该新型提升管内可同时存在多种流型,提升管底部扩径段内为径向较为均匀的密相床,上部等径段为稀相床;导流筒的存在对从斜管下来的固体颗粒产生重新分配的作用;导流筒和环隙内存在较大的固含率和颗粒速度差;由于导流筒的抽吸作用,在提升管底部扩径段内,管中心处催化剂颗粒向上运动,边壁处催化剂颗粒向下运动.
    关键词:多产乙烯丙烯(MPE);组合进料;导流筒;循环流化床;冷模
  • 14958.基于温差原则的换热网络分步综合策略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在温差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换热网络的分步综合策略.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技术优化获得换热网络的初始结构,在此初始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换热网络的温差原则逐步生成新的换热器改变网络结构,每步都结合牛顿法对整个网络进行优化,以此权衡设备投资费用与公用工程费用来获取具有最优年综合费用的换热网络设计结构.两个具体的换热网络算例表明,分步综合策略能够提高换热网络的总换热量,实现能量的综合利用;优化结果与文献值相比,设备投资费用明显减少,从而能获得最优的年综合费用.
    关键词:换热网络;温差原则;分步综合策略;heat exchanger network;principle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sequential synthesis strategy
  • 14959.乳液成型乙烯聚合催化剂的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乳液成形法制备了一种新型聚乙烯催化剂(BCN).利用元素分析、粒度分析和SEM等方法对BCN催化剂的组分、粒径及形态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BCN催化剂的粒径较小,粒径分布较窄且颗粒均匀.考察了BCN催化剂的聚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CN催化剂聚合活性较高;氢调敏感性优异,当P(H2)∶p(C2H4)在0.28∶0.72~ 0.70∶0.30之间时,聚乙烯的熔体流动指数(10 min)在2.8 ~ 390.0 g之间可调;随共聚单体1-己烯加入量的增大,BCN催化剂的聚合活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制得的聚乙烯的支化度则逐渐增大,而堆密度逐步减小.采用BCN催化剂有利于生产装置的长周期平稳运行.
    关键词:乳液成型;乙烯聚合催化剂;聚乙烯;emulsification;ethylene polymerization catalyst;polyethylene
  • 14960.(火用)经济分解协调优化中的量化评价及工程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基于过程系统(火用)经济调优法与分解协调优化策略,通过计算各改造措施效益△O与投资△I的比值,结合知识与工程经验给出了改造措施的取舍准则,发展了传统的(火用)经济分解协调优化策略,并且应用改进的分解协调优化策略对国内某炼油厂液化气脱硫与溶剂再生过程进行了用能优化.通过对用能改进措施,如再生塔回流比塔板数权衡优化、再生塔再沸器传热强化、贫胺液中H2S含量与再生塔再沸器负荷、贫胺液补充量的权衡优化以及再生塔顶气低温热回收等综合分析评价发现,改进措施中通过增加再生塔塔板数以降低回流比的投资利润率不合理,应予取消.实例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分解协调优化策略相比,本改进策略工程应用性更强,可广泛用于指导过程工业的能量综合与优化.
    关键词:(火用)分析;(火用)经济学;分解协调优化策略;溶剂再生
首页  上一页  ...  1491  1492  1493  1494  1495  1496  1497  1498  1499  1500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