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行业研究报告数据库

报告分类

重点报告推荐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导航

找到报告 15768 篇 当前为第 1499 页 共 1577

所属行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4981.连续催化精馏合成丁二酸二甲酯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丁二酸和甲醇为原料、自主开发的耐温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采用无催化剂连续预酯化和连续催化精馏组合工艺合成了丁二酸二甲酯.考察了丁二酸进料液态空速、原料配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丁二酸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耐温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稳定性好,在反应温度为110 ℃、甲醇与丁二酸的摩尔比为9、丁二酸进料液态空速为0.7 h-1的条件下连续运转2000h,丁二酸的平均转化率为99.96%,丁二酸二甲酯的平均选择性为99.93%.FTIR表征结果显示,反应产物的FTIR谱图与丁二酸二甲酯的标准谱图基本一致.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关键词:丁二酸二甲酯;耐温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精馏;酯化反应;dimethyl succinate;heat-resistant cation exchange resin;catalytic distillation;esterification
  • 14982.新型三聚氯氰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二氧六环和水为溶剂、以2-氯-4,6-二(2-萘氧基)-1,3,5-三嗪(CN TA)和1-羟基蒽醌(HYA)为原料,合成了新型三聚氯氰衍生物1-[4,6-双-(2-萘氧基)-2-[1,3,5]三嗪氧基]蒽醌(DNATA).考察了原料配比、碱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DNATA收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作用下,在n(HYA)∶n(NaOH)∶n(CNTA)=1.1∶1.5∶1.0、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72 h的优化条件下,DNATA收率达90.1%.采用FT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DNAT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DNATA的熔点为198 ~ 200℃,DNATA的分解温度为350℃;在四氢呋喃中,最大吸收波长为331nm,摩尔吸光系数为4.96 × 103 L/(mol·cm),最大荧光波长为400 nm.
    关键词:三聚氯氰衍生物;2-氯-4,6-二(2-萘氧基)-1,3,5-三嗪;1-羟基蒽醌;氢氧化钠;热稳定性;cyanuric chloride derivative;2-chloro-4,6-bis-(2-naphthyloxy)-[1,3,5] triazine;1-hydroxyanthraquinone;sodium hydroxide;thermostability
  • 14983.钾助剂对Co/SiO2费-托合成催化剂性质及反应性能的影响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考察了钾(K)助剂(质量分数0.17%~4.98%)对Co/SiO2催化剂结构及其费-托合成(F-T)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助剂趋向于存在催化剂的外表面,K助剂的添加显著降低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H2气氛下对催化剂还原处理,添加K助剂不会降低催化剂的还原能力,反而会促进Co3O4的还原.在CO+ H2气氛中,K助剂会促进金属Co的氧化,使催化剂活性降低.少量的K助剂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所下降,但使产物中的C1~C4含量降低,烯/烷比增加.
    关键词:钴催化剂;二氧化硅;K助剂;费-托合成
  • 14984.加拿大油砂沥青喷雾造粒溶剂体系的选择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以正戊烷+正己烷、正戊烷+环戊烷2个系列混合物作为溶剂,采用溶剂沉淀法从加拿大油砂沥青中得到沥青质,通过对沥青质SARA族组成、元素组成、平均分子结构、分子片层堆积结构的测定,考察了溶剂混合比例对所得沥青质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正己烷或环戊烷掺入比例的增加,沥青质的收率显著降低,软化点明显提高;正戊烷+环戊烷混合溶剂更适宜作为加拿大油砂沥青喷雾造粒的溶剂体系,正戊烷中加入少量的环戊烷就能达到沥青喷雾造粒的要求.在正戊烷中掺入体积分数10%的环戊烷,可将脱油沥青收率降低4百分点,软化点相应升高10~12℃,从而生产出外观形态良好的沥青粉,可以作为加拿大油砂沥青喷雾造粒的溶剂体系.
    关键词:油砂沥青;溶剂选择;正戊烷;正己烷;环戊烷;沥青质
  • 14985.正丁烷氧化法制顺酐钒磷氧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钒磷氧(VPO)催化剂被认为是丁烷选择性氧化制顺酐的最佳工业催化剂.综述了VPO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催化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制备过程中不同制备方法、添加载体及助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探讨了VPO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作用机制,介绍了国内外对VPO催化剂选择氧化正丁烷制顺酐反应路径的最新认识,并展望了我国现阶段发展自有VPO催化剂的目标和突破方向.
    关键词:顺酐;正丁烷氧化法;钒磷氧催化剂;maleic anhydride;selective oxidation of n-butane;vanadium phosphorus oxide catalysts
  • 14986.高温气流中液滴蒸发特性的研究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采用液滴蒸发实验装置,以悬挂液滴法研究液滴蒸发特性,考察了液滴蒸发的规律及气流速度和气流温度对液滴蒸发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滴蒸发经历初始加热的非稳态阶段和后期的稳态阶段,非稳态过程液滴蒸发速率起伏很大,稳态过程蒸发稳定,液滴直径的平方随蒸发时间呈直线变化;在整个蒸发过程中,在475~ 500 K内存在一个气流温度临界值,小于临界值,气流温度越高,液滴初始加热时间与液滴生存时间的比值(Φi)越大,大于临界值,气流温度越高,Φi越小;提高气流温度和气流速度都能加速液滴的蒸发.
    关键词:液滴蒸发;高温气流;悬挂液滴法;droplet evaporation;high temperature gas flow;suspending droplets method
  • 14987.新型无硫磷有机钼添加剂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研制了一种新型无硫磷有机钼润滑油添加剂月桂酸-N-钼酸酯(LNME),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其分子结构,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在Ⅱ类基础油150SN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摩擦表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摩擦学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新型润滑油添加剂LNME在摩擦副表面能形成吸附膜,部分吸附膜通过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铁的氧化物、有机氮和MoOx的摩擦化学反应膜,从而表现出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
    关键词:有机钼;无硫磷;润滑油添加剂;摩擦磨损
  • 14988.羟丙基淀粉的合成及其在油田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介绍了羟丙基淀粉的制备原理及工艺,阐述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并指出了应主要从淀粉颗粒的预处理、催化剂的选择和环氧丙烷的加入速率3个方面来改进羟丙基淀粉的制备工艺.论述了羟丙基淀粉在油田生产中,尤其是作为降滤失剂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可尝试通过与其他药剂复配或二次化学改性提高羟丙基淀粉的抗温性能.指出了现阶段羟丙基淀粉制备工艺的不足和大力开展羟丙基淀粉的研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展望了羟丙基淀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羟丙基淀粉;环氧丙烷;降滤失剂;油田;hydroxypropyl starch;propylene oxide;filtrate reducer;oilfield
  • 14989.FCC催化剂生产过程水的优化应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通过对FCC催化剂生产过程中各单元的用水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实际的工艺要求,设计和改造用水网络,不仅将用水关系紧密的工序局部优化,而且从生产全过程出发,统筹考虑不同工序对水质水量的要求,通过对水质水量的综合匹配,不断进行优化,达到有效节约新鲜水用量、降低产品单位水耗的明显效果.
    关键词:FCC催化剂生产;用水网络;优化
  • 14990.Y型分子筛生产过程用水的回收和再利用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013-10-15]

    概述了在分子筛生产过程中用水的现状,分析了降低水消耗的措施.通过使用催化剂滤液代替新鲜水;优化带式滤机各段滤液回收工艺,沉降后逆次回用到前一生产工序中,提高水的重复使用率;对焙烧吸收塔水进行回收利用等措施,最终实现降低水耗、提高分子筛收率、降低分子筛生产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催化剂滤液;沉降后逆次回用;降低水耗
首页  上一页  ...  1494  1495  1496  1497  1498  1499  1500  1501  1502  1503  ...  下一页  尾页  
© 2016 武汉世讯达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中心

QQ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员


电话咨询


027-87841330


微信公众号




展开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