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协同管理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工作难点分析——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
来源: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发布日期:2016-11-30
现代学徒制是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是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企业管理的新举措。近几年,我国开始重视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支持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不少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在发展过程中,校企双方都遇到了不少的难题,高职院校和企业需要与时俱进。本文就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一起探索、研究协同管理视角下的现代学徒制。
-
建设高水平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的研究与实践
来源:才智 发布日期:2016-11-30
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是提高机械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工程锻炼,高水平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总结了南华大学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经验,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提高了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水平。
-
关于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校企合作的研究
来源:科技展望 发布日期:2016-11-30
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专业的发展与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课程设置应以生产过程为导向、以岗位技能要求和生产实际情况为依托。校企合作过程中要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校企合作,融入企业生产实际内容与项目,真正将高职机械制造专业与企业的合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
“现代学徒制”在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践探讨
来源:科技视界 发布日期:2016-11-30
本文针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阐述我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在试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和建设内容,探讨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法。
-
机械专业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来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发布日期:2016-11-30
高等工程教育推行主动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培养体系改革与创新,对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与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机械专业的工程知识类课程与工程应用能力类课程体系,利用同步研究性教学流程进行课程教学,同时模拟企业工程项目实施流程进行实践项目训练,构建全时开放的实践教学平台,打造校企学习共同体与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工具等支撑条件,确保高校学生主动实践能力得到
-
高职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实践研究
来源:机械职业教育 发布日期:2016-11-30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不能顺利对接的现象,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台达集团中达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台达机械班"为例,从校企管理、人才培养、教学资源、企业文化四方面探讨高职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运行机制,探索解决校企深度合作难题的途径,形成了校企一体化全过程育人新模式,实现了学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和企业招聘高素质员工的双赢。
-
香港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在食品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来源:职业 发布日期:2016-11-30
本文结合作者赴港参加教学管理人员师资培训班的学习经历,将香港先进的教学管理和校企合作模式引入本校食品专业建设中,为食品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实现创新教学和实习模式、规范实验室管理、加强与企业对接、逐步提高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专业素养的目的。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机制创新研究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发布日期:2016-11-30
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四位一体、三层联动"合作新格局;集聚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双链融合、互惠共赢"利益新驱动;健全校企合作制度,形成"协同育人、共同发展"保障新体系。
-
基于产学深度融合的《成型机械》课程构建
来源:模具工业 发布日期:2016-11-30
基于建立的集教学、科研与生产功能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了产学深度融合的《成型机械》校本课程。课程的教学目标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室与车间一体化,实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设计了"教、学、做"一体的情境教学内容,构建了与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相配套的课程体系。
-
校企合作模式下职校机械专业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 发布日期:2016-11-30
在全球"工业4.0"的大背景和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前提下,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学校培养高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由此,结合个人企业经历,以校企合作模式为基本,就如何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对技工院校机械专业教学平台建设研究予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