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原料与添加剂》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来源:广东化工 发布日期:2018-01-15
本文介绍了食品原料与添加剂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的体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量化考核指标,提高考核难度,同时,教学中在堂上演示相关实验和播放事先拍好的实验录像,大大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与食品添加剂企业合作,提供食品添加剂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课外研究,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学习效果。最后,主讲教师多参加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学习,与本行业接轨。
-
课程交叉和案例引导在食品科学与工程《AutoCAD》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高教学刊 发布日期:2018-01-10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食品工厂设计、加工工艺设计以及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必须掌握的绘图软件。文章分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AutoCAD》教学现状中存在问题,并针对现状从课程交叉、案例引导和考试改革这几方面提出《AutoCAD》教学改革思路,并对阶段性成果进行了小结。
-
汽车实训实践教学改革
来源: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发布日期:2018-01-10
通过汽车实训实践,学生可以了解汽车整体结构的基本要领和基本知识,熟悉汽车安全操作章程以及防护措施要求,巩固整车实训的汽车拆装、维修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难点部件的工作原理及方法。对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来说,汽车实训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专业的实训实践教学改革应适应现代化的改革要求,以"教学、科研、生产、服务"四元素为一体,培养综合性人才。
-
高职高专《汽车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科技风 发布日期:2018-01-10
当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重点,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当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中之中。然而,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如生源素质普遍偏低、大量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尤其生源急剧减少等因素,导致许多学校的课堂发生了变化,要么是鼾声一片,要么是低头看手机,引来一片担忧之声。这一改变将倒逼我们进行相关的教学方面的改革。
-
跨学科协同教学与WIKI系统融合的教育模式探索——以“食品微生物检验学”课程为例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发布日期:2018-01-08
跨学科综合课程改革、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为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行业发展需要的有竞争力的人才,以跨学科协同教学与维基(WIKI)网站系统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新模式探索。通过对2014学年对照组和2015学年实验组学生教学效果SPSS统计分析发现,2015学年学生的平均成绩高于2014年学生平均成绩,且均具有显著性
-
《微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与设计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发布日期:2018-01-05
应微电子工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结合大连海事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建设现状,课题组提出开设《微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本文明确了增设微电子课程的意义,探讨了目前该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针对该课程的特点设置了教学大纲,并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学模式。
-
依托化工设计竞赛平台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来源:化工高等教育 发布日期:2017-12-31
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针对现阶段化工类专业学生设计与实践能力的不足,立足化工设计竞赛平台,积极推进专业教学改革,构建和优化了课程教学体系、指导教师培养体系、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形成了具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育"特色的教学改革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
-
基于VR技术化工单元操作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可行性探析
来源:内蒙古石油化工 发布日期:2017-12-30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技术和管理的高技能型人才。在这个前提下,高职教育应把以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变为以知识转移为中心,能力培养为重点,把重智力转变为重智力同时重技能,具有强烈的行业性和职业性。近几年来,虽然不断加大了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但职业教育偏重学历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课程体系仍未突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束缚,教学内容更新缓慢,实践教学薄弱,职业技术训练不够,缺乏高职特色,不适应职业环境
-
“食品工程原理”教学方法改革与综合应用型学生能力的培养
来源:农产品加工 发布日期:2017-12-30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从教学方法的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3个方面,初步探讨"食品工程原理"的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食品工程原理"的教学水平。
-
“纺织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来源:纺织服装教育 发布日期:2017-12-30
分析目前江南大学"纺织生物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调整和补充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及增设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