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2018-05-15]
随着传统业务饱和度提升,依靠牌照红利的商业模式进入瓶颈期。证券行业正处于供给侧改革的起点,财富管理转型、发行制度变革、资产管理去通道和衍生品业务的马太效应,将加速证券行业集中度提升。回顾美国证券业近30 年历史,大投行勇于创新受益于创新,逐渐形成寡头垄断格局。中国证券业正在经历这样的过程,随着核心竞争力转向资本实力、风险定价能力、机构平台和金融科技能力,终将出现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2018-05-15]
受 2018 年国内房地产、基建投资下行压力大降低需求预期、在高利润刺激下有色金属供应开始逐步释放,以及 2017 年一季度高基数的影响下,有色金属价格的上涨势头有所减弱。虽然有色金属行业 2018Q1业绩增速大幅下滑,但利润增速仍然维持在高位,韧劲十足。有色金属行业 2018Q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5.43%,业绩同比增长 56.52%。
[医药制造业] [2018-05-15]
我们统计了 268 家医药上市公司 2017 年报及2018Q1季报概况。268 家医药上市公司 2017 年收入、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 19.4%、 20.1%,2018Q1 收入、归母净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 24.9%、30.1%。医药行业数据回暖的主要原因有:1)新进医保目录药品放量,尤其 Q1 更加明显;2)仿创类药品获批加快,“优先审评”效果显著;3)零加成、两票制及新标降价对行业边际影响减弱;4)消费升级及健康意识拉动消费增长。
[医药制造业] [2018-05-15]
整个医药行业过去半年,在同期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下跌的情况下,医药行业指数上涨10%,医疗服务行业指数上涨50%、为医药行业涨幅最高的子版块。
[医药制造业] [2018-05-15]
2017 年,医药生物全行业上市公司营收 1.18 万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8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9.23%和 13.55%。增速上呈现两个趋势:营收增速加速,扣非后的核心归母净利润则逐年减速。近三年营收增速逐年加速,而扣非后的核心业务净利润则从 2014 年开始逐年下滑,2017 年甚至大幅下滑 4.4 个百分点,体现控费降价大环境下,医药行业核心业务盈利增速承压。
[医药制造业] [2018-05-15]
5/16/17年港股医药板块上市公司整体营业总收入为6044.6/6874.5/7390.8亿元,增速为13.1/13.7/7.5%,去除三大商业公司之后15/16/17年港股医药板块上市公司整体营业总收入为1442.4/1669.7/1851.1亿元,增速为10.7/12.6/10.9%。考虑汇率对2017年增速有约3-5%的影响,实际2017年收入增速快于2016年增速。
[医药制造业] [2018-05-15]
2017 年医药上市公司整体增速稳步提升。2017 年初医保目录调整、谈判目录出台,随后各地招标逐渐落地,政策底部逐步形成。同期,我国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优质健康资源和医疗产品的消费需求体现出强劲的爆发力。
[医药制造业] [2018-05-15]
到2017年底,实现国家和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及全国药品招标采购业务应用平台互联互通,基本形成跨部门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到2020年,建成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分级开放应用平台,实现与人口、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大力加强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医疗大数据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政府健康医疗信息系统和公众健康医疗数据互联融合、开放共享,消除信息壁垒和孤岛,着力提升人口健康信息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大力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探索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金融业] [2018-05-15]
2018 年一季度 24 家可比口径券商营收+0.6%,净利润-10.9%,管理费用+0.6%,行业营收增速放缓背景下净利润在明显分化,从结果来看大券商净利润 CR5 从2015 年 42.6%提升至目前的 60.4%;集中度提升贡献中,以信用和投资业务为核心的资金业务贡献力度明显大于以经纪、投行和资管为核心的牌照业务,资金运营能力差异和费用调控能力是关键推动原因。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18-05-15]
快速发展的云计算,处于发展加速拐点的物联网以及军改尾声、将步入订单向上拐点的北斗&军工通信板块这三个方向呈现加速向上的较好发展态势;电信主设备、光纤光缆板块延续较快稳健增长态势,专网领域收入端体现行业景气旺盛、只是盈利二级分化;光模块板块持续受益数通/5G带来需求提升、只是接入网低端产品短期承压价格下降,但中兴通讯事件无疑会带来本土化加快关键芯片器件替代的发展良机,龙头公司建议持续关注。